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8-10-17

装备制造技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软件技术实训软件

魏 强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张家界427000)

0 引言

目前,我国软件产业正处在成长期,在“互联网+”的概念催生下,其发展潜力正在逐步被挖掘出来,同时软件产业技术与各行业的融合度逐渐增大、增强,推动软件产业快速发展。高速发展的软件产业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根据人才市场调查的数据显示,软件企业需要三类人才:第一类是懂技术、行业知识和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即“软件金领”;第二类是系统分析和设计人员的软件工程师,即“软件白领”;第三类是熟练编程的程序员,即“软件蓝领”[1]。三类人才在软件企业的正常比例呈现金字塔形即为合理配置比例,“软件金领”为塔尖,“软件白领”为中间层,“软件蓝领”为塔基。然而,进入21世纪至今,我国软件的人才结构呈现橄榄球形却从未改变。也就是说“软件白领”过饱和,“软件蓝领”人才奇缺。全国一千多所高职(专科)院校中80%以上的学校都开办了计算机专业,这80%的计算机专业中约有35%开设有软件技术专业。但现状表明:一边是软件产业缺乏大量蓝领人才;另一边却是高职软件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1]。究其根本是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软件人才培养中尚存在一定问题[2]。

1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软件行业的用人标准不吻合

我国软件企业的规模在现阶段,任然是以中、小规模为主,企业人才流动或流失非常快,这决定了绝大多数企业不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来培养属于企业自己的专门型人才。软件企业不愿意自己培养,但软件企业的发展又非常需要软件技术相关人才,那么大多数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就给出了这样一条限制性条件:至少一年以上工作经验。这里的工作经验,简单的理解就是动手能力,进一步理解,就是软件项目的开发经验。企业不是不用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应届毕业生,而是目前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弱以及项目经验缺乏,因而达不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也不符合软件企业的发展需求。

1.2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方案中课程体系设置,前些年存在学科体系的缩影,最近这些年,大多高职院校都开启了校企合作模式,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植入了企业的部分课程,但在植入过程中没有优化配置课程,只是做简单的课程替换,没有深入探讨和研究其课程体系是否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特别是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1.3 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

首先,高职院校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学课程多,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知识的更新滞后,压缩了教师成长的空间,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沿用旧的教案和案例。其次,教师备课准备的教学案例脱离实际应用,且缺乏趣味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师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三尺讲台加机房,以讲授为主,虽然融入了讲练法,但以教师为主体的根本仍然没有改变。

1.4 考评方式单一

课程考核方式单一,即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包含考勤、作业、平时表现;期末成绩即试卷考试成绩。这种考核评价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2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以及软件产业发展需求,同时改善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本文针对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以下建议。

2.1 课程改革

针对软件技术行业人才需求,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专业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专业技术针对性;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3],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针对软件技术专业实际工作体系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并按实际工作结构重新设计课程结构,即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2.2 教学模式改革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应汲取校外培训机构、企业的经验和做法,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改并行授课模式为串行授课模式,或并行授课模式和串行授课模式相结合。串行授课模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知识的体系和脉络,且让所学知识在后继的课程中学有所用。所谓并行授课模式,即为一学期中多门课程同时授课的模式;串行授课模式,即为集中在一段时间讲授完一门课程后,继续下一门后继课程的教学授课模式。

2.3 教学过程改革

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针对胜任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4],形成主要进行任务实施、学生主动构建[4],融教、学、做一体的教学过程实施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现状为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特殊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职业成长体验,完成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整个过程。当然,信息化教学手段也要充分地融入教学过程中。

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的特点主要表现形式为行动导向教学方式。行动导向教学是针对具体的工作任务展开的,强调学习过程、注重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由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所构成。其中包括项目教学、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和情境教学方式。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启发式教学是通过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并促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过程和完成结果检验和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情境教学是构建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情景,师生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在工作岗位上学习。

2.4 重视动手能力培养,建立三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中,软件技术专业应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按“生产型”人才培养模式制定配套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培养模式形成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而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课程全部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2.5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延续和深化实践教学

为了提高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熟练掌握软件技术设计技能,提升学生毕业后在软件产业的就业竞争力,需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增加学生在实训基地实习的时间,让学生在岗位中锻炼、成长,最终使我们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应届毕业生符合企业用人标准和发展需要。

