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区块链看经济热点新闻传播

2018-10-19张辛欣

中国记者 2018年9期
关键词:比特区块发展

□ 文/张辛欣

内容提要 做好经济报道,既要善于发现经济运行中的“新”,更要对“怎么看”与“怎么办”做出客观理性的回答。本文以区块链为例,从认知、判断与调查三个维度,探讨如何做好经济热点新闻传播的理念与原则。

挖掘新意与传递观点是新闻报道中非常重要的两点。与市场紧密相关的经济报道更是如此。我们常说,看经济看的是预期,谈发展谈的是信心。挖掘市场中的新亮点,产业中的新动能事关预期,理性看待苗头趋势,做出合理论证和判断则关乎市场的信心。做好经济报道,既要善于发现经济运行中的“新”,更要对“怎么看”与“怎么办”做出客观理性的回答。

说来好似容易,做起来却并不简单。经济运行中,新事物总是比市场“快半拍”,存在风险与挑战,短期内很难得到市场的印证,产业规划和管理相对滞后,较难得到权威部门表态。此外,被资本追逐的特点也使得信息繁杂,观察容易流于片面与短视,甚至被资本所利用。要拨开迷雾看清内在规律与发展脉络,写出客观理性的报道,尤须用更加长远的眼光和全局视角,遵循辩证的逻辑,把握好时代背景、现实需求、经济规律与产业脉络,考验记者的功力。

2018年以来受人关注的区块链技术以及其引发的经济现象就十分具有代表性。一方面,区块链迅速从概念走向应用,成为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本追逐的焦点;另一方面,因技术变革产生的风险,以及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应用走势不明,引发国内外诸多学派和机构的争议。本文拟以区块链为例,从认知、判断与调查三个维度,浅谈如何做好经济热点新闻的传播。

一、认知力决定着思考站位与内容深度

记者对经济热点的认知影响着报道的深度与传播效果。这一点在区块链报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正确认识和理解区块链,需要在了解概念、进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思考与积累,判断主要矛盾、把握时代背景、理解变革内涵。这要求记者拥有跳出产业看经济、跳出经济看全局的视角和思维方式。

具体到区块链,我认为主要要抓住“什么是区块链”“区块链的颠覆性体现在哪里”“区块链将带来怎样变革”等几个核心问题。

首先,什么是区块链?

工信部指导发布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给出这样的回答:“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简单提炼可以得出,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是针对数据而言,是一种记录和存储数据的技术。

如果从技术角度去回答“区块链的颠覆性”,不难得出“安全、透明、高效”几个关键词。

这主要体现在去中心化和分布式两个方面。所谓去中心化,则与传统中心化相对应,意味着没有中心,或者人人都可以成为中心,任何人都很难不按规则修改数据;所谓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则意味着其代表着一种记账方式的变革。也就是说,记载方式不只是将账本数据存储在每个节点,而且每个节点会同步共享复制整个账本的数据。节点越多,数据存储的安全性越高。

以电商为例,在区块链技术应用中,买卖双方无需中介平台,交易后系统会通过广播的形式发布交易信息,所有收到信息的主机都为这次交易做了数据备份,也就相当于做了证明和“背书”。

可以说,区块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价值传输完整、真实、唯一的问题。区块链的颠覆性,主要针对于当下信息技术和传统互联网而言,在于让数字资产的价值传递更加安全高效。

这是从技术层面对区块链以及作用做出阐释和理解。

那么,区块链只是一项技术吗?它的颠覆性仅是源自于技术的变革吗?

探测未来很难,回顾历史有时会得到启发和答案。

高铁技术通过自动和智能突破了时速,更因此缩短了经济半径,催生了无数生产和交易;建立在信息传输技术上,移动通信逐渐演变为新一代互联网的基础平台,诞生无数基于移动端的经济形态……如果简单回顾移动通信、自动化等技术发展脉络可以得出,技术的“颠覆性”更在于刷新了想象,改造了世界,是建立在技术之上的理念、思维以及模式的变革。

认识区块链,也要看看它颠覆了什么理念,改变了什么思维,带来了哪些想象空间,是否可以“赋能”各行各业。

区块链或将颠覆我们对价值的认识。一定程度上,行为、交易、信息等都可以被抽象为一个个数据,数据就是价值。区块链记录和存储的是数据。使用区块链技术将传统资产以加密数字货币的形式存储和保持,是大势所趋。

