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对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2018-10-17周小华袁经阳
周小华,袁经阳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创伤骨科与手外科, 广西 南宁 530011)
膝关节炎患者长期承受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精神及心理,会给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负面的因素。国内外有学者研究,KOA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都会给患者的精神和心理带来影响,伴有不同水平的抑郁经历[1]。范珊红等认为因长期慢性疾病导致老年人并发抑郁症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2]。张金秀等[3]认为骨关节炎患者长期的关节疼痛和关节畸形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逐渐情绪低落,对康复失去信心,对生活充满绝望,个别患者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可见患者的抑郁情绪直接影响疾病治疗的效果。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对于KOA患者抑郁情绪应引起足够重视,为了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治疗的效果,如何改善住院病人的抑郁情绪显得尤为关键,本研究对于KOA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骨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穴位按摩,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抑郁情绪,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在2015.04-2017.04 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等资料经分析,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1.1 入选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0《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关于KOA的临床诊断标准[4]:
1.1.2 纳入标准(1)符合诊断标准;(2)近1个月未用其它治疗方法及药物。
1.1.3 排除标准(1)不符合诊断标准,或者患者年龄>70岁;(2)合并有其他严重的内科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肝炎等);(3)被确诊有精神异常的患者;(4)非原发性膝关节炎患者;(5)哺乳期或怀孕妇女;(6)因外伤致膝关节损伤患者;(7)局部皮肤有破损或其他特殊情况不适合按摩患者;(8)住院天数不足15天的患者或因特殊情况中途放弃治疗者。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按2015 年修改后骨科护理常规指导护理工作:包括患者日常的饮食指导、药物及相关健康知识教育等。
观察组的每个患者均接受2 周的临床骨科常规护理并结合穴位按摩干预。按压穴位:选取梁丘、鹤顶、血海、内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膝关、曲泉。每个穴位点按3分钟,刺激强度可因人而异:如年纪较大的患者力度应适度柔和。患者选择舒适体位,先用较轻柔的手法如掌揉膝关节周围的肌肉5分钟,让患者逐渐适应按摩力度,为下一步取穴点按做基础。点按相应的穴位要让患者感到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最后再次以柔和手法放松3分钟后结束操作,每次操作总时间为35分钟。
1.2.2 测评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的第1 天按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第一次评估。然后再对观察组的患者予穴位按摩,在完成干预2周后即入院后的第15天进行第二次评估。由两名经过培训的固定护士完成评估工作。操作过程:向患者详细阐述目的与方法,严格按照医学伦理学的要求,得到患者的同意并对涉及到个人隐私的内容严格保密。进行评估时均采用统一的语言,与患者交谈并观察患者的方式,按表格的要求两名护士分别独立评分。
1.2.3 测评工具
资料调查表选用17 项版本的汉密尔顿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内容包括抑郁情绪、有罪感、自杀等。文盲和症状严重的患者均可使用,故适用于老年患者。该量表采用0-4分5级评分法,抑郁程度与得分成正比关系,小于7分为正常,7-17分为轻度抑郁,18-24分为中度抑郁,大于24分为重度抑郁。
1.2.4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KOA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者的症状以及关节活动度的进行评定。
1.2.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及标准差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采用t检验对干预后研究对象抑郁评分进行组间的比较分析,检验水准a=0.05 。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HAMD评分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 );予常规护理结合穴位按摩2 周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相应时点测评的对照组得分,具有显著差异性 (P<0.05 )。对照组干预前后HAMD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量表评分比较(±s )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量表评分比较(±s )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实验组 45 23.54±14.33 14.23±10.71 5.048 0.000对照组 45 24.61±13.54 20.43±11.94 1.736 0.083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实验组显效、好转及无效各28,14 及3例,总有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为20,11及14例,总有效率为68.88%,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 (P<0.05 )
