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养结合 健康养老

2018-10-17程石江

健康之友 2018年10期
关键词:医养居家养老

⊙文/本刊记者 程石江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突出的社会问题,人类寿命延长、退休人口数量增加及少子化趋势加速,使世界人口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造成了劳动力短缺、老无所养等一系列问题,加重了劳动人口与整个社会的负担。

为引起国际社会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视,1990年12月1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1991年开始,每年的10月1日为“国际老年人日”。联大还于1991年通过《联合国老年人原则》,确立了老年人地位的5个标准:独立、参与、照顾、自我充实和尊严。2002年,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了《马德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期望全世界所有人都能够有保障、有尊严地步入老年,并作为享有充分权利的公民参与社会。

人口老龄化与健康养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提升,同时医疗条件也得到显著的改善,人们的预期寿命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高达2.3亿人之多,占我国总人口的16.7%。预计在今后的几年里,老年人口还将以每年100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53年,我国老年人口预计将达到近5亿人,将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涵盖“两个100年”,“第一个100年”,即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100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开启现代化的新征程。虽然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然而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尤其是2030~2050年间老龄化高峰正给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对于健康养老概念国外学者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大多数人认为一个健康的老人是自己描述自己是健康的,但实际上此个体有可能患有慢性病或者身体有残疾。所以当我们去定义健康养老时,除去生理、心理健康标准的设立外,还需要考虑到老年人身处怎样的社会文化当中,并受到老龄阶段的精神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人也认为老年健康包括身体、心理、社会和精神健康,并进一步在研究中发现,老人对自我健康状况的评价、自我价值的认同、自我能力的实现、能否参与到日常休闲活动当中去,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抑郁、孤独、自尊等情感因素都会影响老年人的健康质量。

居家养老有利于亲情关怀

健康养老模式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模式格局。三大模式各有优劣势,居家养老有利于亲情关怀,但照护的专业性不够、家庭压力较大;社区养老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多赢,但在我国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服务力量薄弱,且内容针对性弱;机构养老有利于提供专业医护服务,但供给结构失衡、供需差异明显。现实发展过程中,三大模式仍然存在各种问题,融合度较低,究其缘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居家老人未能获得足够的社会养老服务支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家庭照护力量的弱化,仅靠家庭成员的照护是难以为继的,必须有相应的社会服务,尤其是社区服务的支持。然而现阶段社区服务力量薄弱,且服务对象主要是孤寡以及贫困老人,既没有根据失能程度的差异化家政服务,也没有专门为失能老人提供健康管理和康复训练服务。

2.社区未实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服务的衔接功能。社区一端连接着老人,另一端联系着各种社会资源,其中介机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实中的社区却往往由于自身人力、财力不足,以及对养老问题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的忽视,导致其中介功能和优势的丧失。既没有为居家老人匹配足够的服务,以降低老人的家庭负担;也缺乏和养老机构的互动,将疾病期的老人送至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同时在社区引入专业的照护机构、人员、设备为社区老人提供医护服务,与社区联手建立日间照护中心等。

3.机构缺乏与社区、居家服务融合的意识。长期以来,我国的养老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独立状态。机构通常拥有医护专业的优势,有利于老人的身体和功能恢复,但由于缺乏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以及利益协调、模式创新等多方面的问题,一直未能充分发挥其优越性。要切实解决“一床难求”的矛盾,机构自身也需要开拓服务范围和口径,主动深入社区和老人家中,使更多的老年居民享受到及时、专业的医护服务,同时切实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目标。

健康养老是基于我国健康管理理念的“预防保健、医疗救治、康复护理和临终关怀”等倡导的大健康,在涵盖传统的医疗服务的基础上,也明确了预防保健、精神关爱等也是健康养老中的重要任务。

健康养老更强调通过发挥老年人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自身参与,生理获得健康的同时,也在精神上实现老龄阶段的自我价值。

构建医养结合生态圈

所谓医养结合,就是将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根据全国老龄办预测,到2020年特殊和高龄老人将占老年人总数的30%。据卫健委数据,全国共有医养结合机构6000家左右,仅占养老机构总数量的约4%。医养结合机构数量不足,仍有大量供给空间。在此背景下,希望相关部门通过梳理中国医养结合现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国内外典型案例研究,帮助各方了解中国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趋势、机会与挑战。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民营养老产业模式渐渐明朗,但机构养老产品趋于“地产化”,而居家和社区养老产品趋于“家政化”,其中共通的问题就是医疗属性的缺失,因此很难满足半失能以及失能老人的生活需求。专家表示:“地产化、家政化”养老所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医疗属性的缺失,也会导致产品独立性的缺失。因此,如何挖掘和探索多样化的医养结合模式和产品、避免同质化竞争,是未来的重点。”

