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关怀应用于儿科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效果评价

2018-10-19河南省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471000孙保玉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儿科关怀家属

河南省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471000)孙保玉

儿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其涉及病种范围较多,且接诊患儿多起病急骤,病情变化快,故应实施及时、有效的诊疗,以有效控制患儿病情。此外,有关研究指出[1],儿科诊疗期间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儿进行干预,能够显著加快其康复进度。以往儿科领域更侧重于疾病护理,但由于儿科患者均为低幼儿,在心理及生理等方面均未完全发育成熟,故会对护理措施的实施产生一定阻力,甚至引发护理纠纷[2]。近年来,随着儿科护理模式的转变,其服务内容也逐渐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且家庭关怀已然成为当下儿科护理开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将家庭关怀应用于儿科护理中,护理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满意度得到明显改善,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5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接诊的11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且均经临床确诊为惊厥,入选患儿家属与患儿为一一对应关系。全部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均56例。观察组男31例,女25例;年龄0~11岁,平均年龄(5.14±1.23)岁;患儿家属年龄25~42岁,平均年龄(31.41±2.37)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7例,初中以上39例。对照组男33例,女23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5.04±1.18)岁;患儿家属年龄26~41岁,平均年龄(32.28±2.19)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9例,初中以上37例。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内容包括:严密监测患儿病情、遵医嘱给予用药指导、开展常规健康宣教及基础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家庭关怀,方法:①营造家庭式病房环境:病房环境尽量有家庭温馨的氛围,如在白色墙壁上粘贴一些深受患儿喜爱的卡通人物,病床旁摆放少儿图书,利用电视或其他电子设备播放少儿动画片等,以消除患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病房安装传呼系统,以便患儿及家属及时与护理人员取得联系。②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在患儿接受检查或静脉输液期间,护理人员陪同患儿听儿歌或收看少儿节目,以分散其注意力;应特别安排临床护理经验丰富、操作技能扎实的护理人员为患儿实施侵入性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尽量保持平易近人的态度,并配合肢体动作安抚患儿情绪,以使护理操作顺利完成。③家庭式陪伴制度:为使患儿充分体验到家庭的温馨感觉,患儿父母最好留在患儿身边进行陪伴。除为患儿父母提供沙发、陪护床等物品外,还应增添一些娱乐设施,以供其消遣解闷。④患儿常因不良情绪及躯体不适而导致其食欲不佳,故护理人员应结合患儿饮食喜好为其制定膳食方案,同时建议父母与患儿共同进餐;除注意患儿的一些饮食禁忌外,还应多摄入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⑤为使患儿父母全力支持与配合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针对性健康宣教;详细了解患儿心理状况,并与患儿父母形成合力,共同为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出院前,为患儿父母提供专业指导,以便患儿出院后仍可得到有效护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理差错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①出院时,由两组患儿家属填写我院自制护理质量表。此量表包括:服务态度、病房管理、健康教育及基础护理等4项内容,共计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高。②统计两组患儿住院期间护理差错发生情况;③出院时,指导两组患儿家属填写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此量表共100分,划分为非常满意(≥90分)、满意(70~89分)及不满意(<70分)等3个等级,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n×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分析本研究相关数据,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护理质量评分及住院时间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附表1。

附表1 两组患儿护理质量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s)

附表1 两组患儿护理质量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n 护理质量评分(分) 住院时间(d)观察组 56 91.24±5.68 8.64±2.63对照组 56 82.69±3.15 13.49±3.41 t - 9.851 8.428 P - 0.000 0.000

附表2 两组患儿护理差错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2.2 比较护理差错率及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差错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附表2。

3 讨论

近年来,有关数据表明[3],我国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且尤以儿科护理纠纷最为多见。究其原因,可归为以下几点:①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差。儿科疾病一般来势凶猛,病情急,加上儿童身体较脆弱,故患儿家属常由于过分担忧患儿病情而产生恐惧心理。一些护理人员因不能体谅患儿家属的情绪,面对其反复询问会显示出不耐烦态度,由此可招致患儿家属的强烈不满[4]。②护理操作技术欠佳。儿童皮肤较为娇嫩,血管细小,故静脉穿刺难度较大。部分儿科护理人员操作技能不熟练,其静脉穿刺不成功可使患儿家属表现出不信任,甚至引发双方矛盾。③医疗环境较差。病房相关配置不合理,加上患儿对陌生环境存在抵触情绪,故常发生不配合护理操作的情况。④患儿语言表达不清晰。患儿年龄偏低,在语言表达方面有明显缺陷,故不能清晰描述自身病情,从而大大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及强度,并引发各种护理纠纷。

鉴于此,在儿科护理中应用家庭关怀,可为患儿营造出一种家庭式的温馨病房环境,从而有效缓解患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能够使护患建立良好关系,并增加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进而可减少因护理操作不当而引起的护患矛盾。同时,对患儿家属实施人性化的健康教育,能够使患儿家属对患儿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了解,从而有助于患儿尽快恢复健康。卢言言等研究表明[5],从环境、饮食、心理等方面对患儿实施家庭关怀,能显著提高患儿对治疗及护理操作的配合度,从而可加快患儿康复进程。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短;观察组护理差错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较高。表明将家庭关怀应用于儿科护理中,可促使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护理差错明显减少,同时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加快患儿康复进度。

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中应用家庭关怀,能明显改善护理质量,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并促使患儿住院时间显著缩短。

猜你喜欢

儿科关怀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李发枝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4则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