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护理对痔疮患者术后排尿排便困难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10-17贾须眉闫卫军宁桂兰高彦兵严晓华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1期
关键词:痔疮导尿管困难

贾须眉,闫卫军,宁桂兰,高彦兵,严晓华

(山西省吕梁市人民医院,山西 吕梁 033000)

痔疮是临床高发肛肠外科病症,其发病因素较多,与患者不健康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久坐等存在一定关系。手术是治疗该病症的常见方法,但术后患者常出现排尿排便困难、伤口水肿、痉挛性疼痛等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同时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1]。对此,本研究对我院105 例痔疮术后排尿排便困难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取我院2016 年6月~2017年9月收治的210例痔疮术后排尿排便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105例、对照组105例;对照组中,男59例,女46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3.7±7.0)岁;观察组中,男63例,女42例,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41.5±6.8)岁。排便习惯无统计学差异,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手术操作均接受硬膜外麻醉,术后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方法

1.2.1 患者评估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主动与其沟通,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并对患者性格特点、饮食习惯、家庭状况、认知程度、文化水平、心理状态等进行统一调查分析,并针对不同类型患者制定出针对个性化护理方案,并严格按照其实施。

1.2.2 心理护理 术后出现排尿困难、排便困难患者,极易出现恐惧、焦虑、担忧、焦虑等负面情绪,造成患者排尿排便紧张,加重排尿排便困难;对此,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沟通,为其讲解排尿排便困难属于术后正常症状,并为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相关注意事项。此外,使用SAS量表评估患者焦虑情绪,若存在严重不良情绪,立即为其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告知其保持良好心态,有助于排尿排便,必要时可为其进行案例讲解,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1.2.3 健康指导 术后发生排尿、排便困难者,告知其注意适当饮水、进食,避免不饮水、进食行为,并叮嘱患者及其家属食物以清淡、易消化、增加易产生气体食物、脂肪摄入,易产生气体食物可促进加快肠蠕动,脂肪摄入有助于润肠道。同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一些简单腹部按摩,有助于促使排便;告知患者病情稳定后,不要长时间卧床,可适当下床行走,有助于排便。

1.2.4 排尿、排便困难的护理

排尿困难的护理:①排尿时听流水声、口哨等有助于刺激排尿;②局部热敷,对小腹部进行局部热敷,有助于排尿;③加压按摩法,排尿时给予小腹部按摩加压,促进排尿;④排尿时,指导患者呼吸调息法,即指吸气两次、呼气一次,反复进行,促进排尿。此外,必要时可采用开塞露进行通便排尿、必要时可进行导尿。

排便困难的护理:①指导患者保持深长的腹式呼吸,促进胃肠蠕动;②排便前给予热水坐浴治疗,缓解减轻肛周疼痛、松弛肛周括约肌,促进排便。③必要时可石蜡油灌肠,并告知首次排便出血是正常现象,无需担忧。④给予患者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避免烦躁环境影响患者情绪,增加排便困难。⑤若因疼痛因素,患者无法排便,可给予适当镇痛治疗(如口服0.2~.04g布洛芬,间隔6h用药一次),缓解尿道、膀胱、肛门括约肌痉挛,促使排便。

1.3 观察指标

研究观察两组护理后排尿、排便情况,并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并比较;SDS量表共计20 题,每项1~4个计分法,标准总分53分,总分正常上线41分;分值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VAS量表共计20题,每项1~4个计分法,分值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进行数据处理,组间计数资料差异使用(x2)检验,使用(%)表示,组间计量资料差异用t检验,使用(±s)表示;P<0.05则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排尿情况

观察组105 例导尿人数占比、非导尿患者首次排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排尿情况对比[n,(±s)]

表1 两组排尿情况对比[n,(±s)]

组别 n 导尿人数(%) 非导尿患者首次排尿时间(h)对照组 105 26(24.76%) 6.46±1.81观察组 105 7(6.67%) 5.23±2.04 x2/t - 12.353 3.040 P-0.000 0.000

2.2 对比两组首次排便时间

经研究显示,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均大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评分比较

研究统计显示,两组患者经干预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分、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统计学有意义(P<0.05)详见表3。

表2 两组排便时间观察对比[n,(±s)]

表2 两组排便时间观察对比[n,(±s)]

组别 n 首次排便时间(h)对照组 105 55.61±7.79观察组 105 48.34±8.20 t-4.334 P-0.000

表3 比较两组SDS评分、VAS评分[n,(±s)]

表3 比较两组SDS评分、VAS评分[n,(±s)]

组别 n VAS评分 SDS评分对照组 105 6.27±1.50 58.43±13.70观察组 105 4.72±1.20 41.33±11.82 t-5.449 6.379 P-0.000 0.000

2.4 导尿管留置情况比较

对照组105 例患者中,导尿管留置27例,占25.71%;观察组中,导尿管留置4例,占3.81%;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060,P<0.05)

3 讨 论

痔疮是临床肛肠外科常见疾病,该病症具有极高发病率,且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久坐久站、不良排便习惯、持续腹压增高、局部血液回流受阻等是该病主要诱发因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巨大变化,痔疮发病也呈明显升高显现,病症表现为肿胀、疼痛、出血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目前,临床中对痔疮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因手术属侵入性操作,损伤肛门附近局部组织后,易诱发充血、水肿等并发症,导致血流受阻,不利于患者恢复[3]。再加之患者对手术操作存在一定恐惧、紧张等情绪,可诱发植物神经异常,最终造成患者术后排尿、排便困难,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对其恢复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因此,患者治疗期间有效的护理干预意义重大[4]。

个性化护理干预即根据患者临床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加强对患者健康知识宣教,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治疗后痔疮复发;并指导患者如何有效排尿排便,促使术后尽早排尿排便,此外,告知患者一些小方法,刺激其排尿、排便[5]。术前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观察分析,消除患者对手术存在的恐惧担忧心理,保证良好心态接受治疗。术后对患者严格控制饮食饮水,避免诱发严重并发症,影响治疗[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经个性化护理干预后,其首次排尿、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患者SDS评分、VAS评分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导尿管留置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痔疮患者术后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快速排尿排便,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痔疮导尿管困难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抗反流尿袋对脑卒中留置导尿管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如何缓解痔疮的痛楚
改善痔疮五药膳
选择困难症
藏医学对痔疮的认识及其问卷调查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有困难,找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