目前,中国医养结合的商业模式仍处于摸索阶段,不同类型的市场参与者纷纷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市场的医养结合模式。其中,机构养老市场参与者应重点关注跨行业准入与合作,而居家和社区养老市场参与者则应重点关注资源整合以及服务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市场参与者和投资者还应积极探索公私合营模式以及关注养老产业圈周边产业的发展。

医养结合并非一朝一夕的成果,放眼全球,日本和美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才成为医养结合产业的佼佼者。未来中国医养结合的发展可参考或借鉴一些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以及被市场验证过的模式,例如美国的全面护理老年社区和日本的三层次医养结合体系。相关专家表示:“养老市场参与者和投资者应积极关注政策动态,把握政策红利;要明确产品定位,根据国情和购买力设计合理的产品;在服务端应重点关注需求的挖掘和匹配;适当利用数字化技术抓住医养结合的市场机遇;尝试进行供应链整合,构建医养结合生态圈。”

健康养老是一个系统化工程

探索智慧养老 创新养老模式

健康养老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全球学者及业界都在对提供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的各主体重新进行功能定位,以期探索构建出医疗和养老资源的整合路径,实现对医疗康复护理服务和日常生活照料服务整合的理想模式。“健康养老”概念的提出为解决全球老龄化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思路。这是一场全球范围内的养老模式创新,以“健康、积极、在地”等新型养老理念与先进的技术为推动。

“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把智慧养老作为九大任务之一,强调推进信息技术支撑健康养老发展。“智慧养老”模式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技术,围绕年长者的生活起居、安全保障、医疗卫生、保健康复、娱乐休闲、学习分享等方面需求,支持其生活服务和管理,开展涉老信息自动监测、预警和主动处置,实现信息技术对安享晚年的友好、自主、个性化支持,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打造集健康管理、服务、监管、结算为一体的综合性信息智能平台,缓解我国养老和医疗资源供需缺口大的难题,实现养老和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推进养老服务的社会化进程。

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提升

国家政策也使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这样即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问题。如今,“压床”“赖床”现象屡见不鲜,其实老年患者赖的不是床位,而是优质的医疗照护资源。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速,越来越多的患病老年人需要得到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这无疑给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带来一定压力。而“医养结合”通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无缝对接,能够为居家和社区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慢病管理以及其他公共健康服务,使老年人能够就近获得公共卫生服务,从而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问题。发展医养结合健康养老,将医疗和养老有机衔接和融合发展,将集中在大医院或者长期在大医院住院的老年人逐步引导到康复医院、护理院或者有医疗服务能力的医养结合机构,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的压力。

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可以让一些有医疗护理需求的老人根据健康情况和自身条件在医养结合机构中接受服务,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老年人提供所需的基本健康管理服务。建立起“治疗在大医院,康复和护理在医养结合机构或养老机构”的综合连续的服务模式,尽最大努力解决数亿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问题。

降低医疗卫生服务的支出,降低医保负担。推进医养结合健康养老,能够盘活现有的健康和养老服务的资源,让更多的老人主动离开医院,不在大医院里长期住院、压床,可以选择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从整体上降低医疗卫生服务的支出,降低医保负担。相比较在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或者康复护理,养老机构的相应服务费用更低,且可以方便地享受家庭病床和全科医生服务。

实现老年人的幸福感

对我国健康养老的研究展望

国内大多数集中于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护研究。健康养老其目的不仅仅是增加人口寿命的长度,而是慢慢将关注的重点转向老年人口的生命质量。这不仅是一个理念,更是一个体系,对于实现老年人的幸福感,诠释健康老龄化的理念,建设健康中国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在推进过程中更加有利于合理有效地配置社会医疗和养老资源,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因而,我国健康养老研究未来应关注:完善人口老龄化的制度体系,调整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社会管理体制等以适应老龄化社会的要求;重新配置社会资源,建立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以满足数量和质量均日益提升的老年人群需求;研究如何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研究协调城乡差异、东西部地区差异,以全面提升我国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完善人口老龄化的制度体系

猜你喜欢

医养居家养老
医养当兴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微生高的往事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