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愈合时间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8-10-18河南省义马市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医院472300陈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松质骨导针髓内

河南省义马市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医院(472300)陈峰

股骨颈基底部到股骨小转子水平的特殊骨折类型即为股骨转子间骨折,加之股骨转子间区域具有较多的血管及侧支循环,血运丰富,易产生不稳定骨折[1]。而老年人群常伴骨质疏松症状,故老年人群已成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主要人群。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而固定方式的选择将影响手术解剖效果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2]。其中近端防旋髓内钉、近端锁定钢板为常见的固定方式,且均有较好的效果。基于此,本研究对我院9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旨在探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愈合时间及功能恢复的影响。具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6月~2016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9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4.28±7.28)岁;AO/ASIF分类:A1型20例,A2型18例,A3型8例。观察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4.21±7.31)岁;AO/ASIF分类:A1型19例,A2型20例,A3型7例。统计学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行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在大转子顶点2cm处做切口,充分显露股骨大转子及骨折部位,并行骨折断端复位,之后使用拉力螺钉固定。钢丝捆扎股骨干大骨块,采用自体髂骨植骨处理骨缺损情况。复位满意后,将解剖钢板贴附于股骨大转子与股骨干外侧,采用克氏针或三抓固定器行临时固定,确保钢板复位效果。明确颈干角后在螺孔内固定钢板近端,之后使用3枚导针行临时固定,并钻入股骨头颈,至关节面下方2cm时停止。拔出克氏针后按照导针进入长度,在股骨头颈部拧入3枚松质骨螺钉,使用X线机观察螺钉位置,复位满意后留置橡皮条引流。观察组予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做一切口于大转子顶点上2cm处近侧,延伸至3~6cm,开口方向为大转子尖端略偏前方,导针钻入股骨大转子前中1/3处,至股骨髓腔后套入保护套,并沿导针钻入工作线,扩大股骨近端,将防旋髓内钉主针沿导针插入,保证大转子尖端和主钉尾部平齐,在C型X线机透视下行牵引复位外展肢体,恢复颈干角,之后经定位器向股骨头方向钻入1枚螺纹导针,通过测定钻入导针长度,选择适当的螺旋刀片对股骨外侧皮质实施扩孔,通过瞄准器上的远端锁钉拧入近端尾帽,缝合切口,并行橡皮条引流。两组均行1年随访。

附表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对比(±s)

附表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对比(±s)

组别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愈合时间(d) Harris评分对照组(n=46) 145.48±10.97 73.29±3.29 66.29±1.39 81.36±7.21观察组(n=46) 141.78±8.29 72.31±2.38 41.93±0.97 87.98±8.71 t 1.825 1.637 85.470 3.971 P>0.05 >0.05 <0.05 <0.05

1.3 评价指标 ①临床相关指标: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及手术时间,并于术后1年采用Harris评分患者关节功能,且分数越高表示关节功能越好[3]。②并发症: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下肢静脉血栓、切口感染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相关指标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术后1年Harris评分较低,愈合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并发症 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2例,髋关节内翻1例,总发生率6.52%(3/46);对照组髋关节内翻3例,下肢静脉血栓4例,大转子疼痛不适1例,切口感染2例,总发生率21.74%(10/4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0,P<0.05)。

3 讨论

骨质疏松是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而松质骨被过度压缩将产生骨量缺损,造成在原有骨支撑的内侧壁失去支撑,易发生髋内翻畸形。手术是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但其治疗及固定困难程度较大,且术后易产生内固定松动,延长骨折愈合时间。因此,选择合适内固定方式提高内固定效果,降低断裂及松动效果显得尤为关键[4]。

本研究中,观察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Harris评分较高,且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可有效缩短愈合时间,恢复关节功能。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过程中无需钻孔,可避免不必要的出血及骨丢失,加之在螺旋刀片打入过程中有挤压松质骨的作用,可进一步提高骨质紧密度,增加螺旋刀片锚合力及固定的稳定性,进而缩短术后愈合时间[5][6]。同时使用防旋髓内钉行复位固定具有较高的固定效果,可最大程度分散应力,加之主钉及滑动加压螺钉形成轴向滑动,可进一步提高骨折端压力,促进外侧皮质突破降低,确保骨折端的稳定性,进而保证术后功能恢复效果[7]。本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可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无需剥离软组织,可避免损伤骨膜,促进大转子疼痛不适、切口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性降低;而使用螺旋刀片可对松质骨实施有效挤压,促进骨质紧密度增加,进而有效减少髋关节内翻发生,进一步提高手术安全性[8-12]。

综上所述,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可促进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有效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手术安全性。

猜你喜欢

松质骨导针髓内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运动影响骨生物力学的研究进展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髓内钉治疗:新设计的具有远端导针定位器的导向开口器的应用
“触摸和漏斗”法快速置入PFNA导针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小梁仿生微结构的解析与构建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导针定位装置的临床研究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老年胸腰椎松质骨的扭转力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