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感,让孩子燃起来
2018-10-18倪亚丽
☺倪亚丽
1
去年,电影《战狼2》大火,每一个去电影院观影的人都大呼“燃爆了”。
影片究竟燃在哪?有人说,燃在吴京精彩的打斗场面上;有人说,燃在巍巍中华的大国雄风上;有人说,燃在影片中一句句经典台词上;还有人说,燃在冷锋和退伍军人老何构建出的钢铁军魂上——脱下军装,职责还在!
正如影片中所说,军人之所以被人尊敬,不是因为军人两个字,而是因为他们所承担的责任。我想,这部影片之所以让观众感觉燃爆了,最根本的,是燃在“责任”二字上。
祖国千里接侨,是泱泱中国肩负起对人民的责任;冷锋孤身救援,是热血男儿肩负起作为军人的责任。正是这份对责任的坚守,让我们血脉偾张。
责任心是做一个优秀的人所必需的。但责任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下萌发,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逐渐形成的。
2
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回忆录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里根上小学时,一次课间玩耍,不小心把老师办公室窗户的玻璃打碎了,老师叫来里根的父亲要求赔偿。回到家,里根的父亲把儿子叫到跟前说道:“你打碎了玻璃,应该负责把玻璃安装好。”里根回答:“我没钱买玻璃。”父亲说:“我可以借给你,但是必须在短期内把钱还给我。”
只有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将会产生什么后果,他才会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里根说,他很感激儿时的这段经历,父亲教会了他敢于负责任,使他具备了当总统一项必不可少的素质。
我曾经去过位于山东济宁的一个德国天主教堂。教堂建筑虽然已经超过百年,却依然完好无损。
2014年的时候,这个教会收到了德国一家建筑设计院的公函。公函中说,教堂是一百年前设计的,使用年限是一百年,从今年开始,他们将不再跟踪教堂的建筑安全状况,如果教堂继续使用,他们将不再承担相关安全责任。公函还用很长的篇幅,详细介绍了当年设计教堂时的很多细节,告诫他们应当注意的安全事项,又详细推荐了一些如果遇到安全问题需要修缮的改造方案。
这份公函让很多人为之动容。一百年,当初设计这座教堂的人也许早已不在了,可是“德国制造”的责任却承袭了下来,他们不曾忘记那个远在中国内地小城郊区的教堂,不曾忘记自身背负着的百年建筑安全的责任。
其实,产品竞争力乃至国家竞争力的背后,还有一种看不见的竞争力——责任竞争力。
3
表姐前些年远嫁德国,去年带着3岁的女儿回国探亲。其间发生了一件事,让我们感受颇深。
一次吃饭,小姑娘不小心把自己的橙汁打翻了,她立刻离开桌子去拿纸巾,等她拿完纸巾回来,橙汁已被姥姥收拾妥当了。小姑娘很不高兴,说:“这是我的责任!”在场所有人都十分惊讶,竟然从一个3岁小姑娘的嘴里听到了责任二字。
表姐告诉我们,“德国制造”的第一道工序是在幼儿园里完成的,德国孩子从小就被刻意培养责任意识。他们把责任变成一种习惯,一种本能的反应。德国最深层的文化底蕴,就是孩子从小形成的责任意识。
纵观我们现在很多父母,一味地让孩子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却疏于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他们大包大揽替孩子打理好一切,把原本属于孩子的责任,向内揽到自己身上,向外推到别人身上。孩子绊倒了,是凳子的错;孩子迟到了,是妈妈没有及时叫醒;孩子丢三落四,是大人没有帮他收拾好;孩子在外面惹祸了,黑锅由父母背,责任由父母担。
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的责任感会一点一点消失殆尽。西方—位儿童心理学家曾说:“我不能理解父母们为什么要教育他们的孩子推卸责任。一个不懂得承担责任的人是不会有任何出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