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界创客陈泽民:追梦路上的家国情怀和工匠精神

2018-10-18

决策探索 2018年19期
关键词:发电

中国不乏成功的企业家,但有民族精神的企业家他算一位;中国不乏再次创业的企业家,但年愈七旬再次跨界创业缔造行业奇迹的创客,他是第一位。他,是第一颗速冻汤圆的发明者、中国速冻食品的开创者,曾以一颗汤圆造就一个商业帝国。如今步入古稀之年,想的不是颐养天年,享受天伦,而是玩起了“跨界”,当起了“创客”。他胸怀家国天下,不忘初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历经努力,最终取得地热发电“中国制造”新突破,体现了大国的工匠精神——他就是三全集团创始人、郑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泽民。

采访陈泽民是在一个秋日的午后,阳光正暖,风景正好。如约叩开其办公室的门,尽管之前有幸得见,但当精神矍铄、目光炯然的陈泽民从其偌大的办公室信步迎来,步履轻盈,神态自若,记者还是惊叹于他强大的气场和他手掌传来的温暖、力道。

感知一个智者,从他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开始。作为一位功成名就的实业家,他没有居高的姿态,为人谦和、随意。交谈中,他时而笑意迎面、金句频现,时而双眉紧锁、神情忧思。都说商场如战场,对陈泽民而言,所有的风云变幻、波谲云诡都不抵他的家国情怀、初心不改。若言人生如梦,对陈泽民而言,过往的峥嵘岁月、传奇人生都是在圆梦,圆一个个人梦、中国梦。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再创业

陈泽民创造了多个商界传奇,多年引领行业,做得风生水起。1992年组建三全食品厂,2004企业销售额达14亿元,位列中国私营企业纳税百强第6位;2008年公司成功上市,上市首日最终收盘54.37元,较发行价上涨了151.83%;2013年荣登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以62.2亿元的财富成为“河南首富”;2016年再次创业,开拓地热发电新领域;2018年1月12日,全国首个集装箱式地热发电站在云南瑞丽获重大突破,创造了中国地热发电产业新的里程碑!

陈泽民一路披荆斩棘,破浪前行。50岁辞职创业,60多岁把企业做成行业第一,临近70岁只当董事。在许多人看来,这就是一部创业传奇史。作为领航者,他成功地把三全集团这艘巨舰带入了规范化运行的轨道,并大胆将其交给了年轻的团队运营,实现了权力的交接,也完成了时代赋予他的使命。而他,则转身投入了地热发电这个全新的领域。

陈泽民说,这是他的一个梦想。“我从小就是科技爱好者,喜欢搞小实验发明,对潮汐发电、风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模式都进行过思考和实践,而且做了很多相关的学习和研究考察。”陈泽民说,“前几年雾霾锁城,百米不见人,困扰人们的生活,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从那时起,我就开始琢磨和研究,怎么才能解决雾霾的问题呢?能源结构不合理是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占比仍达62.3%,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为13.3%,使用煤炭发电和冬季供暖加重了雾霾的产生。所以,我就从开发清洁能源着手。”

2013年国家能源局等四部委联合出台《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促进产业升级,增强地热能的市场竞争力和在城市用能中的比重。2014年5月,国土资源部环境司副司长陈小宁在中国科技创新引领地热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表示,政策倡导、科技创新是推动地热行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地热在节能减排、缓解资源压力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国家文件的出台和相关部门对地热的关注,更坚定了陈泽民研究地热发电的信心。

为了实现地热发电梦,随后的时间里,陈泽民的足迹踏遍了世界各地,他先后到24个国家考察地热发电。考察中,他了解到,地热是最好的能源,而且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就因为地热太多了,才有火山爆发,才有不断的地震,那么我们把多余的地热能源变成电能,不仅可以代替煤使用,还环保安全,可再生。国外很多国家都在搞地热发电,而我国除了1977年建成并沿用至今的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之外,40年来国内地热发电电站乏善可陈,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究其原因是地热发电成本高,战线长,技术落后,且没有推广、普及和发展,这制约着中国地热发电的进程。

