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沙晚报创新主题报道的路径探索

2018-10-19文/徐

中国记者 2018年9期
关键词:系列报道样态晚报

□ 文/徐 辉

内容提要 做好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的职责所在和立身之本。进入新时代,传播环境已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主流媒体主题报道处于新的传播环境之中,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近几年,长沙晚报在创新主题报道上闯出了一条新路,本文以长沙晚报在十九大前后推出的一系列报道为研究对象,探索新时代主流媒体创新主题报道的路径。

近几年,长沙晚报在创新主题报道上闯出了一条新路,尤其是以“砥砺奋进的五年”迎接党的十九大为代表的主题报道,如“砥砺奋进的五年·走长沙边界看精准扶贫”“砥砺奋进的五年 ·飞阅大长沙”等系列报道,精心策划,组织有力;方式创新,亮点频现;全媒投入,效果显著。基于对长沙晚报报道的综合分析,可见创新主题报道的六条路径。

一、把握时代脉搏,精准设置议题

要提高主题报道的效果和水平,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首先要做到在主题报道的议程设置上,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把握时代脉搏,围绕中心工作,主动设置议题。

长沙晚报于十九大前夕推出的系列报道“砥砺奋进的五年·走长沙边界看精准扶贫”就是精准设置议题,体现时代特色的典型案例。

2017年是长沙精准扶贫工作的攻坚之年、决胜之年。在此背景之下,长沙晚报主动设置议题,从2017年5月起,推出了“走长沙边界 看精准扶贫”系列报道,聚焦长沙边界上偏远的贫困村,以主流媒体新闻敏锐度,发掘出了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典型样本、感人故事。5月22日,长沙晚报启动“走长沙边界 看精准扶贫”大型系列报道当日,刚好呼应了新华社同日推出的重头报道《庄严的承诺 历史的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脱贫攻坚纪实》。由此可见,长沙晚报“走长沙边界 看精准扶贫”系列报道,将时代要求、党的主张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二、创新新闻样态,生动多元表达

互联网和新技术手段的发展,为每一个普通人记录新闻现场、充当新闻“记者”提供了可能。社交媒体和节点结构的完美结合确保了每个人向世界说话和世界能听到每个人的话语的机会,从而颠覆了长久以来形成的新闻生产机制和新闻叙事样态,形成了一幅新的互相补充的新闻叙事图景。[1]因此,主流媒体主题报道的新闻样态也应该应时而变,适应当下人人传播、多向传播的传播环境,善于通过多样化的新闻样态生动表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舆论矩阵。

在党的十九大宣传报道中,长沙晚报多次使用H5、图事绘等报道形式,创新运用了适应当下传播环境和传播渠道的新闻样态。十九大开幕当天,《长沙晚报》隆重推出《图说“五位一体”的长沙答案》大型报道,一次性刊发6个整版的系列图事绘,以清单式图说新闻的新闻样态,集中展示了长沙五年间五个方面的辉煌成就。这种清单式图说新闻的创新新闻样态,可以让读者花费少量时间掌握海量内容。六个整版的大型图示报道,给读者带来了清晰且震撼的阅读体验。

长沙晚报旗下手机新闻客户端“掌上长沙”根据手机屏幕的阅读习惯重新制图,并设计推出了H5《向党报告,长沙五位一体建设交出了这样的精彩答卷》,结合新媒体的二次编辑再造,更适应融媒体时代以移动、小屏、伴随性阅读为特征的“轻阅读”习惯,让这个大型报道获得了更好的传播效果,赢得了诸多网友转发点赞。

□ 长沙晚报推出“走长沙边界 看精准扶贫”系列报道。图为记者在贫困户家中采访。

三、全媒传播手段,创造美感享受

主题报道要真正吸引受众,就不能仅仅停留于枯燥的文字表述,还要让受众在主题报道中获得美的享受。近年来,长沙晚报突破传统思维,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手段,在传统文字、图片新闻中,融入新技术,让传统的主题报道拥有更加生动多元的表现力。

十九大前夕,长沙晚报启动了“砥砺奋进的五年·飞阅大长沙”大型航拍活动,“长沙晚报号”航拍直升机和数十台航拍无人机首次飞越长沙上空,以“天空之眼”记录星城巨变,全新的航拍角度,展示出近年来长沙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成就,带给读者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飞阅大长沙”一系列主题报道和新媒体产品,赢得了大量的网友转发、点赞。

十九大期间,“掌上长沙”也打破以往模式,将音频、视频与H5技术相结合,给用户带来了更加直观、更具现场感的体验。《重温习近平的长沙足迹》将视频报道融入H5之中,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到长沙考察的经过。“掌上长沙”以“一天一款H5”的频率,密集推出了动态报纸、语音明信片、互动游戏、音视频、图文长卷等多款直观、新颖、互动性强的H5产品,实现了传统纸媒十九大报道从“可读”到“可听可视可参与”的转型升 级。

