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新常态下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和途径

2018-10-17燕军栾忠恒王宁初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18期
关键词:绿色经济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

燕军 栾忠恒 王宁初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这对海南的生态文明建设会产生重大影响。面对新常态,海南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采取的一定策略去适应新常态和把握新常态。海南可以采取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构建完整制度体系、加强生态教育和国际合作四个方面策略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新常态;生态文明建设;策略;绿色经济

中图分类号:D619;X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18-0001-02

中国经济在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之后,迎来了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创新驱动新常态。它将“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而转变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这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重大的影响。海南作为一个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其生命线的具有特殊地理位置和发展模式的省份,面对新常态,其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和途径去适应新常态和把握新常态,将关系到海南岛前途和命运,也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战略。

一、以生态为导向推动海南绿色经济发展

绿色经济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保护和完善生态环境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协调社会、经济和环境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它是在探求解决有限的资源环境与无限的人类经济发展矛盾过程中提出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见》也明确提出:“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要实现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转向高效优质、生态良好模式,发展绿色经济是一条有效之路。绿色经济也必将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

海南四周环海,有着自己独特的热带自然资源,这是其他省份无法比拟的优势。海南在新常态中要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必然要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上发展绿色经济为其根本策略和路径。当然,海南的绿色经济也必须从自身出发,把生态热带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和生态海洋作为重点发展对象。首先,大力发展热带高效生态农业。四面环海,洁净的空气、水源和无污染的土壤,只要合理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发展热带生态农业海南有天然的优势。要积极发挥各级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把高新技术与农产品结合起来,增加科技含量,建设高附加值的热带高效生态农业,从而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双重效益推动农民生态观念和农民增收的转变;海南具有独具特色热带水果,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建立一种生态生产、生态加工和生态销售热带水果加工基地,实现农业发展的生态化。其次,推动海南传统工业积极地向生态工业转型。政府合理地安排和设计工业布局,按照“三不原则”即: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来推动工业发展。政府不仅要及时关闭不符合生态建设标准的小企业,而且大力建设一批低污染、低能耗、高科技的循环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实现科学的产业链,建立企业之间、园区之间、区域之间相互链接的生态工业体系。再次,充分利用海南独具特色的本土生态文化,让生态文化与旅游文化的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打造全天候全领域生态旅游目的地。紧紧抓住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机遇,充分发挥出海南的热带和海洋旅游资源,打造独特特色的旅游产品,从而做大做强旅游及相关产业。“这既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又是对生态环境优势的充分发挥,符合生态文明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同时本土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和灵魂。海南可以采取有力措施将具有民族风情的黎苗少数民族的文化娱乐活动、传统工艺制品与海南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形成独具海南特色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相融合的生态文化旅游。最后,深刻挖掘海洋产业的潜力,开发绿色、环保和高效海洋生态产业。海南虽然是陆地小省,却是海洋大省,拥有广阔而富饒的海洋资源。开发海洋产业将成为海南战略性的发展道路。而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其根本的海南,健康、绿色和环保是海南发展海洋产业的必然方向。把海洋渔业、海洋养殖业和海南生物制药等打造成典型的海洋生态产业,为海南的绿色经济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在新常态下,绿色经济的大力发展即符合海南的实际状况,又能促进海南发展实现质的飞跃。它将使海南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海南将成为真正的生态之岛、旅游之岛和文明之岛,成为新常态下我国发展转型的模范区。

二、构建完备的制度体系,夯实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

马克思认为:“生产是社会的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一定要发生经济关系,对这种经济关系做出的规范性安排就是制度。”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强力推进绿色经济,更需要建立完整的制度体系。今天中国出现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是与我国没有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密不可分的。《意见》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十八大报告也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我国已经认识到了完备的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保障作用。