由于地热投资风险大、投资时间长,要10年左右才能建好,而且技术壁垒无法突破,所以中国的很多企业不敢涉入其中。而陈泽民敢想敢做,勇于尝试,敢冒风险,甘做中国地热发电第一个吃螃蟹者。陈泽民凭着对市场的了解和对地热发电行业的深刻把握,做出大胆而有前瞻性的决定,于2016年3月成立郑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74岁的年龄再次创业,关注地热发电。陈泽民说,三全集团是个良性运转的上市公司,而他研究地热,既是个人兴趣爱好,也是科学探索,成功与否也不确定,所以他就用自己的积蓄成立公司搞研究,目的是寻找更清洁的能源,改善生存的环境,造福民生。

2016年5月2日,中国乃至世界第一眼干热岩超深探采井——ZZSQ-01井在郑州三全集团院内开钻,国内外众多专家到现场参观,世界各国的媒体争相报道了这个新闻,一时引起轰动。这意味着我国干热岩勘探、开发工作,已经由理论研究层面上升到实践、探索阶段,意义重大、深远。“我钻这口地热井,就是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果在郑州这块中原大地上都能用上地热资源,那地热在各地就有推广的价值。”陈泽民在开钻典礼上如是说。

后来,无意中发现云南的地质条件和地热资源比郑州优越,陈泽民果断决定转战云南,把队伍带到了云南德宏州瑞丽市和另外一个地方同时开钻、做实验,从立项、选址、打井、完井到安装设备,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短短半年多的时间,电就出来了。

在此期间,他总结国外经验,成功的模式、失败的教训,学习借鉴,兼容并取,带领公司团队积极进行资源整合。针对地热发电的诸多难题,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模式。把国外大厂房、大设备、大管道,占地面积广,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的模式,升级成了“短平快”模式,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种模式的投资成本只是国外的二分之一。把整个地热发电厂所有的设备、功能,压缩、集中到一个地热发电集装箱里面,形成了集约化、模块化、小型化、智能化的新模式,实现了技术创新。

专家们评价,地美特瑞丽发电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创新和突破,瑞丽项目的成功,足以证明该模式发电效率非常高,且能快速地将地热能转化成电能,这种分布式能源模式具有非常良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赢得国内外的一致赞誉,开创了中国地热发电新能源领域的新局面。

二次创业期间,陈泽民的活力和干劲迸发,精力宛如年轻人,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走访,不辞劳苦,全心投入,与员工吃住都在工地,员工们从心底里敬佩这位拼劲十足的可亲的“老头儿”。而为梦想奋斗的过程,陈泽民是快乐而充满激情的。“当我看到热腾腾的蒸汽从井里冒出来,激动得晚上睡不着觉;我有时半夜收到一些地热公司要合作的邮件,我都高兴地会把老伴唤醒一起分享。”陈泽民神采奕奕地分享创业的喜悦。

他不仅与国内外专家学者交流,还与同行企业一起研究实验,带领技术团队克难攻坚,那种创业的激情与他多年前创建三全公司时一般无二。关于郑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名称,他说:“地美特一词,在希腊神话中,她是大地之神,地神是一个美女,我想让这个美女为人类造福。”

在美国考察地热地貌

考察意大利地热发电站

考察新西兰地热发电站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7月5号,地美特瑞丽地热发电项目成功发电,陈泽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地热发电梦,此时的他深感欣慰,他说自己的两个梦想都实现了,这一路的付出和辛劳都值得。

地热发电,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和前景

“目前,世界上一些地方如印度尼西亚、巴利岛、夏威夷等,仍不断有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所以,我们应把地球多余的能量进行有效释放,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当前国外很多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地热发电,甚至一些国家为此放弃了核发电。发展地热发电,开发清洁能源,这是大势所趋。”陈泽民这样分析当前的能源发展形势。

地热发电,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和前景。陈泽民说,比如西藏的羊八井地热发电站,虽是小型的发电站,但建站40年来仍在稳定地发电,说明地热发电持续、稳定、安全。而经过技术创新的地美特地热发电的特点是短平快,可以进行分布性发电,可小可大,机动灵活,不受季节和外界的影响,该模式特别适合一些边远落后缺电的农村,在当地打个地热井进行地热发电,就可以解决供电和取暖问题,是进行精准扶贫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地热发电模式还是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很好的抓手。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些地方比较落后和缺电,他们没有实力搞大的发电站,利用这种短快平的地热发电模式,既可以解决用电问题,消除环境污染,也可促进经济发展。陈泽民说,印度尼西亚大使曾多次联系他,因印度尼西亚是火山之国、千岛之国,很多岛上没有电,且不便于走海底电缆,所以他们邀请把地热发电技术运用到岛上,解决当地居民的用电问题。还有美国、新西兰、德国等国也发出了邀请。

