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带起绵延历史:读《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2018-10-17崔稚英
文/崔稚英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彼得·弗兰科潘 著
定价:128.00元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6年8月
2016年《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被选为豆瓣十大历史书,2017年国家图书馆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又列它为推荐图书。找来这部近600页的砖头厚的史书,我读了近一个月,个别章节能吸引我多次翻看,其中对部分历史事件的描述和解读令人思考和回味!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世界通史,而且是“新世界史”,从多条“路”来观察世界历史,将世界史重新组合成一个与时俱进的完整体系,整部书的构思的确超乎寻常。
粗读这部书,首先会发现,作者将人类4000年来在欧亚大陆从事贸易和交流的这条“丝绸之路”诠释为25条路,一条路设立一个章节,共演绎出25个章节,即丝绸之路、信仰之路、基督之路、变革之路、和睦之路、皮毛之路、奴隶之路、天堂之路、铁蹄之路、重生之路、黄金之路、白银之路、西欧之路、帝国之路、危机之路、战争之路、黑金之路、妥协之路、小麦之路、纳粹之路、冷战之路、美国之路、霸权之路、中东之路、伊战之路。这和大多数史学家按年代、按人物、按事件、按地域编纂史书的惯例大不相同。在彼得·弗兰科潘眼里,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就是人类文明耀眼的舞台。他把历史贯通起来叙述,每一件事和每一件事之间都有关联。他通过这部书告诉我们世界是如何从蒙昧走到今天这种格局的,人们对世界的各种疑问似乎在这部书里都能找到答案。
细读这部书,读者会发觉,作者大胆打破意识形态的固有的藩篱,将五百年来“西方中心论”的国际主流论调,还原为人类1000年前就在中东、中亚这一亚欧大陆核心地带从事贸易与交流;中国人在盛唐以及明朝后期,就沿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不断推动实现繁荣梦想的史实。
作者对世界历史的宏观思考是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认识的加深逐步开始并走向成熟的。他说:“事实上,数千年来,连接着欧洲和太平洋、坐落在东西方之间的那块区域,才是地球运转的轴心。”“事实上,东西方之间的桥梁正是文明的交叉点,中亚和中东地区这些国家绝非处在全球事务的边缘,而是国际交往的正中心,并且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人类文明就是从这里诞生,而许多人坚信,人类本身就是在这里诞生——在伊甸园里,‘贤明的上帝种下了一棵棵花树和果树’,人们普遍相信,那就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富庶的田野”。而且,作者还说,“在现代到来之前,世界最高级别的知识中心,如‘牛津’和‘剑桥’‘哈佛’和‘耶鲁’,并非在欧洲和西方,而是在长安,在巴格达、巴尔克、布哈拉和撒马尔罕”。
给读者留下更深印象的还有,作者查阅的文献数量惊人!扎实充分的史料和支撑观点的数据不仅海量而且翔实。彼得·弗兰科潘在“致谢”里提到,感谢6家图书馆、4家档案馆和几十位专业人士对他的帮助,这是他为此书查阅海量文献的见证。作者的“文献检索”之功堪称壮举。他用了近100页的篇幅列举了2133条文献出处,其中用了最多参考文献的章节是第二十四章“中东之路”,本章总共25页,参考文献则多达147条。这种治学严谨、博览群书的精神实令人钦佩。他的每一个震撼性的、颠覆人们传统认识的判断和看法,都是来自大量深入的调查分析和考证。
写作该书的目的,作者明确指出,“既要让比较缺乏历史知识的读者看得懂,又要让专家觉得足够专业。”因此,受到广泛好评。不仅一直是英国的头榜畅销书,而且在中国读者中也受到热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