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发热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

2018-10-18李换青王丽娟王惠萍王月霞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9期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体温

李换青,王丽娟,王惠萍,王月霞

(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先天性心脏病是常见的小儿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因心脏血管发育异常引发心血管畸形导致[1]。笔者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患儿发热原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郑州儿童医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行介入封堵术患儿259例为观察对象,男136例,女123例;年龄2~9岁,平均(4.23±0.32)岁;体重7~46 kg,平均(25.32±3.32)kg;先天性心脏病类别:室间隔缺损121例,动脉导管未闭84例,房间隔缺损54例。

1.2 纳入标准 所有入选患儿均满足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标准,且家属自愿签署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慢性炎症疾病患儿、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患儿、肝肾功能不全患儿。

2 护理方法

患儿入院后予以心电常规监护,全身麻醉,年龄较大患儿实施局部麻醉。通过Amplatzer法进行PDA封堵术、VSD封堵术和ASD封堵术。术后予以青霉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036)10万U/k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治疗3~5 d,避免发生感染。介入封堵术后出现发热的患儿静脉注射地塞米松(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1038)0.2 mg/kg,每日1次,持续1~3 d。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观察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患儿发热情况,以及发热与手术情况的关系。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介入封堵术后发热情况 本组患儿入院时血常规和体温检测均无异常,临床体征与感染症状均不明显,介入封堵术后发热患儿38例,体温为37.2~39.0℃,持续时间为1~3 d。≥15 kg组患儿发热情况与<15 kg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先天性心脏病类别与介入封堵术后发热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体重与入封堵术后发热情况具有相关性,体重越低,患儿发热概率越高。

表1 两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介入封堵术后发热情况比较[例(%)]

(2)介入封堵术后发热与手术情况的关系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发热组与未发热组在麻醉方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越长及全麻患儿,具有较高的发热发生率,但采取药物降温或者物理降温之后发热可自行消退。

表2 两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介入封堵术后发热与手术情况比较[例(%)]

4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因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是先天性心脏病微创治疗的关键手段。但患儿实施介入封堵术后极易引发呕吐、发热等不良反应,对患儿术后恢复造成影响[2]。因此医护人员依据患儿性别、年龄及特点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尤其对年龄较小的患儿开展特殊的重点护理,对术后恢复意义重大[3]。术后密切观察患儿发热现象,采取预见性护理方式护理全麻患儿,可避免术后出现发热反应,如给予患儿一定的保暖干预,利用保暖箱维持较小年龄患儿体温,避免术后发生感染及脱水;及时补充体液,保持患儿电解质平衡。若患儿出现发热现象,则以体温每升高1℃补充10%体液的方式避免发热脱水现象。对哭闹的患儿给予心理干预,避免影响术后恢复,给予紧张、害怕的患儿抚摸和安慰[3]。

本研究结果显示,先天性心脏病行介入封堵术患儿术后发生发热现象极有可能与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麻醉方式等因素有关,同时患儿体重越小,越容易发热,应依据合理科学的护理措施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先天性心脏病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Smog in Los Angeles
说说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