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资助对象地域分异及特征研究
——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
2018-10-17朱伟
朱 伟
(信阳师范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了多个脱贫助贫的方针和政策,为实现广大贫困地区实现“真脱贫,脱真贫”提供积极有效的支撑[1].针对高校在校生,我国推行一系列的资助政策,逐渐形成了以“奖、贷、助、勤、补、减”和绿色通道为主要形式的助学体系.其中助学金是学生资助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助学金的资助对象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负担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生活费等必要的教育费用或负担困难的学生,一般包括孤儿、单亲、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优抚家庭子女以及城市低保职工子女等[2].
近年来关于学生资助的研究很多,大部分是关于我国资助工作体系现状和问题的研究,以及资助体系合理性的探索.针对这些资助对象的现状分析,不少学者提出了将量化考核的思想加入到资助体系当中,或者提出应该注重贫困学生的思想建设,帮助学生摆脱心理贫困,加强大学生心理、技能和就业的帮扶,从而实现这些学生真正摆脱贫困;也有学者基于精准扶贫这一思想,针对不同的困难户、不同的地域采用不同的方针政策实现精确定位、精准扶贫[3-5];或基于互联网的思想建立相关贫困数据分析库,完善数据的基本数据存储,建立数据库网络为今后的贫困认定和帮扶提供参考和建议;也有学者提出要建立发展性资助模式,建立长久合理的资助体系[6,7].综合看来,这些关于资助对象的研究,很少涉及地域分布及影响资助对象地域分布因素的探究.
针对某一现象,从其地域分异角度对问题探究和分析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地理学地域性的独特体现.例如古村落的地域研究,可以发现古村落与文化、自然条件的耦合[8-10];研究人员的迁移分布特征、研究老龄人口的地域分布、探究老龄化区域分布特点[11-13]等等.本文从地域分布角度,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探究资助对象生源地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而对资助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思路.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数据主要为2014年—2017年资助对象信息,包括生源地、性别、资助等级、资助金额等,数据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数据中不包含资助人隐私)及从学校招生信息网获得信阳师范学院每年面向省外和省内不同地区的招生人数.选取2014年—2017年信阳师范学院受资助对象的生源地分布信息进行地域分布研究,探究困难学生的生源分布特征和规律;选取不同困难等级资助对象分布和不同性别资助对象的分布,探究等级分异.
1.2 研究方法
空间中的点状要素有随机、均匀和集聚三种空间分布类型.最邻近指数可用于反映点状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集中与离散程度,即判别空间分布类型[14-16].测算地理空间中每个点状目标与其最邻近点状目标之间的欧氏距离,取其平均值,即表示该地理空间中点状目标的平均最邻近距离(简称最邻近距离),用d表示.定义点状目标随机分布时的最邻近距离为理论最邻近距离dE.
(1)
式中:dE为理论最邻近距离,A为区域面积,N为点状目标个数.最邻近指数则为实际最邻近距离与理论最邻近距离之比,即
(2)
当R= 1 时,表明点为随机型分布; 当R远大于 1 时,表明点为均匀分布或规则型分布;当R远小于 1 时,表明点为凝聚型分布;当R=0 时,点完全集中于某一地区分布[17,18].
1.2.2 洛伦兹曲线
对资助对象进行数理统计计算、并借助于洛伦兹曲线进行累积计算分析,检验分布的不均衡性和集中化程度.即将资助对象所在地域进行大小排序,然后按次序求出累计所占比例.以所在地域为横坐标,累积比例为纵坐标,而后做出洛伦兹曲线,分析地域的空间分布特征.
2 资助对象的地域分异特征
2.1 资助对象时空分异
为了探究资助对象在地域分布上是否存在逐年变化的特征,选取2014年— 2017年资助对象的生源分布信息,以一年为单位,共4年.通过数据计算制表,从中可以发现,从省域尺度来说,2014年—2017年资助对象的地域分布的总体特征无明显变化,分布较为稳定,无重心迁移现象.因此得出信阳师范学院的资助对象的地域分布不存在明显的时间维度上的差异,总体较为稳定,无明显的年际变化.
表1 2014年—2017年资助对象生源分布表 单位:人Tab. 1 Source Distribution of Funding Targets for 2014-2017
2.2 资助对象省内外分异
邻区干扰会导致SINR值的降低,而芯片协议规定只要SINR值小于7,依据RSRP值,覆盖等级只能为1、2 ,而在覆盖等级1、2下,UE会满功率进行发射。从灯杆信号的摸查以及提取的终端日志来看,能检测到多个PCI,且rsrp强度在-60~70的情况下,SNR值波动较大,最低可以达到负十几。
为进一步地验证受资助学生的分布趋势和特征,根据图1 即2017年资助对象的洛伦兹曲线分布图,可以得出资助对象的洛伦兹曲线明显位于均匀分布曲线的下端,这说明资助对象的分布呈明显的不均匀分布,整体来说,资助对象的地域分布横跨包括河南省、陕西省等在内的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跨度大、分布广,呈分散状,但同时又向河南省聚集,局部集中.