区块链也许会改变交易的“规则”。理论上讲,基于区块链技术,可以解决传统商业和互联网长期存在的真伪难辨、信任缺失等问题,能够逐步完善信用体系,实现价值的高效传递。在信任基础上,市场机制将运行更加充分,社会管理、生产生活的方式也一定会发生改变。当然,这是以正确应用和健康发展技术为前提。

区块链或许成为效率变革的突破口。如果说互联网着重通过缩短流程、降低壁垒实现效率提升,那么在此基础上,区块链对效率的贡献更多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不确定性。因为更加安全可信,价值传输更加高效。因为降本增效,会带来生产端甚至经济模式的变革。

应该看到,区块链是一种基础性技术,一种新的思维和理念, 具有“种子效应”。如果运用发展得当,前景广阔。但同时不可忽视,区块链仍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技术和应用很不成熟,有待时间检验和市场的论证。既不能过于乐观,防止给产业加“虚火”,也不可片面看待时下问题,谨防被资本利用。

□ 中国区块链产业细分领域公司和融资事件数分布。(图片来源:工信部信息中心)

二、判断力左右着传播方式与产生效果

新事物的发展往往与争议相伴,如何判断态势,取决于从什么样的角度去看待争议。

具体到区块链,纵然我们对概念、潜力等形成认知,仍需结合时代背景和现实状况,对包括“区块链与比特币的关系”,“区块链带来的投机和隐患等”热点问题做出理性判断,做到不被争议左右。

首先,要正确区分个体与全局,判断区块链与比特币的关系。

近来,比特币引发诸多争议。有人认为比特币是很大的资产泡沫,甚至有人将其视为骗局。因为比特币的缘故,区块链市场也呈现出多个声音。网上质疑区块链的报道很多,信息繁杂,如不理性看待和传播,不仅会误导百姓投资理财,也会对产业发展带来影响。

第一,比特币是加密数字货币的一种,是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典型应用。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比特币仍是整个加密数字经济的基石,对比特币的理解要更加客观。

第二,应将区块链与比特币分开来看。虽然区块链技术是从支撑比特币的技术中分离出来的,但比特币只是区块链技术的一个应用。比特币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代表在区块链的创新和发展中同样会出现,对区块链的判断不应被比特币误导。

在互联网时代,最核心的技术发明如HTTP协议、IP协议等都相对中立,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争议源自于应用,而非协议本身。

尽管区块链协议与互联网协议不同,存在着一定激励方式,即开发者在创建底层协议的同时也创建了基于该协议应用的加密数字货币。如果协议开发成功,用的人越来越多,代表该协议的加密数字货币就会越来越值钱。

但并不是说建立区块链就一定会产生加密数字货币。不利用激励机制,区块链技术仍然有广阔空间。比如只利用链式存储的难可逆性,利用非对称加密的保密性,利用共识算法保证输入的一致性等。应该抱着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区块链技术带来很多创新和突破,关键看怎么用它。

其次,要正确看待当下与长远,理性判断时下问题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技术的发展必然跟随时代发展的需要,区块链的兴起是顺应数字经济的进程,是大势所趋。区块链前景如何并不直接与现状发展的好坏或出现某些问题存在必然联系,而是和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市场需求紧密相关。

互联网经历几十年发展,实现了信息的自由传递。在数字经济中,人们的资产不断数字化,数字资产的传递变得愈发重要。信息传递不能在互联网上建立所有权,如何在互联网上传递有价值的资产成了客观的需求。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交易频次将指数级增长,需要去中心化的价值传递方式,区块链是大势所趋。即便不出现比特币,不称之为区块链,经济社会对信任的需求、对效率的追求也必然会带来存储、记录方式的变革。

从这个角度看,不论当下区块链存在怎样的过热或者不成熟应用,都是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不可因此而否定技术和产业本身。

当前,一些报道将区块链的某些应用问题归结为产业本身的症结,进而质疑技术或产业,一些报道将问题过度夸大,都是不理性的。应从如何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去斟酌,要结合时代背景去考虑,既鲜明指出当前问题,又要为产业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 见。

第三、要正确把握国际与国内,用全球化视角判断产业走势

判断创新是否立得住,走得远,不妨把目光拓展到更广阔的范围。

如果将视线扩展到全球,可以看到,尽管发展还处初期,但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政府还是市场,都将其视为国际产业竞争的新赛道和创新的热土。

