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朱德的高尚品格

2018-10-17赵俊凤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合格党员民族精神学习

赵俊凤

[摘要]朱德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毛泽东称赞他是“人民的光荣”。他身上所体现出的忠贞爱国、无畏革命、团结奋进、甘当公仆的高尚品格,都是对党章最好的诠释和实践,是每个党员最生动、最形象的学习教材。

[关键词]学习;合格党员;民族精神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朱德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朱德的高尚品格所树立起来的标杆,鼓舞和激励着人们前行。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弘扬朱德的高尚品格,就是要对党忠诚,坚定理想信念,做到信念坚定、政治坚定、党性坚定,重品行、重立德、重荣辱,实干求真、廉洁从政、以身作则,争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合格党员。

朱德是偉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在他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曾先后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中国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忠于党、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称他为“人民的光荣”。

一、学习“探求真理,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做一名忠贞爱国的共产党人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中华五千年有许多以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为己任的优秀儿女如金子般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朱德就是其中的一位。

(一)苦难磨砺,立志救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幼便经历了无数磨难的朱德,出生在四川仪陇的一个佃农家庭,当时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时刻,帝国主义的蛮横入侵,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地主官僚阶层的剥削压迫,使他强烈地感受到贫苦农民的苦难无助。1895年,他进入私塾,开始零星地接触到革新思想,初步认识到中华民族面临的危机,1906年,在顺庆府中学堂时,他受到张澜等人的影响,思想慢慢变得活跃起来,接受了“读书不忘救国”的进步思想,爱国主义情感开始萌发,在他心里渐渐地埋下了救国救民、反抗压迫的革命种子。在云南陆军讲武堂,他有机会接触到了《民报》等进步刊物,终于看清了清政府的专制腐败,决定加入同盟会,立志为推翻封建王朝、建立民主共和而奋斗,由此走上了一条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

(二)投冠弃爵,天涯寻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历经辛亥革命、讨袁战争、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已成为一代滇军名将的朱德,看到了帝制复辟、北洋政府的轮流坐庄、大小军阀的不断混战,山河依旧破碎,社会依旧动荡,人民依旧苦难,他陷入了一种怀疑与苦闷状态,一时找不到救国之门。1922年,马克思主义犹如一盏明灯,为困惑迷茫的朱德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他毅然决然地放弃高官厚禄,踏上了万里求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找到陈独秀,提出入党要求,但因“军阀”经历而被拒绝。9月,朱德决定走出国门,去欧洲寻求马克思主义,他苦求真理的精神感动了旅欧支部领导人周恩来,11月,朱德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革命道路,积极投身于阶级解放、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中去,从此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三)戎马倥偬,重拾山河。“虎略龙韬尽革新,半生戎马为人民”,无论顺境逆境,朱德都有着坚定的振兴中华的信念,勇往直前,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党和人民。在德国,他积极组织华侨声讨英帝国主义制造的“五卅惨案”。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为了民族大义和国家未来,1927年8月1日,朱德等人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并和陈毅举行了湘南暴动,发展壮大了革命军。随后,朱德带着这支队伍上了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革命队伍胜利会师,从此,中国革命的火种成燎原之势,最终映红神州大地。在中央苏区,他先后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指挥红军战胜了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四次大规模军事“围剿”。长征中,朱德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不顾个人安危与博古“左”倾军事冒险主义、张国焘分裂主义作坚决斗争。抗日战争中,他以捍卫民族独立、抗战必胜的决心,鼓舞和领导全国人民,终于打败了凶恶的日本侵略者,重拾旧山河。面对国民党挑起的内战,朱德雄韬伟略、胸有成竹,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蒋介石在中国大陆的统治。

(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十年勤培养,天堂逊人间”,这是朱德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心声。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不顾年高,依然保持革命本色,积极为国家建设工作。他经常出去视察调研,了解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走遍了祖国除台湾、西藏、宁夏以外的各省、市、自治区,为新中国建设尽心竭力。他提倡实事求是,探索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主张不照搬苏联经济模式,走一条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他说,“我们进行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人民的生活,增进人民的福利”,并提出发展多种经济和实行多种经营方式,把经济搞活,使国家和人民共同富裕起来。

