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出来的质量问题
2018-10-18许杰曲艺
文|许杰 曲艺
从羽绒服装国家质量监督抽查中
2013至2017年,原国家质检总局开展了七次羽绒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分析抽查结果可以发现,羽绒服装质量存在的“通病”,这些问题影响着消费者的穿着和使用,特别是填充用羽绒原料的品质直接关系到羽绒服装最重要的保暖性能。
为指导企业提高质量意识,在原料采购这一源头环节建立起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本文重点分析填充用羽绒原料常见问题,并分享采购经验,提出规避质量风险的合理化建议。
2013-2017羽绒服装国抽基本情况
从五年的抽查结果看,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有羽绒含绒量、绒子含量、清洁度、鸭绒含量、纤维含量、色牢度(耐水、耐酸汗渍、耐碱汗渍)和pH值不合格,如表1所示。其中羽绒绒子含量和含绒量不合格产品数量均超过20件,占不合格项目比重达60%,如图1所示,羽绒填充物的质量问题可见一斑。
羽绒填充物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
一、含绒量和绒子含量达不到标称要求
含绒量指绒子和绒丝在羽毛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绒子含量单指绒子的含量百分比。相同体积的羽绒,绒子含量越高,保暖性越好。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规定含绒量的极限负偏差为-3%,同时绒子含量不得小于含绒量的90%。
表1 2013-2017羽绒服国家质量监督抽查状况
图1 不合格项目产品数占比情况
含绒量和绒子含量低于标称值,是羽绒服装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实测值低于标准底限值5%-10%。这种情况多是由于企业试图打“擦边球”,按标准下限要求进行采购,而忽略了羽绒在填充过程中的损耗以及实验室检测偏差。因此,羽绒采购应适当高于标准规定才会安全。
2、含绒量合格,但绒子含量不合格。出现这种问题多是由于对标准理解不全面造成的,标准不仅对含绒量进行了规定,也对绒子含量进行了限量要求;例如,标称含绒量90%,含绒量实测值最低为87%,同时绒子含量最低为81%。
3、个别产品低于标准值20%及以上,属于严重不合格。更有甚者在羽绒中混入过多的羽毛或陆禽毛(鸡毛)、化纤等其它杂物,以次充好,牟取利益。这类劣质产品价格低廉,保暖性差,还会引起皮肤瘙痒和呼吸道疾病。而对于杂质,“标准”是有明确规定的,杂质含量不能超过1%,如果杂质超过1%,将被判不合格。
此外,新的造假手段——“胶水绒”也应得到关注。“胶水绒”是在水洗和烘干过程中,使用化学药剂(增绒剂),把粉碎的绒丝羽丝粘在正常羽绒上,其本质是用绒丝和羽丝冒充羽绒来售卖,是一种欺骗行为。胶水绒刚制成时,按照现行标准检测,结果往往是合格的,但是使用或存放一段时间后,增溶剂失效,绒丝羽丝及粉尘杂质分解脱离,绒子含量和蓬松度会急剧下降,且钻绒几率增大。
测试“胶水绒”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开水浸泡、搅拌,如有很多羽丝和粉尘脱落,则存在胶水绒的风险,如图2所示;另外,检测机构可以使用高倍显微镜,通过查看羽绒形态进行辨别,如图3所示。
二、充绒量不够
充绒量是考核羽绒服装中羽绒填充物重量的指标。相同品质羽绒,充绒量越多,保暖性越好。“标准”规定,充绒量的允许偏差为-5.0%。充绒量不合格,会降低羽绒服的保暖性,影响消费者的使用感受。
需要注意,充绒量仅指羽绒填充物的重量,而非全部填充物总重量,非羽绒的其他填充物重量不包含在内,如图4所示。而且,自动充绒机在加工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损耗,正如2017年新颁布的《化纤制女式羽绒大衣》单耗标准中所规定的,填充用羽绒羽毛的工艺损耗率为4%。企业应按照各自的损耗率准确核算充绒量,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
图2 热水搅拌后的一般羽绒和胶水绒
图3 高倍显微镜下的一般羽绒和胶水绒
图4 羽绒及其他材料复合式填充示意图
三、防钻绒性不合格
