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文化”宣传落地入心
——《辽宁日报》新闻策划《两地书》创作谈
2018-10-19□文/王研
□ 文/王 研
内容提要 “家文化”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内容。《辽宁日报》以家书这一独特文化符号为主题推出大型新闻策划,透过一封封普通书信看家庭、讲家事、说家风,呈现“家文化”的重要意义,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与宣传效果,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与示范价值。
重视家庭、强调家风是当前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做好“家文化”宣传既是规定动作,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如何克服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审美疲劳、消除对“家文化”日用而不知的钝感,是个难题。经过长时间思考和广泛调研后,《辽宁日报》将目光投向了家书,这一具有深厚底蕴的文化符号。
2017年,《辽宁日报》推出大型新闻策划《两地书》,用100余个专版,200多封书信,讲述了数百个动人的家书故事。这些故事串起一条探寻历史记忆的线索,并铺就了一条通往中国人的心灵和精神、伦理世界的道路,透过他们,可以深刻感知“家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
一、以文化高度立意
面对竞争,传统媒体要另辟蹊径,从挖掘深度入手,从文化层面入手。“家文化”宣传报道工作,尤需站在文化的高度寻找切入点。
2016年8月,《辽宁日报》组织精干力量组成报道团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调研。期间,主创人员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的专家求教,也寻访了大量民间研究者,他们的思想、观点成为确定策划方案的重要支撑。报道团队还实地踏访国内多家以“家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陈列馆,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寻找线索。
经过近三个月的准备,最终选定以家书作为载体宣传“家文化”。家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书里有亲情、友情、爱情的凝结,有社会的变迁、命运的转折、观念的碰撞、价值的传承。对家庭而言,家书是一条独特的纽带,以无声的方式记述血缘的牵绊;对国家而言,家书是一条绵延不绝的脉络,用柔韧的力量维系着民族的情感。显然,以家书为载体解读“家文化”,更能深刻阐释其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反映时代精神、促进党风政风建设等方面的特殊作用。
《两地书》以文化高度立意还体现在对采访地点的选择上。例如,首期特刊刊登的家书均来自营口,选择营口是因其在东北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营口是中国近代化的肇始之地,曾是重要的贸易港口和军事要塞,也是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之一,更是东北向世界开放的象征之所。今天的营口再度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节点,这座城市兼具历史气息与现代气质,恰与《两地书》力求从传统家书中提炼和阐释时代精神的主题相契合。因此,以营口为起点,开启一段追索家书文化、梳理人文脉络之旅,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以新闻视角创意
家书背后的故事大多是老故事,但老故事并非没有新意。《两地书》不是钻进故纸堆写春秋,而是从老故事中发现具有当下意义的新价值。为此,报道团队在话题设置、出版节点选择及报道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编排。
有意识地将年代各异、类型各异的书信资源按主题分类,如军人家书、工人家书、两岸家书、援疆家书、校园家书等,每个主题都与现实相结合。比如《那种追思之痛,永远无法抚平》透过叔侄间几封穿越海峡的书信,讲述两岸割舍不断的血肉亲情;《故乡使我倍感温暖,可亲啊!》用兄弟家书记录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乡村的变迁;《小诺写信与妈妈沟通个人问题》用一封信表达90后女性的新思维,重新审视女性社会角色和生活角色的定位;《我是援疆第二代》中援疆干部武兴旺写给女儿的信则描绘出两代援疆人的精神世界。
有意识地挑选特殊的时间节点:春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等。每期特刊在同一主题下展示不同时期的家书及其背后的故事,主题更明确,情感更强烈。例如,五一劳动节前夕出版的《两地书·咱们工人》,用20个专版刊登了20余封家书,家书的撰写者有老一辈楷模孟泰,有离家千里、奉献青春的三线人,有改革开放、大胆试水的老厂长,有新时代的大国工匠,他们的家书和他们的家庭故事呈现出一段别样的共和国工业发展史。再如六一儿童节推出的《两地书·写给孩子》,以最受关注的社会话题之一——家庭教育为主题,面对面采访了50对父母,面向2500人进行了网络调查,深入剖析了当下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
有意识地举办多种活动,为传统媒体在新传播格局下拓展新舞台。例如邀请久未提笔写信或从未写过信的人写一封家书,他们中有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大学生、工程技术人员、外国在华人员、基层干部,等等。83岁的陈庆湖30年来第一次给远在瑞典的女儿写信;结婚8年、聚少离多的裴宏飞像当年恋爱时那样给正在京沈高铁工程现场的丈夫写信;俄罗斯人萨沙第一次在中国过春节,他用中国传统信纸给远在家乡的妻儿写信;环卫工人赵玉清尝试用写信的方式向丈夫倾诉;年轻的创业者小七把对父母的感谢写进信中……这一做法为策划开了一扇窗,不仅丰富了报道,也成为推广家书文化的有益尝试。
▲ 辽宁日报策划了一系列“写家书、寄家书”活动。图为2017年5月,记者在凤城市某小学采访。
三、以历史眼光达意
家书是历史的入口。深入了解一封家书背后的故事的过程,也是探寻一段历史的过程,走进历史现场的过程。
《两地书》的每期特刊都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溯,每一篇报道都是一次对历史的激活。最为典型的是2017年国庆节出版的《两地书·家国》,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用十余封写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书信集中诠释了中国人的家国之思——解放前夕,袁学群和李若茜倒在敌人的枪口下,近百封通信记录了这对革命伴侣对光明的追求;志愿军战士张恒志把战场上收到的每封信一笔一划抄在笔记本上;1974年上大学的三个王建国,不敢辜负父母为他们取名“建国”的深意,奉献、奋斗是他们人生的关键词;恢复高考让王兴众的命运发生转变,努力做个优秀接班人是那一代青年的共同理想;福建人林祥坤在沈阳生活了67年,对他而言,只要国家需要,哪儿都是自己的故乡;巩国威用两个37年读懂了父亲巩天民,读懂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执着与无悔;国画大师冯忠莲,为国作画尽职尽责,对家人的无私付出更是令人肃然起敬;在台湾生活了半世纪的张骅毅然决定返回大陆定居,是故土和亲人的召唤,让她下定决心……用历史的眼光,用充满仪式感的方式,将这些充满家国情怀的家书呈现在报纸上,让深藏在历史中的爱国情怀、民族精神鲜活了起 来。
《两地书》的编采、出版过程横跨2016年、2017年、2018年,引起社会广泛反响,热度不仅仅体现在报道组接到的来电数量和新媒体平台的数据方面,更体现在读者真实的感动和发自内心的喜爱上。青海一位三线老工人在网上读到《两地书》的报道后,自发召集工友重温家书,因为里面有他们珍存的记忆;天津一位读者主动购买了300份《辽宁日报》寄给亲戚朋友,因为来自空军英雄余旭的家书深深打动了他……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让更多的人认识家书,重视“家文化”,这正是辽宁日报策划制作《两地书》所希望达成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