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边州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2018-10-17赵国炎,张强

吉林农业 2018年20期
关键词:延边州少数民族对策

赵国炎,张强

摘要:本文从延边州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人口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入手,分析了该地区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延边州;少数民族;民俗旅游资源;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吉林省北华大学省级大创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11923109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20.001

1 延边州贫困地区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1.1 延边州贫困地区概况

延边州位于我国的东北边陲,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边境线768.5公里。延边州农业人口众多,但农业生产环境较差,造成农民收入较低,又因缺乏工业基础,地方经济发展缓慢。同时由于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运输成本较高,造成当地物价较高,进一步加剧了当地居民的贫困程度。

1.2 延边州贫困地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延边州生活着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等20多个民族,有着丰富的民族习俗,各式的民族风情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至今,这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完好,民族特色十分浓郁,与延边州的自然景色、边疆特色风光融为一体,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俗文化。

目前,延边州贫困地区民俗旅游业的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要开发了汪清县满天星中国朝鲜族文化风情博览城、安图县万宝镇红旗朝鲜族民俗文化村等民俗文化旅游景点。民俗旅游资源还未得到有效开发,现有的民俗旅游景点全部以朝鲜族民俗风情为依托,没有对其他民俗特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2 延边州贫困地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少科学规划

延边州贫困地区已建的民俗旅游景点在建设初期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科学的规划,在景点项目建设过程中没有经过精心设计、合理布局,也没有充分考虑后续资金状况,导致项目大兴土木、相互模仿、照抄照搬,大多数的民俗旅游景点粗制滥造、缺乏新意、缺少特色,也产生了部分烂尾项目。

2.2 专业人才短缺

一是缺乏管理人才对民俗旅游景区进行合理规划,需要对已经开发的民俗旅游景区进行科学规范管理;二是缺乏有民俗文化专业背景的导游人员对当地民俗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地讲解和有效的引导,致使大量游客慕名而来,却没有深刻理解当地民俗文化的内涵,更不能切身体验和融入当地民俗风情;三是本地的民俗文化艺术人才大量流失,由于当地经济基础落后,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又未得到有效发展,年青人为了更好地生存都到外地打工,导致民俗文化表演人才大量缺失。

2.3 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地处偏远落后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缺乏建设资金以及国家救助资金有限,导致延边州贫困地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不高,规模和品质受到严重制约。加上缺乏专业规划管理人才,项目规划管理不到位,以及没有对资金进行有效利用,导致民俗旅游项目未得到有效开发、形式单一、档次低下。

2.4 宣传不到位,营销手段落后

延边州具有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大多保留传承在比较偏远的乡村,旅游资源的宣传仍然以广告牌为主,个别地区通过电视广告进行宣传,没有充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进行宣传,同时由于缺乏宣传意识,宣传手段落后,外地游客对当地的民俗旅游资源了解很少。

2.5民俗旅游内容单一,民俗文化开发不足

在延边州贫困地区现有的民俗旅游产业项目中,民俗文化开发不足、开发层次不深是普遍问题,多数旅游行业的从业者对于民俗旅游的认识不足。民俗旅游多是当地农民在自家宅基地的基础上开发的“农家乐”,通常以朝鲜族特色饭菜为主,辅以当地群众表演民俗风情,是一种农家院辅助娱乐形式,缺少对民俗旅游的深度开发项目。

3 延边州贫困地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3.1统筹规划,合理开发

政府应整合民俗旅游资源,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集中开发当地民俗旅游资源。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前,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做到集中开发、整体规划,结合各地自身特点及实际情况,考虑与周边自然景观协调发展有利条件,本着“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制作”的原则,做到一地一特色,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资源浪费。

3.2聘请专业人才

延边州贫困地区应针对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管理水平滞后、技术人才流失的现象聘请专业人才。由于地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要想短期内引进大量外地人才較为困难,建议以引回本地区走出去的各方面人才为主。因为本地区走出去的人才更容易理解当地民俗文化的内涵,更能将自己所学习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与当地民俗特点相结合,更好地开发当地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3.3 招商引资,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延边州贫困地区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资金问题短期内难以单纯依靠当地财政资金予以解决,面临这种财政资金有限的问题,当地政府应积极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利用外部资金开发当地民俗旅游资源。

3.4 加大宣传力度,创新营销手段

应与全国大型旅行社、旅游集团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做好全国旅游市场开发工作,借助其丰富的市场经验及客户资源,输出延边州民俗文化产品,积极引导全国游客到延边州参加民俗旅游。

3.5 深度挖掘民俗文化,拓展民俗旅游产业

延边州应深度开发民俗文化产品,提升旅游从业者对于民俗文化的认识,在精心设计民俗文化表演的同时,使旅游观光者真正融入到民俗风情当中,切实体验民俗文化项目,提升旅游观光者的互动感受,也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l]魏亚利.张存昌.多彩延边[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

[2]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3]邓永进.薛群慧.赵伯乐.民俗风情旅游[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赵国炎,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通讯作者:张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猜你喜欢

延边州少数民族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奋进的交响 辉煌的乐章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共青团吉林省延边州委积极组织抗洪抢险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以延边州汪清林业局绿美家园小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