当羽绒制品受到外界挤压或者摩擦,会有羽绒从缝线针眼或面料中溢出,形成钻绒现象。钻绒问题既影响产品外观,也影响消费者的穿着体验。
多数人认为钻绒问题只与面料有关,实不尽然,影响羽绒服装钻绒性能的还有羽绒原料及缝制工艺。
经研究发现,羽绒服钻出的多为根部细、尖、硬的绒丝、羽丝、毛片及陆禽毛,尤其是头颈毛,如图5所示。因此,控制绒丝羽丝含量,减少毛片及陆禽毛含量对改善钻绒问题会有帮助。
另外,由于钻绒多发生在缝线和针眼处,所以,改善缝制工艺,选择合适的机针和缝纫线,控制针头温度等都将有利于防钻绒性的提升。
图5 羽绒制品易钻出物质
四、清洁度过低
清洁度是羽绒检验中的一项重要卫生技术指标,反映了羽绒中残留的杂质、微尘及游离有机物的含量。“标准”规定,羽绒清洁度应大于或等于450mm。清洁度差的羽绒制品会使人产生过敏反应和呼吸道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羽毛本身的细小羽丝和粉末以及羽绒洗剂和特殊助剂的粉状灰尘均会影响清洁度的结果。
羽绒水洗是整个羽绒加工工艺中最为核心的环节,也是最能体现羽绒加工厂技术能力和专业性的部分。专业的加工厂通常会根据羽绒原料的质量,调整水温、清洗次数及助剂添加量,以达到最好的清洗效果。
另外,我们并不提倡在羽绒中添加大量化学助剂,因为羽绒的加工过程必需要经过120°C高温蒸汽烘干消毒30分钟以上,正规加工的羽绒是安全的,不需要再添加任何化学助剂。而过度添加化学助剂则会破坏羽绒天然的动物蛋白成分,缩短使用寿命,影响产品质量。
现阶段羽绒采购注意要点
随着价格因素和品质管控引起的羽绒原料采购方向的转变,“鸭绒含量”和“蓬松度”这两个项目将成为采购商重点关注的对象。
一、鸭毛绒含量
自去年下半年,鸭绒价格猛涨,已与鹅绒价格相差不大,而鹅绒以绒朵大、蓬松度高的优势成为今年羽绒服装采购的热点。选购鹅绒时需注意2个问题:
1、选购成熟的鹅绒。因为饲养周期短的鹅,尤其是仔鹅,羽绒还没有张开,舒适性和保暖性会打折扣;
2、限定“不可区分绒”的含量。因为“标准”规定,“将没有菱节的、无法区分的绒”一律归入“鹅毛绒”。而一些厂家会加入大量的不成熟鸭毛绒,按鹅毛绒计价,以此钻标准的空子,提升利润空间。不过,这个问题将会随着新版羽绒服装标准的修订而解决。新标准将直接采用GB/T17685-2016《羽绒羽毛》的相关内容,将“不可区分毛绒”按已鉴别的鹅鸭比例分摊,以纠正原有的不合理之处。
二、蓬松度
此前,“劣币驱逐良币”的柠檬效应给羽绒服装业带来阴霾,大多数品牌陷入价格战的泥潭不能自己,行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经过市场的洗礼和国家政策的引导,部分国内品牌也开始尝试推出高品质产品,走差异化发展路线。
THE NORTH FACE(北面)、COLUMBIA(哥伦比亚)和MONCLER(蒙克莱)等国际知名品牌用“蓬松度”进行品质管理及市场营销的成果经验,以及日本为引导行业向高品质发展以“蓬松度”制定品质等级标准的做法,引起了国内品牌对于“蓬松度”指标的高度关注。
蓬松度是衡量羽绒质量最重要的指标。相同绒子含量,同等重量的羽绒,蓬松度越高,说明可以固定更大体积的空气层来保温和隔热,羽绒的保暖性和舒适度越好,羽绒品质越高。
羽绒蓬松度与鹅鸭品种、生长周期、生长环境、饲养方式及加工工艺均有直接的关系。在业内,很多有经验的采购商,以0.1克绒的绒朵数量作为质量要求和采购标准。一般情况下,数量越少,说明绒朵越大、越丰满、越成熟,蓬松度越高。
TB/T CFDIA-001《羽绒分级标准》,在GB/T 17685-2016《羽绒羽毛》规定的合格指标基础上,依据蓬松度将羽绒划分为“A”-“AAAAA”五个等级,AAAAA相当于美国标准的800+in³/30g,日本标准的440+cm³/g,是中国羽绒行业最高的品质评价标准。
以上为羽绒填充物质量问题的分析和采购要点。除本文涉及的检测项目外,羽绒原料的耗氧量、残脂率和气味也是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这些检测项目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只有所有检测项目都合格,才表示这批羽绒的质量是有保证的。
另外,羽绒服装面铺料及附件的质量也同样值得关注,尤其是纤维含量、色牢度、甲醛、重金属等理化性能和安全性能,对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和安全保障至关重要。各企业应时刻关注行业资讯,了解标准动态,把握标准要求,练好内功,严控质量,切忌打着“擦边球”,在标准上下搏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