3 讨 论
抑郁情绪属于中医的“郁症”,历代医家均认为具有情志不舒、气机不畅的特点。张景岳提出“因郁致病”、“因病致郁”等由病导致患者产生抑郁情绪的看法;源自清代医书“志虑不伸,而气先受病”的观点也证明这一点。张璐《张氏医通•郁》指出近代所称郁证,多指内伤情志,气机失调致郁,故其治疗关键在于调畅情志,疏理气机。历代医家皆认为肝气不舒、脏腑气血失养、阴阳失衡等因素是引发抑郁症的主要原因。
而膝关节炎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高发病率的疾病,它给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造成诸多困扰。目前医学界对于KOA发病原因、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许多观点支持关节软骨出现退变后并发、继发膝关节滑膜炎而出现各种症状。膝关节对于人体的站立和行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人体的主要负重关节,所以严重的膝关节炎患者常伴有明显的功能障碍,使病人身心同时受损,戴七一等研究膝骨性关节炎并发抑郁的发生率约为56.9%[6]。龚桂兰等[7]研究也显示了KOA患者合并有抑郁的发病率比正常人显著提高。但是国内对膝关节炎患者合并有抑郁的治疗和护理报道不多,虽然 KOA患者并发抑郁症在临床上同样属于常见的情况,由于缺乏足够的临床数据,对病因病机症状以及治疗方法的相关文献数量较少,中医对KOA引起的抑郁目前还没有一致的辩证分型。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包括运行气血、沟通上下内外等。《素问•气府论》阐述穴位的功能为“脉气所发”,许多古籍文献均说明经络和穴位二者关系密切,大量研究证明通过物理刺激人体经络及穴位后能够调整人体各个脏腑及肢体的功能,起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作用。推拿、按摩等传统方法对KOA患者具有不可否认的治疗和康复效果,已被国内外许多患者所接受。本研究选所取穴位来自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及经外奇穴的穴位。中医认为脾胃肝胆均与气血生成运行密切相关,刺激这些经络能调节脏腑功能,如点按阳陵泉可疏肝、利胆、解郁等。点揉这些穴位有调理气机并能进一步改善抑郁情绪的功效。本研究中护士给病人按摩穴位2 周后,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穴位按摩能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使机体气机调畅,缓解患者抑郁状态。有研究表明中医按摩手法能有效放松处于紧张状态的膝关节周围的肌肉,明显缓解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黏连以及降低关节内压力,对关节囊滑膜组织的血液循环淤积情况有较大的改善[8]。本研究结果进一步印证了本研究中手法对于本病的确切疗效。
本研究所得结果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有研究表明通过对KOA患者的穴位按摩后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减轻局部的疼痛程度[9]。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与局部疼痛是膝关节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历代中医将本病归结于:内因为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外因为素体反复感受风寒湿外邪,侵袭膝关节或筋脉,经络运行气血功能受阻使膝关节失于濡养而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痛则为气血不通所致。本研究对观察组的住院患者以适当的手法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后调和脏腑气血使气血津液生化有源;其次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改善后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局部的血液循环,提高周围肌肉的营养状态,能有效防止关节周围肌肉的萎缩及韧带的粘连。单纯的口服非甾体类止痛药(如对乙酞氨基酚、布洛芬、消炎痛等)虽能缓解疼痛症状,但长期服用后不可避免伴随有消化道的不良反应,有可能会间接给患者增加了另一种加重抑郁的因素。②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每天都会接受护士的穴位按摩干预,护士在实施手法按摩的同时增加了与患者交流机会。护士在干预过程中可以讲解疾病的基本知识,坚定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充分调动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促进了患病后抑郁状态的改善。所以在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应改变以往传统观念的束缚,对入院患者及早进行心理健康的评估,在常规的骨科护理基础上配合手法按摩穴位,减轻患者因关节疼痛以及关节活动受限而加大患者的心理压力。③护士干预过程的言行举止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减轻其抑郁程度。因老年慢性病而诱发抑郁症的护理工作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对膝关节炎患者不能只单单依靠医生开药治疗,更需要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通过日常的护理后能有效减少患者的疼痛,让患者产生安全感和稳定的、积极向上的情绪,提高了患者的医从性,所以膝关节炎在护理上配合穴位按摩具有明显改善患者抑郁情绪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