图1 2017年资助对象分布洛伦兹曲线Fig. 1 Distribution of Lorenz Curves in 2017
2.2.1 省外分异规律
以省域为单位,从图2可以发现,资助对象省外生源分布较为稳定,2014年—2017年整体峰值和谷值分布点较为接近,大部分集中于山西省、甘肃省、河北省、山东省和安徽省等,而浙江省、天津省、广东省、海南省等地区分布较少.其中山西省所占人数居于首位,远远超过其他省市地区.整体资助对象分布呈以河南省为中心,向外逐级递减的趋势.同时,偏向人口大省和经济较不发达地区分布.
图2 2014年-2017年省外生源分布图Fig. 2 Distribution of students outside the province from 2014 to 2017
2.2.2 省内分异规律
以市为单位,计算河南省的省内资助对象分布(如图3a)可以得出,省内资助对象的分布除驻马店市、信阳市、周口市、商丘市、南阳市、洛阳市人数较多外,其他地域邻近指数R接近于1,接近均匀分布.生源分布呈现以信阳为中心,然后呈逐级递减的趋势.表明资助对象分布与学校呈相关关系.距离越近,相互作用越强,引起空间集聚现象.但是随着距离的增大,学校与资助对象的生源分布相关性减弱,呈均匀分布.这与信阳师范学院作为省属师范院校有关,其招生主要针对省内,而且在河南北部有河南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学院等其他高校存在,这与高校地区性的影响力有关.
(a)各市贫困生资助分布
(b)各县区贫困资助密集度
进一步剖析资助对象比较密集的城市(如图3b),主要为驻马店市、信阳市、周口市、南阳市、洛阳市、商丘市.将研究尺度降低到县(区),根据资助对象的集中程度,将其分为3个等级即核心区(人数≥100)、次核心区(人数≥50,且<100),边缘区(人数<50)[14].发现驻马店市有2个核心区、5个次核心区、2个边缘区;信阳市有2个核心区、5个次核心区、4个边缘区;周口市有2个核心区、4个次核心区、2个边缘区;南阳市有3个次核心区、12个边缘区;洛阳市有3个次核心区,12个边缘区;商丘市有3个次核心区、7个边缘区.从此可以得出资助对象地区分布的核心区域主要为驻马店市的上蔡县和泌阳县,信阳市的商城县和固始县,周口市的商水县和淮阳县.
2.3 资助对象资助类型分异
对省外,以省为研究尺度,根据图4可以发现,省外资助对象的生源分布中(图4a),A、B、C各档资助对象的生源分布与总生源分布情况走势基本一致(A档代表特殊困难,B档代表困难,C档代表一般困难),说明各档的资助对象的地域分布与总体的地域分布一致.在资助体系中,奖助学金分为A、B、C三档,但是每个档次中,人数有明显不同,一般来说A和C档的人数相对于B档来说较少,也就是在各省市中B档人数的占比相对较大.从图中也可以发现B档与总体走势线也更为吻合.
(a)河南省外生源
(b)河南省内生源
从资助体系各困难档内部来说,3个档次资助对象的人数变化存在明显差异,从图4中可以发现,湖北省中,A档的人数明显高于B档和C档,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C档人数明显高于B档和A档.这说明档内人数分配不均衡.在A档中,资助对象主要分布于湖北省、山东省、甘肃省和山西省;B档中资助对象趋向于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和安徽省;C档中资助对象集中分布于甘肃省、山西省、广东省、山东省.
在河南省内,2014年A档资助对象人数为1622人,B档人数为3245人,C档人数为1622人.省内分布如图(b)所示,A档、B档、C档的分布趋势与总地域分布一致,相对于省外分布来说,省内各档的分布更为一致,各档的峰值和谷点相同.
3 资助对象地域分布格局成因
资助对象的分布特征整体来说,主要为全国范围内的分散趋势,分布地区涉及全国22个省(青海省除外),以及天津和重庆在内的2个直辖市,还有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4个自治区,但是大部分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内部.其分布特征形成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首先人文社会方面,包括招生计划、地域经济发展程度、社会资助体系、个人致贫因素等;其次为自然原因,包括气候、地形等因素.
3.1 个人和家庭因素
造成资助对象分布的原因除了外部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对造成家庭及困难学生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分为以下因素:家庭成员患病或残疾、突发事故(包括自然和人文因素)、单亲、孤儿等等[1-4].这些因素属于比较复杂的社会因素,对于资助对象的地域分布有着直接联系,也是学生接受资助的重要原因,对此,应该加大社会关怀,除资助外也要加强学生心理资助.
3.2 社会资助体系
每个高校在校大学生学习费用的来源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个人、家庭、国家资助(包括纳税人的税款)和来自社会的资助[5].这四个方面相互影响并在某种程度上相互制衡.一般来说,在经济发达,特别是接近于社会科技发展前沿的地区,例如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本地的高校学生有更多的获得社会团体资助的机会,学生可通过一系列的竞赛奖励或者企业研究项目,从而获得高额资助帮助自己走出贫困;对于个人来说,也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获取生活费用来缓解贫困.然而不同地区的收入差距悬殊,对于学生的生活也会形成很大影响,从而影响资助对象的分布.对于现行的资助体系,提高来自社会其他团体的资助以及鼓励学生个人的自我救助,对于学生发展来说更为重要.
