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小萌芽,到产业支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扫描
2018-10-18神舟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新鲜事物”,孕育于航天技术,成长于事业发展。研究院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起步于改革开放时期。在圆满完成当时宇航任务的同时,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引导,研究院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从最初的研究室民品项目开发,到设立民品公司专业经营,再到被确立为研究院两大主业之一,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从当时的萌芽,成长为现在研究院发展的支柱之一,产业方向和发展格局日益清晰,产业经济规模和实力大幅提升,逐步走上了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1978—1993年:发挥航天技术优势民用产品走向市场
自1978年8月邓小平同志提出“军工部门要以民养军,军民结合”以来,研究院加快了“军民结合”步伐。遵照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以民养军”的战略发展方针,研究院民品开发经过前期“找米下锅”、了解市场的“上马”阶段后,于1981年起正式列入工作计划,成为研究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创了研究院军民结合发展新局面。
在经过民品第一个五年发展之后,院、所厂逐渐形成一批以本单位技术为依托的骨干项目,全院民品产值由1981年的388万元上升到1985年的3256万元,实现了第一次数量级的增长。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研究院继续深入发展民品,通过大力发展“拳头”和“支柱”产品、走横向联合的道路、发展外向型经济,使民品开发逐步步入良性循环,取得了较大进展。1991年,研究院把卫星应用列为民品的主要发展方向,并提出以卫星通信为突破口,全方位开拓市场发展思路,重点开展了通信甚小口径终端VSAT网工程的技术和市场开发。
到1993年,研究院已拥有一批在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对本单位民品起到支柱作用的高新技术拳头产品。包括工业控制计算机及其应用类产品、民用航天及其地面设备等产品。
研究院民品经过最初十年的市场初探,取得了持续的经济增长。1991年,研究院民品产值首次突破1亿元;在1981—1993年的13年中,研究院民品产值占全院工业(科研)总产值的34%,民品利润总额占全院利润(收益)总额的45%。
1993—2003年:深化民品管理改革促进民品规模化发展
在党和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号召下,1993年,航天系统开始军民品分线管理改革,这一举措有力促进了研究院民品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1993年,研究院工作会报告中提出“发展航天,搞活民品,发展第三产业”的思想,开始积极稳妥推进以军民品分线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改革。1999年1月,研究院成立了民品总公司和院三产总公司;从2000年开始,随着研究院本级实体化改革进入实施阶段,军民品分线管理改革工作逐渐融入到其中,相关所厂民品、三产剥离重组后在研究院层面集中整合,民品、三产公司逐步转向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造。
1993—2003年,研究院发挥全院军品技术、人才和其他资源优势,用于民品开发,在开发支柱产品和创造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研究院总结以往经验教训,以重点发展体现各单位专业技术优势、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效益好的项目作为民用产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十年间,大部分民品优势项目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同时积极开发形成了一批新的优势项目,打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院民品年销售收入翻了一番,发展后劲增强。其间,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工业控制机、车辆红外热轴探测系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X射线医用电视设备、卫星通信天线、微波部件、北斗一号卫星用户机,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软质防弹衣等产品成为当时受市场热捧的明星产品。
▲ 装载卫星导航终端的拖拉机
▲ 卫星地面设备-遥感卫星机动接收处理站
随着国家空间事业的发展,宇航型号任务从试验阶段进入应用阶段。研究院发挥星地一体化优势,加快卫星应用领域(包括卫星地面站配套工程、VSAT卫星通信网、导航定位应用系统以及相关产品)发展步伐。
随着航天事业和研究院的壮大发展,民品发展也调整确立了新思路。2003年年初,研究院提出“一个主体、三个支柱、一个延伸”的产业发展方略,掀起了把民品做强做大的新高潮。其中的“一个延伸”,就是重点发挥全院星地一体化优势,延伸发展航天技术应用的相关工程、产品以及产业,这是首次把发展民品(一个延伸)确定为研究院的主业之一。民品发展新思路的确立和措施的提出,使军民结合的方针和发展民品的战略地位进一步落到实处。
2004—2007年:民用产业战略地位升级 发展步入快车道
▲ 高效集成冷冻站
研究院在2004年院财经工作会上,正式将民用产业上升到了战略层面,成为支撑研究院发展的两大主营业务之一。“民品”的概念渐渐远去,“民用产业”重装登场。2004年,研究院民用产业经营管理职能由原研究院民品总公司调整至院经营发展部。2007年,研究院对民用产业工作机制进行了重要调整,组建了民用产业部(后更名为经营投资与产业发展部)。
2004—2006年,研究院民用产业的业务构架和工作内容大为扩展。卫星应用、工业控制与系统集成、空间生物、新材料与节能环保、实业经营确定为五个重点产业,成为牵引研究院民用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
