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ood综合征2例

2018-10-18陈相黄晓颖王良兴李玉苹陈彦凡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轻链丙种球蛋白腺瘤

陈相,黄晓颖,王良兴,李玉苹,陈彦凡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浙江 温州 325015)

Good综合征(Good’s syndrome,GS)是一种胸腺瘤相关免疫缺陷综合征,表现为胸腺瘤合并外周血B细胞、T细胞缺陷及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易反复继发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染。笔者在此报道2例GS患者并文献复习。

病例1

患者,男,43岁,因“咳嗽、咳痰4个月,胸闷半月”入院,偶发热、畏寒,体温最高达39.0 ℃,当地医院多次诊治无好转。入院查体:体温39.0 ℃、脉搏113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89/47 mmHg(1 mmHg=0.133 kPa),既往体健,否认家族疾病史。一般情况可,颈部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口唇和指端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运动正常,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及腹部无明显阳性体征,双下肢无浮肿。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3.81×109/L,LYM 4.07×109/L,LYN% 0.295,GRA%0.562,RBC 4.50×1012/L,Hb 138 g/L,PLT 185×109/L;淋巴亚群报告:淋巴绝对值4 070/μL,T细胞绝对值3 801/μL,占93.4%(正常范围60%~79%);CD4+T细胞绝对值712/μL,占17.5%(正常范围34%~52%);CD8+T细胞绝对值2 662/μL,占65.4%(正常范围21%~39%);CD4+/CD8+0.27,B细胞绝对值126/μL,占3.1%(正常范围5%~18%);NK细胞绝对值73/μL,占1.8%(正常范围7%~40%)。血CRP 79.40 mg/L;血IgG 1.75 g/L(7.51~15.6 g/L),IgA<0.07 g/L(0.82~4.53 g/L),IgM 0.16 g/L(0.46~3.04 g/L),轻链KAP 0.93 g/L(6.29~13.5 g/L),轻链LAM 0.80 g/L(0.00~8.00 g/L);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及自身免疫指标未见异常。胸部CT示:前纵隔占位,胸腺瘤首先考虑,两肺散在炎症伴轻度支气管扩张改变,见图1。入院后经抗感染治疗,患者咳嗽好转,痰液减少,期间行CT定位下肿块穿刺,病理示胸腺瘤(A型),见图2。于2016年7月8日行电视胸腔镜下胸腺瘤切除术,术中探查见胸腺巨大肿物,大小7 cm×12 cm,与周围境界清楚,切除完整,结合免疫组织化学病理诊断纵隔胸腺瘤A型。术后第2天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2.0 ℃,继而出现腹泻,解水样便4~6次/d,予抗感染及补充丙种球蛋白后症状好转。术后随访至今,患者多次继发肺部感染,予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曾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5 g 1次,监测免疫球蛋白变化,见表1。

图2 病例1肺穿刺病理(HE,A:×100;B:×200)

病例2

患者,男,5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4年”入院,多次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肺部感染,治疗后好转,但病情反复。3年前曾查胸部增强CT示:前纵隔占位,右上纵隔来源肿瘤首先考虑,见图3A-B。于当地医院行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胸腺瘤AB型。既往体弱,否认家族疾病史。2017年9月因“发热伴呼吸费力20余天”入院,体温最高达39.4 ℃。入院查体:体温37.4 ℃、脉搏102次/min、呼吸42次/min、血压101/67 mmHg。呼吸急促,口唇和指端发绀,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运动增强,两侧听诊呼吸音粗,右侧呼吸音偏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及腹部无明显阳性体征,双下肢无浮肿。辅助检查:血气分析pH 7.481,PO258.9 mmHg,PCO237.8 mmHg;血常规:WBC 4.31×109/L,LYM 1.12×109/L,LYN% 0.260,GRA% 0.631,RBC 4.78×1012/L,HB 121 g/L,PLT 447×109/L;淋巴亚群报告:淋巴绝对值1 120/μL,T细胞绝对值1 043/μL,占93.1%,CD4+T细胞绝对值276/μL,占24.6%,CD8+T细胞绝对值711/μL,占63.5%,CD4+/CD8+0.39,B细胞绝对值6/μL,占0.5%,NK细胞绝对值56/μL,占5.0%;血CRP 46.70 mg/L;血IgG 1.59 g/L,IgA<0.26 g/L,IgM<0.17 g/L,轻链KAP 0.29 g/L,轻链LAM 0.25 g/L;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及自身免疫指标未见异常。胸部CT提示两肺肺气肿伴散在局部实变,见图3C-D。