纵观朱德的一生,是戎马生涯的一生,也是鞠躬尽瘁的一生,而驱使他献身革命事业的无穷力量,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热情。这种热情促使他在民族危急时刻,自觉承担起唤醒民众、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促使他把忧国忧民化作寻求真理,投身报国的革命之志。学习朱德,就是要学习他胸怀国家和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时刻心怀祖国与人民,以中华之兴盛为己任,做一名忠贞爱国的共产党人。

二、学习“不畏艰险,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做一名信仰坚定的共产党人

“信念如炬,九死未悔”,在革命战争时期,朱德虽九死一生,但仍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充满革命英雄主义豪情。他被誉为“红军之父”,又先后任八路军总司令、解放军总司令,从他之后中国人民军队不再设总司令一职,放眼世界军史也是绝无仅有,正是他的不畏艰险、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成就了其“总司令”的特殊地位和崇高威望。

(一)力挽狂澜,保存火种。“将军自有臂如铁,力挽狂澜万古雄”,朱德以坚定的信仰和力挽狂澜的非凡胆略,保存了革命火种。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率部队南下到达江西天心圩,仅存八百多人的队伍信心动摇,军心不稳,加之四面受敌,孤立无援。在这危急时刻,朱德挺身而出,沉着冷静地说:“我要坚持到底,同志们,我们这支队伍是革命的队伍,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今天的中国革命,好比1905年的俄国革命。俄国在l905年革命失败以后是黑暗的,但是黑暗是暂时的。1917年,俄国革命终于成功了。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中国也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暂时的。中国也会有个1917年的,只要保存信念和实力,革命就有办法!”大家从朱德这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中,真切地感受到了他那坚如磐石的革命信仰,仿佛看到了革命胜利的曙光。在朱德坚韧不拔的革命乐观精神的感染和领导下,部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正如陈毅所说:“朱总司令在最黑暗的日子里,在群众情绪低到零度,灰心丧气的时候,指出了光明的前途,增加群众的革命信念,这是总司令的伟大”。

(二)意志似钢,宁死不屈。“渴望和平舍生死,雄姿两度满楼兰”,朱德以对党无比忠诚和置生死于度外的非凡勇气,敢于同任何分裂势力作斗争。1935年8月,朱德、张国焘率领红军左路军到达阿坝后,张国焘公然违抗中央北上决定,在发给中央妄图迫使右路军调头南下的电报中,朱德拒绝签字。到卓木碉后,张国焘悍然组成以他为首的“临时中央”,公开分裂党分裂红军,并对朱德予以拉拢,朱德严正表示:“你不能另起炉灶,你那个‘中央不是中央”,有人要他反对毛泽东,他答道:“朱毛、朱毛,人家都以为朱毛是一个人,哪有朱反对毛的”,无论张国焘对他采取围攻谩骂、监视、撤销岗哨、撤离警卫等何种手段,还是威胁到他的生命,他总是临危不俱,不让步,不妥协,并斩钉截铁地对张国焘说:“你可以把我劈成两半,但你绝对割不斷我和毛泽东同志的关系”,他坚持只有一个党中央,那就是毛泽东等人领导的党中央,只有一条路线,那就是北上抗日的路线,毛泽东赞誉他是“意志坚似钢”。在如此恶劣的政治环境中,朱德始终坚定信仰,坚持原则,沉着应对,以非凡的勇气、无穷的力量与张国焘分裂行径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表现出了—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革命精神。

(三)伫马太行,外御其侮。“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这是朱德的豪迈诗句,从他身上展现出来的就是恪守信念的执着追求,是一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情怀。抗战爆发后,朱德胸怀“与日寇决一死战”的钢铁意志,跃马挥师,驰骋于抗日疆场。虽然面对各种威胁、特别是敌人的疯狂反扑,他都能冷静对待,保持一种必胜的信念。他以巍巍太行为依托,建立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以山西为主要阵地,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与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等一系列胜利,令日寇闻风丧胆。他的这种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外御其侮、坚忍不拔的民族革命英雄气概,激发了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民族向心力、民族凝聚力,鼓舞了全民抗日的信心,坚定了民族抗战的决心。