几年间,研究院民用产业实现了总收入的快速增长。2006—2008年,三年合计收入接近“十五”期间合计收入的2.3倍;2005年,研究院民用产业总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2007年,研究院民用产业收入突破20亿元。
进入“十一五”,研究院确定了民用产业“一一一五”的经营发展格局,即:一家投资控股公司、一家上市公司、各所厂原则上保留一家公司、五个重点产业领域。研究院民用产业驶入快速发展阶段。
为构建产业发展格局,研究院对实体(公司)股份制改造以及资本运作进行了探索尝试。通过股权调整与资产置换,实现了对上市公司中国天地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2006年,经过股权分置改革与内部调整,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卫星”)诞生;2007年,中国卫星成功实现研究院控股后的首次融资,共融得资金12.07亿元。通过这次融资,将研究院的卫星应用资源重组进中国卫星,重新部署卫星应用产业的发展格局,加快了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步伐。随后,北京康拓科技有限公司红外事业部改制、北京科强科技有限公司股份制改造相继完成,公司股份制改造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同时,航天神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改制工作正式启动。
▲ 智能一体化撬装式净水系统
▲ 智能制造生产线
民用产业发展以蓬勃之势成为推动研究院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动力。
2008—2018年:明确战略发展思路科学规划产业格局
从2008年开始,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成为航天领域新的产业支撑之一,研究院也由发展民用产业,转向发展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并正式将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确立为院两大主业之一。10年间,研究院在战略管理、资源配置、结构调整、市场开拓、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使得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组织架构更加清晰,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强,逐步走上了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经济规模从2008年的30.6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156亿元,占全院收入的1/3,成为我院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经济规模不断攀升。2008年7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召开第四次工作会,发布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的战略决定,产业结构调整为宇航系统、导弹武器系统、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航天服务业“四大主业”。同年,研究院正式将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确立为院两大主业之一。2014年,全院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年收入突破100亿元,实现了产业发展又一个数量级的攀升。
主业发展方向更加明晰。在发展过程中,研究院坚持主业归核聚焦,从多个业务领域逐步聚焦为卫星应用、智能装备、空间生物、节能环保重点领域,发展方向更加清晰,形成了以院级公司为产业化和资本运作平台、所厂以技术优势组建专业公司,互相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产业发展模式日益成熟。产业发展需要资金支持,研究院通过产业与资本融合,有效撬动了产业发展。据统计,研究院累计实现股权投资46亿元,其中外部投资24亿元;2013年,中国卫星完成二次融资,共获得14亿元发展资金,重点支持卫星应用核心产品研制和系统集成能力提升,以及小卫星和微小卫星制造。2015年5月,康拓红外在创业板的首发上市,打造了研究院第二家上市公司平台,为研究院利用资本市场布局智能装备领域奠定了基础。2014年,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并购兰州真空设备厂,实现了研究所与产业化平台的有效衔接。
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为加强市场开拓,研究院通过全院范围内的有效联动,建立了市场队伍,初步建成了以研究院战略合作为牵引,所厂、公司为支撑的整体市场体系。经过全院共同努力,目前与地方政府、行业用户和国际用户等70余个用户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产品开发实力倍增。在多年的产业发展进程中,研究院一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宇航优势技术转化,加大研发投入,设立产业孵化资金,并多渠道争取外部资金支持,打造了卫星地面应用系统、铁路车辆安全运行检测系统、辅酶Q10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核心产品。
几十年间,研究院通过探索发展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构建起产业发展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未来,伴随着航天强国建设的伟大进程,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必将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
▲ 全向智能移动装备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