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扣目标凸显重点,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2018-10-17赵兴福

关键词:高尔基重点想象

赵兴福

语文教学要求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而教学重点必须依据准确清晰的目标确定,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的。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即(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品格、关键的能力)。聚焦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引用全国小语学会会长崔峦的话:1.人格雏形培养(爱国善良诚信礼仪)2.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 3.提高阅读素养(方法习惯) 4.自学、独立思考能力 5.文化积淀及审美鉴赏能力

终极目标——核心素养清楚了,教学目标明确了,就要紧扣目标设计环节,突出教学重点,有效训练。需要依据单元的重点和教材的重点、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确立每一节课知识重点,训练学生朗读、思维、想象、口语表达能力及素养,使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确实得到了全面的、扎实的培养和提高,把有效阅读教学落到实处。今天由于时间关系,重点谈谈一节课如何突出教学重点,学生真正得到干货、硬货,潜移默化得以素养提升。因为重点达成效果,就是目标的有力支撑,是素养培养的关键。

一、注重环节设计针对性,突出教学重点

如《元日》古诗教学,教师设置教学目标准确清晰: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结合画面及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这首诗的意境。教师环节设计简约有效:先是揭题,理解元日的含义;接着是初读古诗,理解关键字词意思;然后是品读诗句,想象古诗意境——抓住画面景象,想象表达;最后结合作者写作背景,挖掘人物情怀;环节简单明了,环环相扣,突出教学重难点,指向教学目标,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再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师定位一个目标就是会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初读课文后,引发学生进入文本,感知文本,让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训练学生语言实践,自己练习概括内容,然后再提供一个台阶——完成课文内容填空,其实,在引导学生言之有序,言有重点,接着,再指导叙事文章如何概括主要内容,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举一反三能力,这样,既达成学习目标,又学会一定的方法。

对于传统名篇《二泉映月》一文,对文本进行一一解读。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文章,教师潜入构思重点环节:一开始抓住一组景色的词语导入,然后进入情境下的人物心情的语段展开教学,他听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众说纷纭,情绪高涨。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去想象,表达,更多的是引发读者对于小人物命运和社会问题的思考,主体表达更为深重,进而进行感情地朗读。通过看插图,听音乐,动用学生的五官,让其进入描写的情境中,进一步了解《二泉映月》及其主人公的魅力,同时丰富了课堂容量,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课堂内外的延伸也使得学生始终兴致勃勃。

二、充分研读教材,抓住教學重点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教师充分研读教材,抓住教学重点,即开头儿子怎样种树的语段,因为这是表达儿子对父亲的爱,重点以朗读训练为主;最后一段父亲写给儿子一封信,是课文重点,也是文章主旨——表达父亲对儿子的爱,父子情深,以思维、语感、表达训练为主,教师在理解前面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逐步水到渠成,让学生理解最后一句话——”给永远比拿快乐”指导学生潜入文本会文,理解思维批注,相互交流,智慧碰撞,结合前面内容、身边事例,训练学生感悟文字内涵和情感,学生思维闸门打开,明白作者写这句话的含义,认识人世间的幸福与快乐在于奉献与付出的道理。

再如《赶海》一课,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这是一篇较长的记叙文,主要写孩子们是怎样有趣地赶海的。学生在自学生字后,教师紧抓住学生一开始提的问题——怎样赶海的?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勾画重点内容,交流讨论,汇报出相关的语段,然后紧紧围绕这几处展开自主学习、交流,从语言文字、情感、表情朗读、动作体验等多维度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就这么短短一句话,却提挈了全文所有的内容,它既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又能让学生领悟这种善于抓关键信息的阅读方法。

如《人类的老师》一文,一开始就抓住:自然界充当人类老师,课文举了哪些例子?直接进入,让学生自学,寻找有效信息,填写对应的表格,虽然文章较长,但重点地方提炼出来后,变得简练,其他内容一读就懂,可以忽略。

三、设计想象表达训练点,突破教学重点

儿童言语能力的提高靠的是反复的言语实践,言语表达能力也是语文核心素养中重要指标,更能体现阅读课堂的有效训练。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然后交流喜欢的原因。第四和第五自然段都是课文重点段落,但怎样让这段教学达成高效呢?我采用了更加开放式的任务,让学生自学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学生思维的广度就打开了,而老师只要在交流时稍作点拨,就有了一定的深度。

再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在理解“美好的东西”这个环节,教师设问:为了说明这个道理,高尔基在信中两次提到了“美好的东西”。你能说说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吗?其实,这个问题就是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知识阅历,个性体会,想象表达,也是在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当理解到最后一段,高尔基给儿子的一封信时,为了实现教学的情感价值观目标,教师积极启发孩子体会信中的父爱:如果你就是高尔基的儿子,你收到了父亲的信,你的心里会怎么想?引导学生充分地潜读文字,零距离与信的内容对话,揣摩文字的内涵和情感,去想象当时的高尔基儿子的心理活动,与主人公、作者形成情感共振,这些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重点环节,最终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表达能力,培养了乐于交际、做人品质的素养。

思考与共勉:语文究竟教什么?应该教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包括语文知识、方法与能力,深入到课,进行有效教学环节设计,突出重点,展开生本、生态教学过程,就会真正从语文本质、本真入手,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高尔基重点想象
快乐的想象
一生
存在感
扑在书上的高尔基
嗜书如命的高尔基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高尔基的苦难童年
单品推荐“抓住重点,改头换面”
所谓“重点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