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干预对降低早产儿院内感染率的影响
2018-10-19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528000郭奉萍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528000)郭奉萍
医护人员手卫生对早产儿感染状况有一定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如果达不到合格标准,极有可能对早产儿造成感染。所以为避免早产儿出现感染症状,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至关重要[1]。早产儿感染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现阶段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以及认知度较低,未能达到满意程度,所以本研究旨在探讨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干预能否降低早产儿的院内感染率,具体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3年12月随机选取62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医护人员手卫生干预,2014年1月~2014年6月随机选取50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对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进行干预。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对照组男30例,女32例。两组早产儿的一般状况基本相同,除早产外无其他先天性疾病,肺功能均发育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监护室内有医师4名,护士12名,生活护理员4名,学历为本科到大专不等。
1.2 方法 两组医护人员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2009年颁布的“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实施手卫生干预措施,具体方法为: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理论和实践培训,告知医护人员洗手指征以及正确洗手步骤,普及合格手卫生基础知识以及临床意义。(1)洗手指征:①双手已被血液、体液等污染或明显不干净时,在接触有传染病的患者或其他人员时,采用普通清洁剂或除菌清洁剂清洗,并用流动水冲洗。②直接接触早产儿前、后,接触早产儿的不完整皮肤、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伤口敷料后,接触患者周围的物体后。③进行侵入性医疗操作,如动、静脉采血,留置尿管,插入导管等行为前后。④双手从早产儿身体的污染部位移至清洁部位前,戴无菌手套前,脱掉手套后,进入新生儿监护室前后,饭前便后等。(2)洗手方法:采用七步洗手法对双手进行彻底清洁,清洁后用流水冲洗,洗手后自然风干,不再接触其他物品。培训结束时对培训人员进行严格考察,合格者可进行实际操作,不合格者需继续进行培训。组建专业检查小组,每周对医护人员手卫生进行检查并记录。
1.3 评价指标[2]通过以下三个指标:①手卫生情况:包括接触早产儿前后,无菌操作前,接触血液、体液后,接触患者直接范围前后,戴手套前、脱手套后,吃饭前,上厕所前后,进监护室前后,专业检查小组记录医护人员洗手次数。②脐部感染情况。③新生儿脓疱疮发生情况。④新生儿肺炎发生情况,比较手卫生行为干预降低感染的效果(所有感染情况应均由医护人员手卫生引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手卫生情况 检查小组总共进行了24次检查,经计算对照组手卫生依从率为75.83%,观察组为97.76%,观察组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行为较好,大部分医护分院严格遵守手卫生准则,对照组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645,P<0.05)。
2.2 脐部感染情况 观察组患儿肺部感染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两者间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附表1。
2.3 新生儿脓疱疮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儿新生儿脓疱疮发生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9%,两者间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附表2。
2.4 新生儿肺炎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儿新生儿肺炎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6%,两者间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附表3。
附表1 两组早产儿脐部感染情况比较(n=112,%)
附表2 两组新生儿脓疱疮发生情况比较(n=112,%)
附表3 两组新生儿肺炎发生情况比较(n=100)
3 讨论
早产儿是指无论体重大小,胎龄<37周(259天)出生的新生儿。绝大多数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低于足月新生儿,发生感染的几率较高,死亡率也较高,达12.7%~20.8%[3]。早产儿的皮下脂肪少,棕色脂肪组织尚未发育,因此贮热和供热能力均很低,对外界冷热变化不易作出调节,因而一旦感染易发热加重病情;早产儿胃肠发育不全,食物消化能力不好,胃肠道菌群易失调,发生胃肠感染,从而出现腹泻等症状;另外,早产儿呼吸系统仍未完全发育,肺泡发育不全,缺乏表面活性物质,不仅容易出现呼吸困难,还加大了新生儿肺炎的患病几率。总之,早产儿的诸多机体功能的发育不完善决定了早产儿成为感染的高危群体,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在对待早产儿时格外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早产儿院内感染的发生。
本研究旨在观察医护人员手卫生干预对降低早产儿发生院内感染的效果,为临床切实推行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条例提供参考依据。经比较得出:观察组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行为一般能做到每次无菌操作时都进行手部清洁,无菌观念较强,手卫生执行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此基础上研究还发现,严格遵守手卫生行为的观察组的早产儿发生脐部感染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脓疱疮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脓疱疮是由化脓球菌感染造成的皮肤疾病,接触早产儿的过程中,如若手部不干净,极易将细菌带到早产儿的皮肤上,早产儿皮肤较薄,免疫防御屏障还不健全,容易发生脓疱疮;观察组的新生儿肺炎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邢娟的研究结果一致[4],这说明医护人员将不洁净的手带入早产儿的生活环境,导致早产儿的空气环境中有致病菌,一些对成人不致病的细菌可能容易侵入免疫力较差的早产儿体内,再加上早产儿肺部发育不全,肺泡还不成熟,因而产生了新生儿肺炎。这说明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行为能够从各方面降低早产儿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早产儿提供一个更加安全清洁的环境。
4 结论
实施医护人员手卫生干预措施能够明显降低早产儿发生脐部感染的几率,降低新生儿脓疱疮以及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因此,医护人员手卫生干预行为能够有效降低早产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建议临床对早产儿进行护理时加以手卫生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