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传统摄影报道如何实现“刷版”“刷屏”?
——以新华社“苗山脱贫影像志”系列摄影报道为例
2018-10-19□文/李斌
□ 文/李 斌
内容提要 新华社“苗山脱贫影像志”系列摄影报道,实现主流媒体“刷版”、新媒体“刷屏”的传播效应。新媒体语境下,用传统摄影报道方式呈现的正面报道怎样实现强势传播的?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
新华社“苗山脱贫影像志”系列报道自2018年2月推出以来,截至8月上旬新华社已播发图片通稿15组共计197张。从去年11月开始,新华社广西分社记者黄孝邦通过在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长达9个月的蹲点采访,拍摄了大量带着泥土气息的鲜活画面,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从细微角度记录当地群众寻求脱贫的历程。目前这组系列报道媒体采用量达4000多家次,仅《人民日报》(含海外版)就采用了11次(其中《人民日报》头版2次、《人民日报·海外版》整版1次),呈现主流媒体“刷版”、新媒体“刷屏”的传播效应,形成了正面舆论热点。
一、从最细微角度讲好脱贫故事
在“苗山脱贫影像志”系列报道中,记者以小见大,用“解剖麻雀”式的“标本记录”管窥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时代。
(一)讲好励志故事。扶贫必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教育扶贫的重要任务。记者抓住智力扶贫的主题,《脱贫路上的“希望墙”》《高三学生的大学梦》等三组图片报道重点反映苗山贫困家庭的子女坚持求学追梦、改变命运的故事,感人至深。
其中,组照《脱贫路上的“希望墙”》聚焦贫困家庭里的奖状墙(图1),讲述贫困学子追寻大学梦的励志故事。一面面奖状墙,承载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希望。稿件播发后,《工人日报》等纸媒在头版采用。同时,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均在头条位置以《泪目!这是寒门学子家里最醒目的“装修”》转发,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刊发的这组图片仅网民点赞数就高达3.5万,阅读量超百万次。同时,中国日报等上百个微信公众号转发这一条微信,在新媒体呈现“刷屏”效应,苗山学子自强脱贫的场景感动了无数人。图片抓住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主题,让受众感受到贫困山区的生机与活力,以及未来的希望,在新媒体上形成正面舆论热点。
(二)讲好自强故事。扶贫先扶志,《辛勤的汗水》《乌英苗寨的会议》《勤劳脱贫的双手》等系列组照拍摄了融水县贫困山区群众激发内生动力,立志脱贫的故事。《勤劳脱贫的双手》让笔者尤为感动。记者通过表现一双双手的肖像,展现了少年们学习求知、青年人外出打拼、中老年人留守发展产业,反映了贫困山区群众团结一心,一起创造美好明天的感人场景。这一组在16个苗寨拍摄的16张拼版图片,获得高达600多家次采用。《人民日报·海外版》整版采用,在主流媒体呈现“刷版”效应。
(三)讲好暖心故事。《古老苗寨脱贫路上的爱情》《父母在 不远行》等组照,通过真实记录苗乡生活场景,反映了贫困山村群众的纯朴、善良、勤劳,也展现了苗山的变化与生机。组照《古老苗寨脱贫路上的爱情》反映了贫困山区老中青三代人的不同爱情生活。透过图片,读者可以感受到贫困山乡的人间真爱。
□ 图1为韦婷在自己的奖状墙前(2月7日摄)。19岁的韦婷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新安村人,父母在家务农,哥哥外出务工,挣钱供其上学。2017年9月,韦婷考上广西一所医学院校。(黄孝邦/摄)
□ 图2为拼版照片。右图为卜老右(下)在火塘旁牵着老伴的手(1月9日摄);81岁卜老右和83岁卜金迷结婚60多年,一生依靠1亩多水田养育4个儿女。如今,两位老人朝夕相伴,一起出门种菜,相伴回家煮饭,日子过得很简朴。他们还有养老金和长寿补贴。 (黄孝邦/摄)
二、优质内容是“刷版”“刷屏”的基础
“苗山脱贫影像志”系列报道根植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时代主题,注重图片表达方式创新。
