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新课程:做写作型的语文教师

2018-10-18张志强

新课程·下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可能性语文教师必要性

张志强

摘 要:语文教师具有培养良好写作能力的主客观条件,关键是要有对写作的正确态度以及主动的写作实践。写作的形式是丰富而可创造的,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做写作型的语文教师。

关键词:语文教师;写作能力;必要性;可能性;写作形式

一、语文教师具备良好写作能力的必要性

(一)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

如果说新课标的要求是着眼于大方面,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对教学质量的优劣就有直接影响了。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经验表明,教师以自身的行为举止和心理品质影响学生,对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样,一个激情满怀、充满文学气质教师影响下的学生,怎么可能不热爱语文呢?魏巍在《我的老师》中举了7个很平常的生活例子来证明他受蔡芸芝老师的文学影响是终生的。许多成功的文学家,在谈到自己如何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时,共同的影响是来自他们的语文老师。反过来说,一个缺少语言表达魅力甚至语言粗俗的语文老师,一个学生写了三年作文,他自己却没写过一段像样的、令学生不能忘怀的文字的语文老师,他去苦劝学生重视写作,学生如何买账?教师缺乏写作能力,不但影响了自己的教学效果,阻碍了专业发展,也遗害了学生。

(二)升华个人修养的需要

肖川认为,教师理应是书生,他们理应是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读书人。而语言是心灵的使者,最能赋予读书人一种独特的气质。尤其在一种持续的写作状态中,教师个人的修养也可以不断地得到升华。写作会让人更加用心地去品味生活,洞明世事,把生活的点滴汇成思想的洪流;会让人更加理性地审视自我的生存状况,对人生的各种重要问题进行不断的追问和思索,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能力;会让人更敏感地关注各种教育事件、现象、活动,更好地记录自己思想的足迹,标记自己行动的旅程,使自己能够清晰地看到生活的轨迹,从而更快地成长为一名有思想的优秀教师;写作还会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使人更具有成就感。作家

埃·米·齐奥朗就曾深有感触地说:“假如没有写作本领,我不知道我会成为什么。写作便是释放自己的懊悔和积怨,倾听自己的秘密……多亏了这些非本质性的疗法,有多少紊乱、多少残酷的进攻我没有被击败啊!”当写作将你从庸碌麻木中拯救出来,让你的心灵重新焕发光彩,让你的思想重新燃起火炬时,你会明白世界由此向你敞开了一个走向新生的大门。

二、语文教师培养良好写作能力的可能性

語文教师是最有条件培养自己良好的写作能力的。第一个有利因素当然是我们所学的专业本来与此息息相关。大学中文系的目标便是要培养读写双全的人才,每一个中文系的合格毕业生,都应阅读过大量的名著,对文字世界的感觉应更敏感和深入;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备课、上课、课业指导,每天都是和语言文字打交道,所以语文的专业性质决定了语文老师应当具备较好的文字功底。其次是在新课改的环境下,语文教材、教法在不断更新,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每一位教师本身具有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必然会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如课堂驾驭能力、教学法选择能力、文本鉴赏能力等,那么对于写作教学也应高度重视,当发现这些方面的提高都和良好写作能力紧密相连时,教师会重新审视自己对写作的看法,所以提高写作能力也是出于自身的需要。有了这样一种主客观的需要,就有了写作的动力;有了这样一种主客观的条件,也就具备了提高写作能力的可能。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对自身的写作能力充满信心,所需要的无非是树立正确的写作态度以及勇敢地拿起笔来开始写作实践而已。

三、新课程下语文教师写作的形式

教师的写作,大致可以分为职业角色所要求的不可回避的写作行为,还有因为个人的兴趣与自我提高的要求而主动性地写作。前者如评职称所需的论文写作,可能枯燥,但不得不做;后者如个人日记、感思小文,或较纯粹的文学创作,率性而为,无拘无束。其实只要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语文教学的激情,这两种写作状态完全可以合为一种有动力的自由写作。如有关教育教学的,就可以以一种真诚而严肃的态度写成教学日记、随笔、反思,教师博客、教育案例、下水作文等等。所以写作的形式可以丰富多彩,可以用个性创造,关键在于对写作的重视和热爱,能把写作视为提升个人生存深度、表达生存意义的一种重要手段。被人称作“教育专家”的李镇西曾说,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并不比千千万万的一些普通老师高明多少,如果硬要说我和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就是我对教育的爱、执着、困惑、幸福、方法、技巧的故事进行了些思考,并把它们一点一滴地记载下来,还写成了书。仅此而已!

总之,因为我们的名字叫语文老师,所以我们就应责无旁贷地拿起笔去表达自己的心灵世界,去探索教育教学的真谛,去挖掘语文世界的真情与美丽,去引领学生的成长,让或清丽或厚重的文字去滋润生命,放飞思想,使语文变得温暖、温情、温润。写作应成为语文教师最具创造性、文化性的工作。

面向新课程:做写作型的语文教师。

参考文献:

[1]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方面[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5.

[2]马正平.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誗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可能性语文教师必要性
观念可能性与现实可能性
小学数学《可能性》智慧教育案例设计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