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化的语言 优美的意境

2018-10-18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8年27期
关键词:绿茵茵辞格诗化

雨是文人的宠儿,对雨的情感,也随着文人的情感各有不同,对雨的描写亦随着作者的风格而有所不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刘湛秋《雨的四季》,去品味那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吧。

【语句集萃】

1.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解读

作者将“树”拟人化,把萌发的叶子比作绿茵茵的波浪,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2.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着,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解读

作者抓住景物的色彩、情态等特征,从不同的角度精心描绘了春雨轻柔、娇媚的特点。如“丝帘”“彩棱镜”这两个词,本身就能让我们眼前一亮:丝做的帘子、七彩的玻璃镜片,那是多么形象可感的词语呀。可作者竟还觉得不够,而是运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比喻修辞进行描写,化静为动,营造出了优美的意境。

3.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儿雷的预告也没有,你还来不及思索,可这时雨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

解读

苏轼曾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样,刘湛秋先生也用其自然朴实的笔调、饱含深情的文字、深刻独到的观察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热烈而粗犷的夏雨图。尤其是“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夏天的炎热淋漓尽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要点总结】

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同学们除了应追求表达准确外,还要追求语言的诗意化和灵动新鲜,使语言具有诗的韵味、詩的意趣、诗的风格,力求让诗化语言扮靓我们的作文。有以下原则可供大家借鉴:

◆标题诗化。如果能把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句引入文题,相信能收到画龙点睛之效。

◆妙用辞格。俗话说:“三分姿质,七分打扮。”写作亦是如此。只要经过“事事四五通”的装扮,何愁它不“精妙世无双”?装扮的手段有很多,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当属使用辞格。现为大家介绍最常用的几种: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拟人:生动形象地描绘某物,使某物具有人的姿态。

排比:描写细腻,层次分明,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活用古诗名句。这种写法最灵活,可使作文“点铁成金”“脱胎换骨”,以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境界。

【活学活用】

请以诗化的语言,结合语境,对下面这些句子进行动情的描述。(任选一句)

A.我的心是一棵开花的树。

B.父母老了,我却长大了。

C.在我的一方天地中,我收获了无限的快乐。

猜你喜欢

绿茵茵辞格诗化
新词入诗重在“诗化”
“本”性的诗化建构与文化纠结——阿来《河上柏影》简论
论西夏偈颂的诗化——以西夏文《贤智集》为例
体育新闻中的辞格运用
绿太阳
巧缀辞格在诗词中的应用
如何使用拈连辞格
废名诗化小说的叙事策略
语形辞格的象似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