(一)根植伟大变革的时代。“苗山脱贫影像志”系列报道用纪实摄影的手法展现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真实现状。记者记录的其实是“旧”场景,因为这里生产生活方式千百年来变化并不大,但记者将其客观真实地记录下来,令受众看到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实景,因而对受众而言是“新”的。就连当地干部看到图片后也说记者捕捉到了“寻常中的不寻常”。记者把这样的影像记录放在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展现给人们的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即将消失的生活片段,同时反映了当地人民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过程和精神状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代背景为这些纪实新闻摄影赋予了时代内涵。
(二)细微故事反映火热生活。面对脱贫攻坚的宏大主题,记者选择打动人心的细微之处去破题,通过打捞那些最细小的声音,讲述点滴小故事,反映时代变化。
影像的作者黄孝邦告诉笔者,《勤劳脱贫的双手》这组“刷屏”照片来得机缘巧合(图2)。2018年元月,他在乌英苗寨拍摄一个题材,地处高寒山区的寨子在冬季寒风刺骨,老乡热情地招呼他到屋里烤火,一群老人正围坐在火塘边一边聊天一边喝米酒。坐定后,一位老人突然抓住黄孝邦的手又是摸又是捂。在感受到老人的粗糙大手时,黄孝邦环顾火塘,昏暗的木屋里,十几双手在红色的火光映照下格外震撼,他心里顿时升腾起一个感受:“这些手不就是脱贫攻坚的最关键的力量么?”于是,他决定把这些手放在产业脱贫的大背景下进行拍摄,通过手的肖像展现人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身入、心入群众激发出来的拍摄灵感,成就了感人至深的“刷版”之作。
(三)注重表达方式方法创新。从细微角度,对一个贫困县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标本式记录”,并进行长期蹲点做系列报道,“苗山脱贫影像志”的采编方式是一次探索、一次尝试。在策划之初,记者想用“‘1+N’个苗寨=一个贫困县”的报道模式。“1”是突破口,首先选择了最偏远、最具代表性的贫困村寨乌英苗寨作为主拍摄地,在取得报道成功的基础后,再将报道范围扩大到“N”(多个)苗寨,扩展深度和广度。剖析“1+N”个村寨,就等于剖析了一个贫困县的脱贫攻坚历程,同时也管窥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时代。
在系列报道中,记者十分注重摄影语言表达方式创新。例如《最励志的报答:贫困考生要上大学了》拼版组照(图3),一边是即将上大学的学子拿着录取通知书、一边是家长拿着写给孩子的寄语,拼版之后呈现相互对视的场景,巧妙地实现了“孩子实现了父母期望”的表达。记者对这组照片进行了精心策划,先在融水中学挑选了成绩优异的贫困学子进行拍摄,在高考前又跑了七八个乡镇,拍摄家长照片;待大学录取通知书到达之后,再次赶往这些乡镇拍摄贫困学子拿着通知书的照片。这组构思颇有新意的图片播发后,《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等媒体在头版大图刊发,当地媒体《柳州晚报》在头版大图和二版整版采用。
□ 图3为拼版照片。左图为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考生陈俊鹏手捧刚刚收到的上海海事大学录取通知书(7月31日摄);右图为陈俊鹏的父亲陈金科在考前手捧写有对儿子期待的纸片(5月29日摄)。 (黄孝邦/摄)
三、面对新传播格局,媒体应保持专业定力
(一)“内容为王”仍是新闻传播基本准则。在新媒体时代,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越来越明显,受众的“胃口”越来越难把握。而“苗山脱贫影像志”系列报道呈现出的“刷版”“刷屏”效应说明,不管媒体传播介质如何变化,“内容为王”的基本原则并没有改变,直抵内心的感人作品,总会得到广泛传播。主流媒体生产出的优质内容足以影响网络舆论、社会舆论,并且能够形成正面舆论热点。
经过新媒体舆论场“大浪淘沙”式的筛选,优质新闻作品更具旺盛的生命力、传播力。例如《脱贫路上的“希望墙”》组照被新媒体广泛传播,匡算阅读量达数千万,此种传播力在传统纸媒传播格局下难以想象,而具这种优质新闻报道进入新媒体舆论场后却可以轻松实现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