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开展舒适护理的研究分析
2018-10-19李琳
李 琳
(沈阳医学院附属二院心内科,辽宁 沈阳 110035)
心力衰竭如治疗不及时,可诱发体循环静脉淤血等一系列加重型临床综合征。关于本病的治疗,除对症药物治疗外,有效的临床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既往多采取常规护理,难以满足老年患者个体需求,现我院开展舒适护理,应用于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获得一定认可,报道如下。
表1 组间护理前后心理状态SAS、SDS评分变化的比较[n(%)]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实验资料来源于医院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住院治疗的85例的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纳入和排除标准[1]:①入选者均符合心力衰竭诊断标准,有完整的心电图、心脏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资料等,已证实患有心力衰竭;②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均为慢性心力衰竭,预计生存期超过1个月;③患方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排除合并恶性肿瘤、血液系统障碍或重大免疫疾病者;⑤排除精神异常者。对达到标准的老年患者进行分组,常规组42例,开展常规护理模式,年龄63~75岁(均67.42±2.17)岁,男31例,女11例;舒适组43例,在常规组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年龄61~76岁(均64.38±1.97)岁,男28例,女15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可以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组:常规组护理内容主要为:保持室内环境卫生,安静,督促患者及时用药,适时做检查,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向责任医师汇报,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使其了解病情,积极接受治疗,配合医护人员工作。
1.2.2 舒适组:舒适组基于常规组,加用舒适护理:①心理护理:因为患者均为老年人,且本病病程较长,患者易存在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因此,护理过程中应勤和患者沟通,态度温和,倾听患者真实想法,为患者讲解病情相关内容,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信心;②吸氧护理:护理者应剪去患者吸氧管上的鼻塞,置于气管套管内,全程保持无菌操作。患者排痰时,护理者应轻叩其背,帮助患者顺利排痰,维持良好的呼吸通畅度,对于缺氧患者,应紧密监测氧流量和病情变化;③体位护理:在保证患者舒适的情况下,按照患者意愿,或根据病情选取最佳体位,调整床位高度,并适时调换患者姿势,以保证其体位的舒适性;④环境护理:保持床位卫生,定期更换被套、病服等,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定期通风,保持房间内良好的温湿度,维持病房患者及家属秩序,叮嘱其遵守安静原则;⑤健康护理:准备好视频、图片等材料,通过定期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加强心力衰竭相关知识的普及,让患者对自身病情和治疗进展有足够认知。
1.3 评价指标[2-3]:通过一对一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情况,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总分100分,低于60分视为不满意,60~79分视为比较满意,超过80分视为非常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统计两组护理7 d后的护理满意度。于护理前和护理7 d后,对全部患者进行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评估。心理健康用焦虑自评SAS、抑郁自评SDS量表评估,SDS评分临界值是53分,超过72分视为重度抑郁,63-72分视为中度抑郁,53-62分视为轻度抑郁;SAS临界值是50分,超过69分是重度焦虑、60-69分是中度焦虑、50-59分是轻度焦虑。生活质量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总分145分,分数越高,患者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和配对比较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的比较: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中度焦虑构成比未显著变化(P>0.05),其余指标均显著变化(P<0.05),舒适组SAS、SDS评分平均分、重度焦虑、重度抑郁均显著低于常规组,轻度焦虑、轻度抑郁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变化的比较:护理前,舒适组SF-36平均分为(42.78±3.28)分,常规组为(44.16±2.94)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舒适组为(67.85±3.72)分,常规组为(59.36±3.07)分,差异显著(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舒适组非常满意24例(55.81%),比较满意17例(39.53%),不满意2例(4.65%),总满意度41例(95.35%),常规组非常满意15例(35.71%),比较满意20例(47.62%),不满意7例(16.67%),总满意度36例(85.71%),两组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心力衰竭是心脏功能不全症之一,本病主要发病机制是心室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致使心肌收缩率降低,难以满足机体代谢需求,造成心脏组织血液灌注不足,而致使本病形成。本研究从护理的角度对促进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状况进行探讨,通过比较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评估,发现,舒适组在促进患者焦虑SAS、抑郁SDS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恢复方面有显著效果,同时,舒适组护理满意度较高,提示舒适护理适用于对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应用。这可能是常规护理单纯局限于对患者生理方面的护理,在心理护理和社会护理方面考虑不够健全,而随着医疗模式改革,加之老年患者特殊的生理状况,既往常规护理已难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此时形成了体系较为完善的舒适护理。舒适护理是从生理—心理—社会护理模式角度思考,在满足患者身心需求基础上,也提高了对社会需求的认知,令患者能够自觉、主动参与到护理之中,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互动,从而改善患者病情[4]。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相比既往单纯使用的常规护理,更适用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负性心理,护理满意度高,对维持良好护患关系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