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207线五渡大桥洪水计算分析
2018-10-17李琳
李 琳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太原030024)
1 工程概况
G207线五渡大桥建成于1980年,位于阳泉郊区城乡结合处,与桃河垂直相交。承担着过境车辆和城市运输的双重任务,随着路段内交通量的逐年增加及超重车辆的重负碾压,桥梁相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直接威胁着207线交通运输的通畅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考虑该桥所处地理位置,车流量较大,载重车多,双曲拱桥存在设计及施工不足,断面抗弯性能稳定性不足,整体性差等缺点。目前采取的加固技术难以保证加固效果,故决定在原址拆除旧桥基础上建新桥。本工程对新建桥梁进行防洪影响评价,并对桥址断面以上流域的洪水进行分析计算。
2 流域概况
桃河的河源位于山西省寿阳县东部的土径岭,河口位于平定县娘子关镇,之后与温河汇合称为绵河,自西向东贯穿阳泉市,全长80km,流域面积1310km2,平均纵坡11.3%,总体呈蜿蜒曲折型,河床较稳定。上游为乱流以上,本段河床较宽阔,平均400m,弯道半径较大,有大片滩地形成(如阳泉市区、平定五矿及二电厂一带),该区域为阳泉市的工矿区,因采矿造成地形地貌的人为破坏严重;乱流以下为中游,基本无较大支流汇入,河道横割太行山屋脊,切割深达数十米到百多米,两岸悬崖峭壁、岩石裸露,河流湍急,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较为恶劣;下游进入阳泉市城区段,近年来经过疏浚整治,河道较为规整,两岸建有滨河公园,生态环境较好。
3 洪水分析
3.1 水文测站情况
阳泉水文站为汛期观测站,由山西省水文站于1955年6月在桃河阳泉段设立,1959年6月改为常年观测,控制流域面积503km2,1980年1月上迁2km继续观测,并改名为阳泉 (二)站,其控制流域面积490km2,为国家基本水文站。
3.2 暴雨洪水特性
桃河年际丰枯流量差异很大,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流域内山高、坡陡、沟多、流急,暴雨强度大,洪水一般来势凶猛、流速较大,汇流速度很快,同时量大峰高、历时短,造成洪水陡涨陡落。另外由于流域内上游河道纵坡较大、支沟众多,汛期洪水往往挟带大量卵石、块石等推移质泥沙,加之城区段河道弯曲,桥梁多,故局部冲淤现象严重。
流域受地形影响,多有局部性暴雨洪灾发生,从统计资料分析看,流域平均每3~4年发生一次致灾性洪水。其中1963年8月23日桃河洪峰流量达1810m3/s。造成市区河堤决口7处,洪水进入市区,直接经济损失达1亿元。
3.3 设计洪水计算
依据GB50201—2014《防洪标准》五渡大桥为100年一遇防洪标准,大桥跨越的桃河城区段河道防洪标准亦为100年一遇。
3.3.1 历史调查洪水
根据山西省水利厅编制的 《历史洪水调查成果》,阳泉水文站的历史洪水调查成果如表1。
表1 阳泉水文站历史洪水调查 单位:m3/s
续表1
由表1可知,阳泉站调查期最大洪峰为1945年的2810m3/s,历史洪水调查期最远为1896年的2584m3/s,在历史洪水中洪峰大于2000m3/s有4场洪水,洪峰在1100~1600m3/s之间的有4场洪水,而在实测的61年系列中,最大洪峰2200m3/s发生在1959年,洪峰在1000~1800m3/s之间的有3场洪水。分析认为阳泉站特大洪水的标准应在2000m3/s以上为宜,故本次设计选取大于2000m3/s的5场作为特大洪水,其中1945年洪峰2810m3/s为1896年以来的最大洪水,重现期确定为122年。
3.3.2 设计洪水
本次收集到阳泉水文站1955~2015年61年的实测洪峰流量系列,实测洪峰流量系列如表2。
表2 阳泉站实测洪峰流量 单位:m3/s
将阳泉站1955~2015年共61年洪峰流量系列加入历史调查洪水后,进行频率分析。
特大洪水的经验频率根据式(1)计算:
式中 PM为第M项特大洪水经验频率;M为特大洪水序位;a为特大洪水个数;N为历史洪水调查考证期(年)。
实测洪水流量经验频率按式(2)估算:
表4 历次成果比较
式中 Pm为实测洪水流量经验频率(%);a为特大洪水个数;N为历史洪水调查考证期(年);mi为按实测洪水流量系列递减次序排列的序位;l为实测洪水流量系列中按特大洪水流量处理的项数;n为实测洪水流量系列项数。
本次采用P-III型频率曲线,先由矩法初估均值及Cv,再通过适线法调整参数,适线时尽可能拟合全部特征点。
阳泉站洪峰流量频率曲线经拟合后如图1,各不同频率设计洪峰流量如表3。
图1 阳泉站洪峰流量频率曲线
表3 桃河阳泉站洪峰流量成果
五渡大桥位于阳泉水文站下游2km处,控制流域面积534km2,与阳泉站控制流域面积503km2相差6.16%,在10%以内,故桥址处洪峰流量直接采用阳泉站的设计成果,100年一遇洪峰流量2865m3/s。
3.3.3 成果合理性分析
本次计算阳泉站设计成果比较如表4。
由表4可见,由于系列延长本次设计成果较2002年桃河阳泉城区段河道治理成果减小约10%,较2008年阳泉市桃河河道治理成果较为接近,较2013年阳泉市桃河河道治理初设批复成果减小约2%,根据阳泉站实测洪峰系列可知,本次系列延长的年份为枯水年,洪峰流量呈逐年递减趋势,延长洪水系列后的分析成果与以往历次设计洪水计算成果相比,更加符合洪水变化的实际情况,故认为本次计算成果是比较合理的。
4 结语
本次洪水计算,没有直接采用以前河道治理的成果,而是通过对洪水系列进行延长,然后采用PIII型频率曲线进行洪水分析计算,使得本次分析计算成果更加符合洪水变化实际情况,更加合理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