患者入院后,先后予舒普深针、美罗培南针抗感染治疗后体温仍高,多次痰培养示白色念珠菌、曲霉菌属各1次,G试验明显增高,予卡泊芬净+伏立康唑针静脉滴注后,患者咳嗽好转,痰液减少,体温正常,呼吸费力缓解。并予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10 g/d,共6 d改善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出院2个月后因再次感染入院,查胸部CT提示两肺气肿,两肺多发感染伴实变,右侧胸腔积液伴右肺膨胀不全,见图3E-F。复查免疫球蛋白系列示:血IgG 1.96 g/L,IgA<0.26 g/L,IgM<0.19 g/L,轻链KAP 0.84 g/L,轻链LAM 0.21 g/L,见表2。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绝对值600/μL,T细胞绝对值477/μL,比例79.5%,CD4+T细胞绝对值82/μL,比例13.7%,CD8+T细胞绝对值366/μL,比例61.0%,CD4+/CD8+0.22,B细胞绝对值12/μL,比例2.0%,NK细胞绝对值105/μL,比例17.5%。随访至今,患者多次出现咳嗽咳脓痰,偶有痰中带血,每次予抗感染治疗后缓解,但未行丙种球蛋白支持治疗。

表1 病例1不同时间免疫球蛋白浓度(g/L)

图3 病例2胸部CT

表2 病例2不同时间免疫球蛋白浓度(g/L)

讨论:

GS属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特殊类型,好发于40~60岁成年人,无明显性别差异,在胸腺瘤患者中的发病率约为6%~11%。临床多表现为反复单一或多个器官的感染,其中以肺部感染、严重腹泻、鼻窦炎等较为多见[1]。其诊断标准包括[2]:胸腺瘤合并包括低丙种球蛋白血症(IgG、IgA、IgM均降低)、外周血B淋巴细胞减少或缺如、CD4+T淋巴细胞减少、CD4+T/CD8+T比例倒置等在内的B、T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缺陷。本组2例患者均有胸腺瘤病史,手术病理证实且多次检测提示低丙种球蛋白血症、B细胞减少和T细胞减少(CD4+T细胞减少明显),符合GS的诊断。

GS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胸腺瘤局部压迫易引起咳嗽、胸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表现。王艳侠等[3]总结了10例GS,发现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腹泻,其他合并神经系统受累、多关节肿痛、肌痛、肌无力等伴随症状。COLIN等[4]发现GS患者肺部CT可出现小叶中心结节样阴影(如树芽征)和支气管壁增厚等表现。OGOSHI等[5]报道了GS患者肺部类似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认为可能与淋巴细胞过度反应及免疫缺陷引起的反复感染相关,随着病情进展,逐渐表现为支气管扩张、肺炎等。本组2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等肺部感染的表现,病例1同时合并腹泻,2例患者随访至今均反复出现肺部感染,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等,胸部CT示支气管扩张或肺炎样改变。

KELESIDIS等[1]报道,42%患者以胸腺瘤为首发表现,37.9%患者胸腺瘤与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同时诊断。病例1发现纵隔占位且合并极低免疫球蛋白血症,病例2发现前纵隔占位时未查免疫相关指标。故对于临床诊断胸腺瘤或免疫缺陷病的患者,应进一步行免疫学或影像学检查以明确是否为GS。

GS患者的胸腺瘤病理多为良性,手术治疗可以缓解胸腺瘤压迫引起的局部症状,也能防止其局部浸润生长及远处转移。有研究[3]认为切除胸腺瘤不能纠正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而提高免疫功能。目前认为免疫球蛋白替代疗法(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是治疗GS的最有效方法,可改善B细胞缺乏引起的体液免疫缺陷,但对细胞免疫低下的患者疗效欠佳。有研究予10例患者不同程度的IVIG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4例患者定期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其感染概率明显下降[3]。另有学者认为IVIG能降低GS患者37.5%的感染风险,血浆IgG浓度维持在6.0 g/L是较为理想的水平[1,6]。本组2例患者胸腺切除后随访至今,免疫球蛋白仍持续偏低。病例1出院后曾行1次丙种球蛋白支持治疗。

GS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70%,10年生存率仅为33%。大多患者死于继发多脏器感染。早期诊断及长期补充丙种球蛋白可能是改善其预后的有效手段[2,7]。

猜你喜欢

轻链丙种球蛋白腺瘤
轻链检测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评估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打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感冒吗?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高糖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透性及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的影响
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对丙种球蛋白治疗无效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