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轻松随意,实则精细入微
2018-10-18汝艺
汝艺
孙文明是一位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二胡艺术大师,他的演奏极具鲜明的风格特点,且技术高超。他不仅创作了多首经典且令人惊叹的二胡曲,而且创新发明了许多新的二胡演奏技法。最重要的是,现存的十一首作品都有他亲自演奏的录音,那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民族音乐遗产,为我们研究他、了解那个时代的二胡艺术和演奏技术的实际状况提供了客观依据。循着孙文明的演奏录音,我们清晰地感受到孙文明的二胡演奏技术风格和特点,“看似轻松随意,信手而出,实则精细入微,功力深厚,乃至炉火纯青”。
《弹乐》是孙文明十一首二胡曲中记录时间最早的,创作于1951年,可以说是孙文明创作的第一首乐曲。目前所标识的孙文明二胡乐曲创作年代不一定都是准确的,因为大多数乐曲都是经过孙文明多年的演出积累和打磨而成的,只是没有记录成谱,这与现代作曲家的创作和记录方式不一样。所以,现在标记的许多只是大概的创作时间,多以记谱时间或录音时间作为乐曲的创作年代。
风格
《弹乐》是一首具有鲜明江南音乐风格又极富评弹和丝竹灵动的二胡曲。乐曲响起时,人们仿佛置身于风景秀丽、桥水遍布、茶香曲美、繁华玲珑的江南水乡,既轻松愉快,可听性强,又结构严谨,专业性高。
《弹乐》还富有江南丝竹《三六》的灵动,因此它曾有过一个曲名《弹六》,后来孙文明觉得“乐”字更能体现出乐曲的神态,最后定名为《弹乐》。《弹乐》的音乐创作非常巧妙,从第一个音开始到最后一个音结束一泄而出,贯通到底,几乎所有旋律都是后半拍起,乐句之间没有丝毫停息,环环相扣,句句紧追。切分节奏比比皆是,尤其是各种切分弓,让人应接不暇,演奏时不能有丝毫懈怠,一定要做到既轻松灵动,随心而欲,又严格要求,一丝不苟,这是对演奏者的基本要求。
《弹乐》有两个版本,一个由中国唱片社上海分厂录制,这是目前大家听到的比较熟悉的一个版本。另一个版本则是上海音乐学院录制的,没有出版过,因此大家并不熟悉。这两个版本虽然都是孙文明本人演奏,却有着明显不同。唱片厂录制的《弹乐》版本音色浑厚,松弛稳健,具有评弹中三弦的风格特点。上海音乐学院录制的版本旋律更加灵动活泼,起伏变化更加丰富。由于其定音也较另一版本高出一个大二度,使音色更有评弹双档中琵琶的玲珑活泼,尤其是弓法更加“魔幻”,空弦和泛音与实音的“交替模糊”运用更加频繁,有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
创新
《弹乐》虽然是孙文明的“处女作”,我们却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出他在创作方面不拘一格、多元创新的音乐理念。在这部作品中,孙文明创造性地去掉了对二胡琴弦起固定和切弦作用、对音准也有一定影响的“千斤”,直接让二胡下方的弦轴充当固定和支撑琴弦的“岳山”。“千斤”使二胡有别于其他任何拉弦乐器,并让二胡运用二次张力取声发音,使二胡的声音独具特色。而去掉“千斤”,不仅使有效弦长增加了,还释放了二胡琴弦的张力,使其音色低沉浑厚、松弛通透,二胡的发音就变得另具特色,我将其称为改变了二胡的“DNA”。于是,一种松弛浑厚,与传统二胡音色既有交集,又有不同的新音色出现了。