另外,每个地热发电站都是一个地震局的地震监测点。只要地热井的温度突然升高,有所异常,就会提前报警,反映敏捷,哪怕只要提前10分钟,就可以挽救很多人的性命,减少危害。

中科院院士汪集旸认为,地热新能源是建设节能减排绿色城市的有益探索。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认为,地热稳定高效、清洁可再生,与季节性强的水能、风能和太阳能相比,地热能是更值得开发推广的新能源,未来地热能在新能源住宅、生态城市建设等方面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云南的地热发电模式已经成为中国地热发电新能源开发的样板,中石油、中石化、中科大及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和美国、法国、新西兰、德国等国外机构纷纷前往参观考察和学习,陈泽民和他的地美特地热发电技术创造了全球地热发电新能源领域的又一个奇迹!

追梦路上,秉持家国情怀和工匠精神

作为老一辈的实业家,陈泽民的成功大家有目共睹。而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成功与其敢想敢做、果断睿智的风格是分不开的,更离不开他执着守望、精益求精的家国情怀和工匠精神。

在三全集团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我们从中可以一窥陈泽民诚信务实的作风。

有一次,在生产过程中,一位工人在车间不小心打破了一扇门上的玻璃,陈泽民为了避免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立即下令废掉了那一整批货。

“食品生产企业是第一责任人,也是第一消费者。自己要第一个吃,然后才能让消费者去消费。”陈泽民坚定地说,“所以三全集团走到今天,不管管理层怎么变化,创新和诚信的企业文化永远不变。”正是他的这种守望和诚信,才给三全集团带来了好运,在他60多岁时把企业做成了行业第一。他说,食品行业是一个良心行业,要想把企业做成百年老店,就要有执着守望的情怀。

关于企业家精神,陈泽民说,我们不仅要有严谨务实的作风,还要解放思想、敢想敢干,勇于打破常规,开拓创新,要相信事在人为。云南地热发电的成功,说明了地热发电并不是高不可攀,外国人可以做到的,我们中国人通过学习也可以做到,甚至经过创新比他们的技术还要先进。这正契合了我国的“双创”活动。李克强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就是要充分激发亿万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从而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

2017年7月5日,云南省德宏州地美特瑞丽项目成功发电

目前,我国的地热发电技术在世界上比较落后,在24个国家中我国排名第18位,开展地热发电投资大、战线长、风险高,所以涉入的企业比较少。“任何一个行业,要做到颠覆性的创新,不会轻轻松松就能成功,所以,要有长期规划和战略眼光。很多问题并非那么复杂,只要您深入进去,潜心钻研,就会有所收获,要发扬工匠精神。即使失败了,也不要紧,失败的教训会为以后的成功打下基础。我们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要允许有人失败,宽容失败,这样大家才能积极地尝试、去创造。”说这话时,陈泽民的目光里跳跃着火苗,“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很多先进技术我们只是使用者,不是发明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掌握核心技术,并指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而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只有自力更生。这些话在今天看来,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

采访最后,陈泽民表示,他会把地热发电技术毫不保留地奉献给社会,他鼓励大家要敢想敢干、实业兴邦,如果国内的企业有意涉入,他会把技术倾情传授,但不能随便对国外公开,因为这是我们中国的核心技术,是“中国制造”。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大家齐心协力把这个新型的产业发扬光大,让我们中国后来居上,让地热发电像地铁一样成为中国的另一张名片。

光而不耀,静水流深。作为德高望重的实业家,陈泽民用实际行动和朴实的言语诠释着家国情怀和工匠精神。

猜你喜欢

发电
“发电”
柠檬亦能发电?
摇晃发电小圆球
光伏发电 助力扶贫
摩擦发电
基于Simulink的光伏发电阵列的故障诊断与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