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层级管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10-17甘家琴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1期
关键词:心内科层级科室

甘家琴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贵州 贵阳 550000)

护理工作质量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近年来,护理人员逐渐趋于年轻化,很多护理人员工作经验以及工作技能存在不足之处,导致护理效果不甚理想,不利于医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次研究以心内科护理为例,分析层级管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1],以下为具体的分析报告: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于2015 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就职的33名心内科医护人员为本次研究对象,护理人员最大以及最小年龄分别为36岁和21岁,均值为(26.85±2.37)岁,学历分布:14名本科及以上,19名专科;职称分布:3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16名护士,9名助理护士。

1.2 方法

1.2.1 层级管理模式的建立

以护士长为主,综合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职称以及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将其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为护理组长,第二层级为责任护士,第三层级为助理护士,然后以科室内患者的具体病情对护理人员分组,本次研究分为2 个小组,每组的负责人为护理组长,然后予以层级管理。

1.2.2 职责细分

各责任组的护理工作有护理组长分组,如:处理护理纠纷、解决护理问题、完善护理记录、指导责任护士工作以及护理查房等;责任护士主要对助理护士的相关工作予以指导,将每天的具体护理情况上报给护理组长,并有效完成组内的护理工作以及基础治疗,同时还需要积极主动的完成先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便于工作技能的提升;助理护士主要听从责任护士的指挥,以患者的实际病情为依据,对患者予以基础护理。

1.2.3 实施层级管理模式

①组织相关学习以及培训活动,动员科室人员参与到活动当中,使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在培训当中得到强化,加强对自身自责的认知程度和有效落实意识。对于骨干人员,应该组织其参加一些知识讲座,使其专业知识得到提升,对自身的责任以及义务更加明确,便于在日常工作中起到榜样作用,用实际行动对其他护理人员起到激励的效果,进而使护理人员各项技能逐步提升。

②建立并完善层级管理制度。以心内科的特点为依据,科学且合理地完成核心工作制度的建立,并以层级岗位间职责和要求的差异,细化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对于一些护理经验尚浅且不熟悉规章制度的人员,需要由护理经验丰富且技能较强的人员予以一对一辅导,使其充分了解规章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

1.3 观察指标以及评价标准

观察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护理质量的评价借助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评价方案完成,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预防差错事故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护理措施质量以及基础护理质量和病区管理质量,评价方案采用百分制形式。

1.4 统计学方法

本院在整个试验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都将录入到SPSS17.0软件当中进行整理和分析,(±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当P<0.05时,存在明显差异性,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 果

与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前相比,层级管理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得到显著提升,数据间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详见表1。

表1 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进行比较(±s,分)

表1 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进行比较(±s,分)

工作质量 实施前 实施后 t p预防差错事故质量 80.01±7.95 95.68±5.66 9.224 0.000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89.95±3.82 99.26±2.05 12.336 0.000护理措施质量 89.15±3.47 98.27±2.34 12.518 0.000基础护理质量 83.14±6.98 97.29±3.16 10.609 0.000病区管理质量 81.22±6.01 96.48±4.68 11.508 0.000

3 讨 论

在各大医院中,心内科都处于基础科室地位,该科室患者类型主要为急救、老年以及危重患者,该特点导致心内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护士加入到该科室,对心内科业务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是鉴于护理人员年龄较轻以及工作经验较少的特点,导致护理工作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在心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引进了层级管理模式,以便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以及质量[2]。

层级管理模式主要是建立层级管理体系,然后对各个层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进行细分,并在护理组长的管理和监督下有效落实各项护理工作,同时建立层级管理制度,并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和制度,使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能动性得到提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3]。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层级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与该模式实施前比较,数据间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由此可见,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管理模式可以使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层级管理模式值得被大力推广并应用。

猜你喜欢

心内科层级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