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丝语录
2018-10-18
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提到“崇德尚艺”,“德”“艺”作为重要的美育精神,在当下社会有突出的、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美育不仅是要懂得艺术,还要让人们的心灵美起来,这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情。
——近日,中央美院8位老教授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达了老一辈艺术工作者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决心,习近平总书记随即给8位老教授回信,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出了殷切期望。8位老教授之一的詹建俊先生在座谈会上这样表示。
在全球化进程中,文明如何延续,人类如何共处,已经成为最大的挑战。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将促进人类社会走上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和谐之路。包容的文明会越来越强大,为此,我们要培养包容和谐的未来公民,这可以称之为“丝路公民”。
——近日,第二届太和文明论坛在北京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演讲中这样表示。
眼下的许多问题都出在利益当先、功利主义的根子上,比如,在科研管理上眼光不够长远,唯应用论价值;对人才的评价上,不以科研人员的水平和成果为准则;科学家在个人选择上也是利益为先,人才流动唯利是图。这种功利主义的局面一天不改变,我们离科学精神就会越来越远。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周忠和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我不是一个对现实利益很关心的人。“君子忧道不忧贫”,所以我从来不为自己的得失利害而烦恼。我有我的理想,有我的坚守,我觉得这样我就活得内心很平安,也很快乐。
——近日,95岁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接受媒体采访,谈及自己向南开大学捐赠全部财产的事情,叶嘉莹先生这样坦言。
要试着把自己的未来与社会结合在一起,因为只有这样才会给自己更大的空间去探索。这个社会可大可小,可能是一个群体,也可能只是自己的小家庭。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慢慢学会承担超出自己的责任。
——近日,中国篮协主席、38岁的姚明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在毕业典礼上,作为毕业生代表的他这样寄语台下的同学们。
做大学问必须有激荡性情的种子,才能够看得远、才能够持久,不怕失败!
——不久前,美国哈佛大学数学与物理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丘成桐来到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做演讲,他这样分享自己做学问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