在十几年的生态省和近年的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海南制定出了大量的生态制度,对海南的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我国进入新常态,海南的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由于独有的自然资源成为投资的热土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巨大压力,使现有的生态制度难以适应这一新的变化。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制定出更加完备和完善的制度体系,去适应新常态。首先,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度,为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扎紧铁篱笆。海南在制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中要做到与时俱进,加快完善河流、森林、土地和海洋等方面的保护和管理的法律制度,对造成各种生态环境损害的人和单位,要依法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从而在整个海南省形成一道坚固的法律铁篱笆。其次,实行绿色政绩考评制度。传统的政绩考核是以经济增长为标准的,而这种增长是没有把生态成本要素纳入到总成本当中去,导致一些政府官员在推动发展的时候只关注经济的增加,而不去考虑生态环境的破坏,促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而以生态为生命线的海南必须采取绿色政绩考评制度来克服这样的政绩考核,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纳入生态要素成本,对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货币化,从而实现对政府官员政绩的绿色考评。绿色政绩考评制度的确立将在政府官员中树立“资源有限,环境有价”的意识,使他们成为推动海南经济由粗放型增长模式向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集约型模式转变有力抓手,实现海南的科学发展;同时政绩考评标准和办法也会不断得到改革和完善。最后,完备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生态保护做出贡献地区的经济补偿。这些年海南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但各地区发展发展不平衡。追究其中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发展落后的中西部山区为了保护海南青山绿水,促进东部和沿海地区发展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从社会整体发展来说,这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海南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出完备的生态补偿制度,对这些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的地区加大经济补偿,使这些地区不因此而致贫,共同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

三、加强生态教育,培养全民生态意识

生态环境的好坏涉及到社会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这促使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人人都要参与进来。而人的思想意识引导着人们的行为活动。因此,在新常态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一个重要内容在于加强生态教育,培养全民生态意识。

海南经过十几年的生态省的建设,公民的生态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以及教育水平的落后导致海南公民的生态意识并没有从整体上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这促使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加强生态教育,培养全民生态意识。首先,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生态教育体系。教育作为培育人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全民生态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海南要在各级学校中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同时也要在社会各种职业教育和培训有效融入生态文明教育,让生态文明教育贯彻到全省公民从小到大,从学生到职业者,从学校的各方位和各领域。海南还要让全省各层次的公民通过通识知识层次的生态教育和深层次的理论性生态教育受到不同层次的教育。在教育中,让大家知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交往的、人的身体”,人类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从而使人们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意识,让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增强,促使每个公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其次,加强生态意识宣传,构筑多元化海南生态文化传播渠道。在今天信息化时代,生态环保的宣传在培育公民生态意识方面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介、会展活动和富有海南地方特色的文化节日活动,形成多种形式的生态文化宣传,让生态文化氛围萦绕全社会,增强海南生态文化的影响力,从而使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让维护和发展生态文明成为社会公众的责任和义务。最后,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倡导低碳生活。海南作为一个四周四海的岛屿,虽然生态环境总体良好,但自然资源却是有限的。绿色消费倡导适度消费,它以“消耗最小”的原则,以节俭为特征,以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一种消费行为。这种消费方式要求人们在生产和消费活动增加对生态环境的考虑,实现可持续消费,而不是过渡性挥霍,奢侈浪费。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绿色产品,少或者不使用具有环境污染的物品,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并让这些习惯去影响周围的人,形成低碳生活氛围,树立生态文明道德风尚。

四、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发展,使人类的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单独解决生态问题。生态领域是国际社会最可能,也是最需要紧密合作的领域。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同时又在大力进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海南,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生态建设经验,大胆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生态建设技术,从而把新活力注入到新常态下海南的生态文明建设中。

首先,在利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基础上,海南积极参与南海区域经济合作,实施南海综合开发战略。海南与南海周边的国家同属热带型经济,有许多相近之处如自然资源地理和气候条件等方面同;时经济上可以互补,加上良好的合作基础。于是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上,海南生态产业可以积极地吸引这些国家的资本和技术。比如,海南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与政策优势,加强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的战略合作,引进发展高效生态态农业以及环境保护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技术,积极创建生态农业示范园和环保特区,开展农业相互投资的合作新模式。其次,学习国外一切优秀的有益的成功经验。国际上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海南借鉴和学习的东西,如:澳大利亚对大堡礁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美国的黄石国家森林公园的管理、印尼的巴厘岛、泰国的普吉岛等的具有国际声誉的旅游胜地的运行管理。它们人性化的管理、对自然环境、野生动物的珍视和爱护,对民俗的尊重,对各种文化的包容等等生态文明建设都卓有成效,还使这些成效很好地转化为当地旅游业的收获。最后,大力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新常态下的海南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短时期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长时期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仅仅靠海南自身力量很难解决这么大的投入,可以通过大力引进的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人才,为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比较坚实的保障。海南应抓住经济特区和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历史机遇,适时制定利于外资、先进技术和人才引入的产业政策,实现本地区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引导外资、技术和人才向着利于本地区持续性发展的相关产业。

猜你喜欢

绿色经济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
绿色经济发展问题探析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