2.6 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健全教学及实践教学质量监督和管理机制

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即在一堂考试一张试卷加上平时成绩不再适合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应在课程教学评价中采用多种考核评价方式。例如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中融入过程考核、作品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评价方式。过程考核必须是要融入传统考核方式中的,但这里的过程考核不是简单的考勤,应该是基于“项目”的过程考核,或者基于“任务”的过程考核,也就是针对学生完成项目或任务的过程和完成度进行考核,并计入该课程期末考评成绩。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离不开制度的完善,随着改革的实施和深入,与之配套的制度需要被制定,通过制度加强督导,才能严格把控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

3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3.1 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软件技术专业面向的典型岗位、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素质要求,以培养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并结合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的实际,删减数据结构和数据库概论等将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形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块化生产型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块化生产型课程体系

3.2 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以第二学期的专业基础课程,即计算机网络应用、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网页制作课程三门为例,18周的教学周数中,教学改计算机网络应用与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网页制作两门课程为串行授课模式,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网页制作两门课程采用并行授课模式。计算机网络应用作为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网页制作课程的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安排前4周,周课时为16,总课时为64课时;后14周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安排周10课时,总课时为140,网页制作课程安排周6课时,总课时为84课时。

3.3 教学过程改革实践

以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针对软件开发的工作流程,进行相应的职业能力分解,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和重组,将课程划分为3大职业能力,4大知识模块,6大学习领域,如表1.

表1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分解表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了项目导向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导向教学法以一个实际的项目为例展开教学,例如网络聊天室和五子棋等,将知识点融入项目中,运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进行分析、设计和实现,树立学生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启发式教学法在每个学习情境或子情境中融入典型案例,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在网络聊天室项目中,引导学生完成群聊的功能后,逐渐引导学生完成私聊的功能。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每个知识点的讲解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通过“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边学边做 (讲练结合)→总结”的过程,体现出互动创新、提倡个性、重在应用、共同协作的教学风格,例如五子棋的开始游戏、暂停功能、悔棋功能和联网游戏等进行任务拆解,要求学生主动分析任务、完成任务,并在完成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答疑解惑,针对大多同学遇到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3.4 实践教学改革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三层次”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从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那么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一,教师必须具有职业经验,了解企业背景,熟悉工作过程,掌握工作要求和质量标准;其二,教师要有课程开发和整体设计能力,能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适合于教学、具有教育价值的学习内容,并通过整体教学设计(也包括学习情景的设计),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到工作过程中去;其三,教师需要有跨专业的知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因为一项完整的工作任务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门课程了,可能需要涉及多方面的知识,也可能需要几位教师联合承担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有良好的合作能力;其四,教师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更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5]。从上述四点可以看到,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当然也是“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关键所在。因此,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支持“三层次”实践教学的实施,首先,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聘请了职教专家对专任教师进行职教教育理论的培训与提升;其次,专任教师还通过下企业锻炼、考察、实习等方式直接参加与职业相关的实际工作,熟悉并掌握与职业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经验与知识;第三,鼓励和支持专任教师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使之成为“双师型”教师。

支持“三层次”实践教学的实施还有一个环节必不可少,那就是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是将校内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综合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有机的结合了起来。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在顶岗实习前都必须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为期16周的专业实训。在实训基地学生是以员工的身份存在。实训基地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并以软件企业实际的开发项目为主线构建完善的实训项目体系。通过在实训期的知识学习并结合企业项目实训,培养参训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亲身体验软件项目开发流程,熟练掌握开发相关的必备知识与技能技巧,适应团队合作的开发模式,提高沟通交流的能力,为毕业后能够进入企业从事软件开发及相关工作做好技术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储备。

在实训基地,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完成3个完整的软件项目,以项目实战的形式熟练掌握企业软件开发流程和编码规范,并训练了学生的团队开发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训基地,每一个学生都在其中找到了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岗位,并以之为依据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4 结束语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是目的,改革的目的是培养符合企业用人标准和发展需要的现代技能型人才,通过培养合格人才推动和促进本地区,乃至全国软件产业的良性发展贡献一定的力量。

猜你喜欢

软件技术实训软件
禅宗软件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软件对对碰
新教改背景下高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的课程改革探究
UGNX软件技术在农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中的应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软件技术的组合逻辑电路模型分析与实现研究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