四、坚持民生视角,提升报道亲和力

要增强主流媒体主题报道的传播效果,还需要在组织主题报道时,始终坚持民生视角。这要求主流媒体采编人员,必须善于寻找重大战略与群众生活的“结合点”,发现相互共通的“利益点”,抓住上下沟通的“关节点”,从大众利益和民生视角分析解读重大战略决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努力缩短重大战略与普通群众的距离,提高报道的感染力和亲和力。[2]

2018年6月15日,长沙晚报全自主研发的“中央厨房”正式亮相。当天,集团联合长沙市政务服务中心主办的“市民问政直通车”平台在“中央厨房”开通。首场问政活动由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率相关区县、园区和市直部门负责人,做客长沙晚报掌上长沙会客厅,围绕“一圈两场三道”建设回答市民、读者、网友提问,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18年6月29日,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与长龙街道签署合作协议,成立长沙市首个镇街融媒体工作室——长沙晚报融媒体长龙工作室,探索“党建+主流媒体”的城市基层党建服务新模式,并启动“十九大知识竞答万人线上同台PK赛”。运用各种融媒体手段,全面提升街道、园区等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政策宣传、舆情引导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五、与党委政府同频共振,形成有效议程互动

当下,网络社会的崛起和多元价值的涌入使媒体与公众、政府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这意味着议程设置不应再是传者本位的、单向性的,而是多方互动的过程。[3]

2018年1月13日长沙环境保护工作暨强力推进环境大气治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动员部署大会召开后,长沙晚报迅速开辟报道专栏,系列报道紧密配合行动部署,对相关部门的执行行动和效果进行报道。长晚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打赢蓝天保卫战”主题报道的过程中,就充分体现了这样的议程互动。一方面组织开展系列报道,为净化长沙生态、生活环境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另一方面,与市环委等部门开展合作,全程跟进执法行动,推动相关部门加大行动整治力度;同时,广泛开展与市民代表、网民读者、专家学者等社会力量的互动,答疑释惑、监督讨论。在整个报道过程中,长沙晚报与市委市政府及人民群众同频共振,形成了紧密有效的议程互动,在交互影响中,积累了主题报道的规模效应,进一步提升了传播效果,强化了传播影响力。

六、深入基层“接地气”,提升报道感染力

要克服主题报道脱离生活、不接地气、同群众贴得不够紧的问题,就需要主流媒体记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既加强面的广泛覆盖、线的分类指导,又注意把工作做到点上,赋予新闻舆论工作新的生机活力。

长沙晚报主动作为、精心采编,及时报道了一批市民身边鲜活的“长沙好人”故事,彰显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以强大的舆论引导力催生出了充满正能量的“长沙好人现象”。近年来,长沙涌现出2位时代楷模、4位全国道德模范、8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10个全国优秀志愿者及组织、143位“中国好人”。这些好人典型的不断涌现,是长沙市各级党委政府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雷锋精神传承滋养的丰硕成果,同时,也是由长沙晚报第一时间采访报道,策划深挖,持续跟进,让典型形象得到了真实全面立体的全方位展现。

2017年10月26日,十九大胜利闭幕第二天,长沙晚报即派出近百名记者下到全市各条战线和地方深入采访。27日,《长沙晚报》专门以“起航新时代,星城再出发”为主题,从“全面开放”到“乡村振兴”等20多个方面,选择市政务服务大厅、街道党员之家、科技工业园和革命纪念馆等,全景式地将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图文并茂展现出来。同时,以“百名记者走基层”报道为抓手,开辟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专栏,将报道升温提质。11月10日至22日,长沙晚报连续推出“新时代 新征程——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你说话吧》系列微宣讲”7期专题报道,以微宣讲的形式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积极投身十九大精神宣传。该系列微宣讲活动每场均由长沙晚报社长、总编辑等报社负责人现场主持,报社多名记者参与。专题报道以“专家宣讲、政府声音、热议”等专栏形式,记录并还原宣讲过程,让人身临其境。微宣讲现场,与会专家、企业家、官兵和党校师生、居民踊跃发言,提出好建议,这些互动和建议透过报纸呈现,让人通过文字都能感受到现场的灵感迸发、火花四射。

【注释】

[1] 曾庆香,陆佳怡,吴晓虹. 两极与互补:新媒体语境的新闻样态与图景[J],新闻记者,2017,08:43-51

[2] 王同元. 大策划、大联动、大制作: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J],新闻战线,2011,08:4-6

[3] 孙发友、陈旭光、汪彤.典型报道与议程设置——基于武汉市典型人物群体化现象的研究[J].新闻前哨,2016(7):29-34

猜你喜欢

系列报道样态晚报
初心引航,构建“双减”新样态
全息欣赏: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新样态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立足“本地化”做好晚报新闻
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特征的新样态
主流文化存在的三种样态及我们的战略选择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