3.3 招生计划
根据对资助对象分布的研究,可以发现,造成资助对象生源分布的重大影响因素是信阳师范学院的对省内和省外招生计划.招生对象的生源分布直接影响了贫困生的分布特点和在整体分布中所占的比例.从2014年—2017年的招生计划统计数据(见表2)分析,对于资助对象人数占比相对较高的河南省、山西省、甘肃省、河北省来说,这些省份每年的招生人数也较多;从发展的视角来说,每年累计人数不断提高,使贫困生出现在这些地区的概率大大提升,从而造成贫困生在这些地区的集中分布态势.相反对于招生人数相对较少的其他省市来说,资助对象的分布发展态势较弱,占比也就不突出,因此造成了分散的趋势.
表2 2014年—2017年资助对象农村与城市占比分析Tab. 2 Analysis of rural and urban proportion of funded targets 2014-2017
3.4 地域经济发展程度
将2014年—2017年资助对象根据户口类型,分为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4],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大部分的资助对象都属于农村人口,农村人口的平均占比达到80%.因此可以得出,贫困人口分布与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一般来说经济相对于发达的地区资助对象分布较少.选取从2014年—2017年来招数人数总体较为一致的广东省、吉林省、云南省、海南省和重庆市为例,这些省市4年来的资助对象人数平均数分别为6人、11人、10人、9人、9人,根据2017年度的人均GDP排名,排名相对落后的吉林省和云南省资助对象分布较多,从而也证明了资助对象的分布与生源地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越发达地区,资助对象所占比率越低.
进一步研究资助对象的地域分布与贫困县区的关系,选取每年资助对象占比相对较大的河南省为样本.可以发现,贫困县在河南省资助对象的总人数中所占比率(见表3)在2014年—2017年依次为27%、24%、31%、29%.可以认为资助对象的地域分布与生源地的经济发展程度有着重要的联系.这对于资助困难生的政策制定有重要的意义.
表3 2014年-2017年贫困县占比Tab. 3 The percentage of poor counties from 2014 to 2017
3.5 自然环境因素
对于资助对象生源分布影响较大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和地形.气候是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其变化特征.它既反映平均情况也反应极端情况,是各种天气现象的多年综合反映.长期的日照、气温、湿度、降水量、气压、风等都是气候的反映.而地形主要反映当地的地势起伏,地形对于当地的植被、气候土壤会形成重要的影响[15].根据对资助对象地域分布的研究发现有大量的贫困生分布于农村地区,对这些学生的家庭来说,很大部分经济收入要依靠种植作物.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气候和地形,对于贫困生分布有着重要联系.在评定资助对象的体系中有一项指标为遭遇重大事故,其包括自然也包括人文因素,通过调查统计得出,有一部分学生的困难申请中提到遭遇旱灾、水灾、火灾、泥石流等灾害造成种植物的减产,可见自然因素在资助对象的分布中也有很重要的影响.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做好灾害预警工作,从而帮助这些贫困生们实现真正的脱贫.
4 结语
本文通过时空演变、整体分异、等级分异3个角度研究了2014年-2017年信阳师范学院资助对象的地域分布,发现信阳师范学院的资助对象整体分布有以下5个特点:(1)地域分布稳定、年际变化较小;(2)整体分布为集聚分布,省外分散,省内集中,贫困县所占比率较高;(3)资助对象的分布与其生源地与学校的距离有密切的相关性,一般来说,距离越近资助对象人数越多,越远而越少并相对分散;(4)资助对象各个困难等级的分布与资助对象的整体分布一致,大分散和局部集聚;(5)资助对象的分布与性别无关.
本文通过考虑人文因素、自然因素,得出资助对象的分布与学校的个人和家庭、社会资助系统、招生计划、地区经济及气候和地形等有重大的联系.总体来说社会因素是影响资助对象分布的重要因素,基于2014年-2017年的资助对象的生源地信息,分析了资助对象的分布,但是对于资助对象的时空演变规律的研究不够深入,分析不够透彻;此外对于资助对象分布特征的研究只做了简单分析,问题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在以后的研究中将加强相关分析.
针对研究结果,对于高校而言,可以从录取结束开始,对新入学大学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整理,构建有针对性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力图达到精准帮扶.对于不同的致贫因素,对个人和家庭来说,作为贫困生个人要开展个人救济,可以参加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从自身实现脱贫;对于社会来说,除了国家救济之外,社会应该加大对于贫困生的关爱,积极为社会困难学生奉献力量 ,例如可以开展公共筹集资金等活动;对于我国的今后的高校资助体系来说,要注重“因地制宜”,对于不同地域要实行不同的资助政策、注意区分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差异、贫困县与非贫困县的差异,找到学生所需,寻求新的资助途径;对于学校来说,要将本校的生源分布特征与国家资助政策结合起来,实现更加高效的资助体系,从而使我国的资助体系更加完善和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