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的目标是书香满城
——访上海书展办公室主任、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彭卫国
2018-10-17宗蕾
本刊记者 宗蕾
今年第十五届上海书展,全国500多家出版社携15万种精品图书参展。书展一周台风两次来袭,雨水连连。然而这些挡不住上海市民的脚步和购书热情,几十万市民参展,成交码洋过千万。本刊记者在书展期间采访了上海市书展办公室主任、上海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彭卫国,他谦逊地说,组委会及出版社的同志都是“端盘子的”,是为读者做服务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书展越办越好。
建筑之美、书籍之美、文化活动交相呼应
《新阅读》:上海书展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精神享受。美妙的建筑、琳琅满目的好书与人喜相逢。请问此次展馆的整体设计包含了哪些元素和理念,是否请了高手助力?
彭卫国:上海展览中心是一座欧式建筑,原来叫中苏友好大厦,现在叫上海展览中心,它的美是自身的。场馆里的展位是参展单位大家各自设计的,设计方案要报组委会,我们不提倡过度装饰、互相攀比,当然太简陋也不符合大家的审美观。总体要求是简洁、大气、绿色、环保、节能。中央舞台、大厅和序馆及世纪出版集团馆、新华发行集团我们请专业团队设计的,新时代主题突出,气场宏大,一本翻开的大书彰显了我们的心之所爱,衬托了“我爱生活,我爱读书”的口号。在大学出版社的展馆里,同济大学出版社充分发挥了自己建筑专业的优势,展馆设计得有特色。
《新阅读》:请您介绍一下本次书展有哪些分量很重的文化活动?
彭卫国:这次书展有“2017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原创插画展”、“七天七堂国学课”、“上海国际童书嘉年华”、阅无界 行无疆——“一带一路”文旅论坛、上海国际文学周、“书香中国”阅读论坛暨解放日报第74届文化讲坛、“相约星期二经典诵读会”、“书香上海之夏”名家新作系列讲座等共1000余场文化活动。
《新阅读》:本次书展召开了“长三角一体化主题出版论坛”,请问此次活动的意义,有哪些合作出版项目?
彭卫国:长江三角区域长期以来在出版和开展全民阅读工作交流频繁,浙江、安徽、江苏三省都曾担任过上海书展主宾省。三省一市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越来越有跨区域拓展的趋势。协同发展可以有效协调行政管理与服务、推动资源互补共享、携手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今年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上海新闻出版单位要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围绕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工作进行选题策划和出版。以高质量的出版物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时代精神。目前我们三省一市合作的第一个项目是“江南文化研究丛书”的编撰出版。
《新阅读》:请您介绍一下本次书展有哪些精品力作给读者呈现?
彭卫国:本次书展集中展示了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图书,世纪出版集团去年以来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图书、中国出版政府奖和上海图书奖的精品图书。主宾省贵州出版展团带来了1500种呈现“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精品。展出获得大奖的“中国最美图书” “世界最美的书”“2017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原创插画”。书展七天将有500种新书首发。可以说来参展的出版社都拿出了最好的图书参展。
上海书展十五年积淀,打造中国文化品牌
《新阅读》:上海书展的图书销量码洋过千万,人气为何如此之旺?市民的购买力为何又如此强劲?
彭卫国:我认为有几点因素:一是有市场需求,新时代市民阅读习惯比较好,爱读书这是基础。二是上海是近代出版印刷业的发源地,市民有阅读的地缘优势,养成了阅读习惯并得以传承。三是上海书展办了这么多年,辐射效应、推广效应、码头效应比较好,好多出版社都把8月份当作出新书的档期。我们市场的供给侧也做得好,这些书都是从全国挑选来的精品。四是我们书展一直是卖票的,十元一张票,来买票入场的人都是爱看书的人,爱书的人肯定要买,绝不会空手而归。五是我们调动了社会各方力量来打造全民阅读的人气。譬如我们在书展之前就分时段对上海16区的宣传部长进行访谈,讲每个区是如何开展全民阅读工作的,这个活动在上海的门户网站直播,影响力是很大的,另外今年我们还号召100所中小学校的校长来书展选好书,选出好书单推荐给学生,这个点子是我们书展组委会策划的。
《新阅读》:上海书展组委会各成员单位是怎样分工协助来完成这么一个宏大的组织服务工作的?
彭卫国:上海书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早已形成了一个很好的运行机制了。其中一个很好的环节是探书。我们在春节前就开始着手筹备书展的各个环节,探讨如何创新,如何做得更好。北京开BIBF,徐炯局长就带队书展组委会前往北京探书,我们去北京不参加什么活动,大家都盯着各出版社出了哪些好书,我们都会记下来开书单给当地的新华书店。5月初到北京开新闻发布会。我们要开三个会。第一个会是召集100多家出版社分管副社长,让他们携带精品书参加上海书展。第二个会是大社、名社社长会,邀请他们参展。第三个会是有影响力的民营书业老总的会,如磨铁、时代华语等,请他们参展。另外昨天下雨,组委会延长半小时闭馆,光雨批就发了3000多件。还有你也能看到“七天国学课”,我们都配了手语,而且直播,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群看到我们的活动。好书、好的活动就是我们上海书展的核心竞争力,加上媒体宣传、领导重视,我们就是以一个赤诚之心为爱书的人做好服务,我们就是端盘子的呀。
《新阅读》:上海书展是否开销巨大?这块如何支撑?
彭卫国:上海书展一直是政府支持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保证书展安全、稳定运行。来参展的出版商是免交展位费的,展馆的场租、水费、空调费,包括这么大的安保体系等都有很多支出。我们有一个会展公司来运作市场的收入,包括门票收入、广告收入等,目前基本上能达到一个总体的平衡。
《新阅读》:上海书展办了十多届,从一个区域性的书展发展成为辐射全国的文化平台,您对上海书展还有哪些新期许,或者说更高的目标?
彭卫国:我们的目标是一届比一届好,好是没有止境的。希望每一届都有更高质量的服务、更多的好书、更好的读者体验度,上海市阅读的氛围越来越好,分会场的活动更多更好,让书香从市区飘到崇明岛、金山区、青浦区等,让书香满城。今年16个区积极行动,共开展260场文化活动。如果说标杆,那我不好说,因为我觉得上海书展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与法兰克福书展、英国伦敦国际书展、美国书展等那些国际性的书展是没有可比性的,它们是以版权贸易为主的,而上海书展是呈现好书满足市民需求,服务公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