很多国家都开始积极拥抱区块链技术,抢占产业创新的制高点。欧盟委员会启动促进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新机制,预计到2020年将为区块链项目提供资金金额将高达3.4亿欧元;美国成立国会区块链决策委员会,不断完善与区块链技术相关的公共政策;韩国将区块链上升到国家级战略,计划在物流、能源等核心产业内开展试点项目;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信联盟等纷纷启动区块链标准化工作。

根据IBM区块链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全球9成的政府正在规划区块链投资,并将在2018年进入实质性阶段。

国际产业发展大势所趋,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相结合,必将加快区块链产业发展。我们所考虑的,不再是区块链是否符合“中国水土”,而是如何拥抱新技术,如果有效利用技术,扩大应用落地,如何借助技术“弯道超车”,释放更多价值。

三、调查力影响着稿件真实性与公信力

从宏观视角认知,全局角度判断,更要在实际调查中真实反映区块链发展情况,查找和纠正问题,做到客观、可信与公正,为产业发展助 力。

要全方位调研与采访。一定程度上,采访和“取证”有相似之处,避免不被误导,不陷入迷局,唯一办法就是尽可能多的采访,尽可能深的调研,尽可能全的“取证”。

当下,区块链的应用和争议多表现在金融领域,比如,目前一些产品和项目打着区块链的旗号非法集资,比特币的兴起引发人们对数字货币的狂热追逐、盲目投资,带来一定金融风险。

投机方希望加大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炒作,开发者希望将区块链技术更深入应用到产业生活中,避免出现风险就全盘否定,监管方希望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尽可能的抑制风险……不同的站位,决定了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

如果我们单纯去采访某一环节,或者某一环节中的某个利益群体,不能避免被误导甚至被利用的可能性。要尽可能全面的采访到金融领域不同环节、不同诉求方的情况,将调研辐射到更广泛的范围,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区块链全产业链条等,得到公允的回答。

仅覆盖面广还不够,仍需要思考挖掘的深入。这就要求我们的采访形式不是蜻蜓点水的问询,而是深入到事件中去,深入到新科技新应用中去,刨根问底。

比如,如何看待七部委叫停ICO事件。这件事表面上看,是因为一些应用门槛过低,很多在传统渠道融不到资的劣质项目进入了ICO,大量投机者和浑水摸鱼者进入逐渐背离了本质。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技术滥用对产业发展带来的风险、不切实际的炒作使市场估值偏离基本价值或者被赋予过高的期望,以及区块链技术本身技术不纯熟、安全问题和应用范围受限。

这些都表明区块链和其他一些创新应用不同,在发展初期更需政府的顺势引导和主动介入,也要科学评估需求,不能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与此同时,更好地推广和使用区块链技术,还需加强相关法律政策制定、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做到技术自主可控。需要权威部门、金融、技术等领域采访后的深入沉淀与思考。

任何一项技术,只有真正在产业场景落地才能体现价值。让稿件经得起时间检验,传递出更多价值很关键。要从产业融合角度加强调研。

决定区块链未来的重要因素是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程度,挖掘和寻找在金融领域之外,从实体经济、服务业以及与区块链相关的物联网、信息技术等领域加强突破与了解,看其究竟能对产业发展带来多大改观,解决什么问题,以便在下一个应用爆发前看清态势,让报道传递更多新信息、新趋势,更具有前瞻和价值。

比如,从痛点出发,加强一系列产业和前沿业态调研,倒推新应用。以工业为例,转型迫切需要信息化升级实现效率提升,利用区块链技术,结合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大量交易将由线下转向链上,企业的管理系统和机器设备的联网率也将显著提升,一方面或将实现工厂、设备等共享,降低运行成本,另一方面实体产业的商业模式也将变 革。

我们常说,做产业报道,要首先成为专家、成为“官员”,站在他们的高度看问题、想问题。在新经济和新兴产业报道中,恐怕还要超越专家、“官员”,发现新苗头、新问题、新趋势、新思路。

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认知力、判断力、调查力做好报道,将为产业发展、经济运行做出正确引导和助力,应是记者肩负的责任,和始终的追求。

猜你喜欢

比特区块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比特币还能投资吗
比特币分裂
比特币一年涨135%重回5530元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