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中,朱德以其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斗志,上演了一幕幕气壮山河的动人活剧,谱写了一首首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正是这种对革命必胜的信念,让朱德在各种考验面前始终坚持理想、矢志不渝。正如习近平所说:“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不论风吹雨打,不怕千难万险,坚定不移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奋斗”。学习朱德,就是要学习他执着革命、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做一名党性坚强、信仰坚定的共产党人。

三、学习“平易谦逊,度量如海”的团结精神,做一名顾全大局的共产党人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朱德的一生是团结的一生,他和蔼平易、谦虚逊让、光明磊落,从不计较个人的安危与得失,总是顾全大局。

(一)度量如海,顾全大局。“全党团结紧,险峰敢登攀”,这首诗是朱德一生维护党内军内团结的真实写照。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他始终做到关心战士、热爱群众,和人民同心同德、同舟共济,维护党内军内的团结。长征中,一支有特殊任务的小部队中断了联系,在未确定这支部队是否过江时,听说拆掉了过江浮桥,他心急如焚,指示重新架桥,务必坚持到最后时刻。亲历此事的宋任穷回忆道:“此时此地,此事此举,可见胸怀全局的总司令虑事之精细,爱护官兵之心切,由此,也更增加了我对总司令的敬仰之情”。张国焘另立中央抗命南下,他更是忍辱负重,不计个人的安危得失,与张国焘分裂主义路线作斗争的同时,团结广大指战员,把南下的左路军引上了重新北上的道路,为长征的胜利,为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毛泽东说他是“度量大如海,临大节而不辱”。文化大革命中,他遭到林彪和“四人帮”的恶毒攻击和迫害,却泰然处之,安之若素,萧克后来评价道:“在党内生活不正常的情况下,他也作过检讨,只从自己主观上找原因,……他的度量之大,胸襟之宽,无不令人钦佩”。

(二)平易谦逊,统战团结。“统战成功同人悦,孤立敌人动不得”。对统战工作,朱德提出只有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中国革命方能取得胜利,他坚持独立自主的统战原则,既联合又斗争的统战策略,上下层并重的统战方式。1927年,他对在江西及南昌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同窗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培养和增强了南昌起义武装力量。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后,他又做范石生统战工作,把起义军余部编入范石生部队隐蔽起来,待机发展,对保存革命火种做出了卓越贡献。1934年,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不利的处境下,他运筹帷幄,与广东陈济棠建立了抗日反蒋军事统一战线,使红军顺利地通过了第一、二道封锁线。当红军长征经过藏区时,朱德提出“兵马未动,政策先行”,坚信党的民族政策可以化解民族隔阂,并亲自去看望格达活佛,鼓励活佛要多为贫苦藏民谋利益,积极支持红军工作,因而保护了一大批留下的红军伤病员。朱德常常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合千万人之心为一心,同仇敌忾”来鼓舞和激励全国军民抗日,以平易谦逊的作风,真诚待人的态度和光明磊落的品格,赢得友军和少数民族的信任和敬仰,使他们抛弃偏见,团结御辱,共赴国难。

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是每个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朱德是党历史上团结的楷模,他事事处处以党和人民事业、党和国家大局为重,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是非分明、敢于斗争,他从不居功自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①,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如今,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每个党员只是这宏大力量中的沧海一粟,个人渺小,团结才有力量,凝聚才能崛起。学习朱德,就是要学习他和蔼平易、度量如海的团结精神,识大体、顾大局,维护和巩固好党的团结统一,做一个服从组织、顾全大局的共产党人。