这一大胆又令人叫绝的创造,改变了人们对二胡的传统认知,这也正是《弹乐》这首乐曲的特殊魅力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孙文明二胡琴弦的装弦方法非常独特。他装弦时,里外弦都是按顺时针顺序缠绕在弦轴上,但将里弦搁在下方弦轴的内侧,使两根琴弦分开,这样两根琴弦之间的间距就比我们现在的二胡大很多,演奏时手指能够横按琴弦最好,可以同时按住内外弦。但因为现在二胡的演奏方法手指与琴弦基本是四十五度,所以要用指肚上肉多的地方觸按琴弦,加大触弦面积,并注意不能过于用力地按弦,否则音准会受到影响。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孙文明当时演奏用的是“丝弦”,也就是蚕丝做的琴弦,这样的琴弦会让音色更加松弛。但现在我们已经普遍使用钢丝琴弦。虽然琴弦张力变大,按弦力度也可以加重,但为效果出发,还应适度按弦为好,否则音色会受到影响,变得生硬干瘪。
演奏
弓法的运用和编排也是《弹乐》非常有特色的一个方面。我们经常听说演奏《弹乐》要用“弹弓”,那么什么是“弹弓”呢?就是演奏时右手手腕与手指在出音的瞬间,在灵活性、力量性、松紧性上的“配比”。演奏者不仅要利用手腕瞬间的灵活转动,更要与手指配合,尤其是中指和无名指要与手腕同时发力,并在出音后立即放松,使琴弓的马尾自然“弹开”琴弦,让声音释放发出余音。这是模仿三弦和琵琶弹拨发声的一种演奏方法。
连弓与分弓的运用是《弹乐》又一至关重要的特点。首先《弹乐》整首乐曲几乎是由切分弓(很多是跨小节切分弓)组合而成,谱面看上去节拍规整,实际演奏起来却是错落别致,动感十足。并且它在连弓里也有丰富的表情变化,经常会有一弓奏出的一长串音组成的大句旋律,且伴着显著的强弱快慢起伏变化,使旋律进行充满活力和动能。另外,由于音的多寡不一、轻重不同而形成的连分弓,造成了弓子人为的长短弱响和急缓连断的不同,使运弓变化丰富多彩。
还有一种弓法的运用很奇妙,我姑且称其为“切弓”或“切音”。演奏时将弓子在弦上轻轻上下斜向一带而过,随即止住,声音既隐约而闻又似戛然而止,有一种将音“切”住的效果。这种“切弓”一般出现在休止节拍中,所以又起到一种节拍的提示作用。这是《弹乐》中很特别的一种弓法,尤其是在上海音乐学院的版本中有很多运用。
演奏《弹乐》时,左手也有一些非常有特点的技法需要注意。“碰泛音”是一种介乎实音与泛音之间的声音。利用手指触弦或离弦动作比右手弓子发音稍微延迟或慢一点,使“本音”也就是实音不能真正发出来,造成音头或音尾出现泛音效果。这种音色听起来明亮松弛,也被称为“开花音”。孙文明特别喜欢利用空弦音和二分之一处泛音的交替对比使用这种“碰泛音”。
“上小波音”是孙文明非常喜欢运用的一种左手技法,可以说在他的演奏中无处不在,而《弹乐》中尤其使用频繁,配合右手弓法的运用,有一种玲珑活泼、妙不可言的音响效果。
许多时候,孙文明会在不经意时同时拨出另外一个音,可以是同音,低八度音,奏出类似三弦或琵琶弹奏双音的效果。这种演奏方法可能是有意为之,也可能是无意为之。孙文明的演奏方法与今天有些不同,左手手指基本是横按琴弦,并且留有指甲,因此他有可能是在按弦时不经意地碰到其他琴弦,发出这种巧妙的音响效果。当然,也有可能是孙文明有意而为之的演奏。不管怎样,这种效果非常符合乐曲的情绪和内容,所以我把它认定为孙文明的一种非常有特点的风格性演奏技法。
总之,《弹乐》除了结构旋法和二胡形制上的与众不同以外,在演奏技法上更是有很多特点。了解这些技术特点对乐曲风格的把握和欣赏要领的体会都有着直接帮助,这样才能“品”出《弹乐》中的妙趣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