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再谈高中政治课情感目标的实现

2018-10-18程静

新课程·下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策略

程静

摘 要:核心素养与现行的三维目标相比,更加体现综合性,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重要性。在当前培养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再次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情感目标在当前的政治课教学中却常常落空,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师从转变教学观念、设计具体可操作的情感目标、创新政治教学过程、充分挖掘与利用政治教材中的情感资源、完善政治课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高中政治;情感态度价值观;策略

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当前高中政治课程标准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对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课必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培养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再次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的意义。核心素养与现行的三维目标相比,它更加体现综合性,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重要性。落实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养成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笔者将基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就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展开阐述。

一、设计具体可操作的情感目标——政治课情感目标达成的前提

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向导,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情感目标对政治课教学情感目标的落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政治课情感目标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在对情感目标的设计上,教师应正确区分课堂情感目标和课程总体情感目标,避免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出宏大的情感目标,应于细微处见情感,以课程总体情感目标为导航,根据学生自身实际和生活实际,把总目标缩小到学生触手可及的范围之内,设计出能够直接触动学生心灵的课堂情感目标,并通过逐步积累和沉淀,最后凝结成课程总体情感目标,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把握教学中涉及的对党的热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的坚定的相应章节,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把这种宏观的目标贯彻落实到计划的章节中,在教学中,让学生逐步体会中国共产党艰难的奋斗历程、正确的革命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等,通过这样的教学积累、思想的内化,最终使学生达到“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的高尚的情感目标。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政治课情感目标达成的秘诀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这些素养的水平都不能用学生的政治考试成绩来测量,关键应当以学生具体在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为衡量尺度。以政治认同为例,关键看学生是否做到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内化为自我品质,外化为自身的行为,比如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在理性精神这一素养中可以调查学生在生活中是否具有理性行为,比方说能否做到理性消费,能否理性评价身边的新闻事件等。总而言之,要让学生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秘诀在于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除了在采用传统的教学组织程序上要注重对各个环节加以创新之外,还应顺应形势,尝试着改变传统的教学组织程序。创新教学组织程序关键在于“打破单一、僵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提倡师生间的双向信息交流”。在现代高中政治课教学中,高中政治教师还可以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当前课程改革关注學生主体地位的总趋势,尝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新的教学组织程序。如观察生活,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合作探究—结合内容,自悟总结—走进生活,体验践行—布置作业,情景导入—情景分析—情景回归等教学组织程序。这样的教学组织程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思维的碰撞中辨别观点,在比较中确认观点,最后在情感生活中形成观点,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乐学态度,有利于较好地实现情感目标,从而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完善政治课教学评价——政治课情感目标达成的动力

高中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为思想政治课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提供了方向指导,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具备政治认同感、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能力的人,必须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改变唯分数论的单一评价模式,建立多元评价模式,将对学生的评价贯穿于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

新课程注重对学生的尊重和赞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的问题设置中去,在学生踊跃的回答中,老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亮点,在最后及时评价中真正实现学生人格的成长和情感的升华。课堂评价中,教师要具备有容乃大的胸怀,对学生精彩的发言、独到的见解、勇敢的尝试、进步的努力,都应当及时评价,并适时适当地予以激励和表扬,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即使学生的回答出现错误或不能对知识点准确地理解,教师首先也要对学生积极踊跃的回答和活跃的思维给予肯定,消除其紧张情绪,委婉地指出回答中的不足,及时引导和评价,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

总之,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再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唯有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才能提升高中生的思想品质,提升学习能力,从而将政治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步养成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昌德.论核心素养观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J].中学教学参考,2017(7):70.

[2]郭加添.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政史地教学与研究,2017(13).

?誗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浅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简约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