四、学习“节俭勤劳,艰苦朴素”的公仆精神,做一名廉洁奉公的共产党人

“微风轻拂醉心弦,兰兰花儿人人赞”,朱德一生酷爱兰花,他节俭勤劳、艰苦朴素的品德犹如兰花一样淡雅清香,深得人民的喜爱。

(一)艰苦朴素,同甘共苦。“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家翁”,这是爱国将领续范亭对朱德最中肯的评价。朱德出身贫寒,一生不忘广大劳动人民,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系在心上,坚持做人民公仆,始终保持普通劳动者的朴素本色。任何时候,他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从不讲特殊,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一样吃糙米野菜、穿粗布衣服,住草棚窑洞。“朱德的扁担”的故事家喻户晓,作为军长,经常挑着百多斤粮食往返一百多里,这在中外军队的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长征中,他和战士们一起风餐露宿,把青稞面给战士吃,自己却去吃那又涩又苦的野菜和草根树皮,他常给战士扛背包挑担子,让伤病员骑自己的马,还帮着牵缰绳,经常被误认为是老伙夫。抗战时期,他带头开荒,拉犁耕田、挥锄种地,荒沟南泥湾很快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朱德说,“我本人身体健壮,可以和弟兄们共同生活,跟他们打成一片”,简单的语言,淳朴的作风,一下子拉近了与战士们的距离,获得了战士们的信任与尊敬。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第一次见到朱德时,说他简朴得像个农民。在十分艰难的革命战争年代,朱德以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同甘共苦的平等思想,深深地影响和引领军民团结一心,共同开创革命的光明未来。

(二)节俭勤劳,以身作则。“勤俭建国家,永久是真言”,朱德一贯倡导和坚持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勤俭办事的优良作风,他说:“国家领导人就更要想着国家,能节约一点就节约一点”。回顾朱德的一生,他从未讲过排场,更莫说奢侈。他的饮食非常简单,外出视察都是按照或低于规定标准用餐,从不铺张浪费。他在桂林视察,每餐剩下的豆腐乳,都要告诉服务员不要丢掉,不然就对不起农民和工人。他穿衣也很节俭,就连领口和袖口打了补丁的衣服也要继续穿,甚至还把破衣服两件拼成一件,并说:“衣服被子只要干净就好,补补能穿能盖,何必买新的?给国家节约一寸布也是好的”。他的住房破旧需要修缮,他却再三推辞,说房子很好,有钱应当多给老百姓盖点新房子。朱德从来没有拿过元帅的工资,病逝后,夫人康克清遵照其生前的遗愿,把他一生积蓄下来的两万元钱作为最后一笔党费全部交给党组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心中还装着党、装着人民。

(三)淡泊名利,清正廉洁。“无意苦争春,只有香如故”,用这句词形容朱德淡然看待名利的崇高品格最恰当不过。1922年,被誉为一代滇军名将的朱德,毅然抛弃高官厚禄,只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参加中国共产党,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1958年,在国家主席位置上,他不争不抢,主动举贤,还说至于他的工作,历来听党的安排,党派什么做什么。朱德一生两袖清风,从不收受任何礼物。江西的同志来京,顺便给他捎来几大筐冬笋,他卖笋还钱,不白吃白拿一支。朱德去贝雕厂视察,职工们想将他们精心制作的贝雕画送给他,又怕他不收,于是悄悄放在警卫员的车座下,第二天,他硬是让康克清专程把这幅画送回了厂里。

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同人民打成一片是永远保持艰苦朴素作风的重要保证②。贯穿朱德一生的一个突出思想,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时刻把群众利益记在心上,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学习朱德,就是要学习他心系人民、艰苦朴素的公仆情怀,学习他严于律己,手握戒尺,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的高尚情操,自觉地生活在群众之中,时刻同群众心连心,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做一个无私奉献、廉洁奉公的共产党人。

朱德一生波澜壮阔,是爱国的一生,革命的一生,团结的一生,也是朴素的一生,他把个人的命运融入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散发出了绚丽夺目的生命之光。他的光芒将永远照耀着人们,代代相传。

在这里,语言无味,文笔乏力,无以表达朱德的高尚品格之万一,每个党员只有在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时去用心体会、用心感受,用心融合,做到学而懂、学而信、学而用,时刻勉励自己,才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一名真正的合格的共产党员。

[注释]

①2016年11月29日,習近平在纪念朱德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②2016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纪念朱德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参考文献]

[1]龙显昭,力平.朱德研究[M].南充师范学院学报出版,1987年12月.

[2]青木.中国元帅朱德[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12月.

[3]金一南.心胜[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7月.

[4]中央文献研究室二部编.朱德自述.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1月.

[5]金冲及.朱德传(修订本)[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朱敏.回忆我的父亲朱德委员长.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7]2016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纪念朱德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猜你喜欢

合格党员民族精神学习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党员一生必修哪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