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江上的万吨巨轮

2018-10-17

西江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巨轮梧州西江

1965年6月的一天中午,西江上的系龙洲方向传来“呜……”一声令人震聋发聩的悠扬巨响,这响彻山城的声音,预示着又有巨轮进入梧州港,因为前些时候,两艘日本造的桂海轮就是这样开进梧州港的。

梧州的男女老少涌向江边观看,视野开阔的西江北岸一下挤满了人。在位于下关的梧航港澳码头,我看到了那艘巨轮,船身的水线下至露出水面的部分已经锈迹斑斑,但是船体其余部分的油漆仍十分鲜艳,船上还悬挂着崭新的万国旗。

巨轮在左右两艘小拖轮的引航下前进,两个大烟囱间歇性地冒出浓浓黑烟,轮机发出“唔……唔……”声响,它的单叶螺旋桨比1.8米的大汉还高。只见巨轮徐徐驶进,虽然激起的波浪不高,却使两岸的泊船此起彼伏。人们都在议论和猜测:第一次有这么大的巨轮驶进梧州港!西江冬春季水浅、滩多航道窄,巨轮调头十分困难,它不可能是来运货的吧?这艘巨轮是什么原因来到梧州?

原来,这艘巨轮为塞浦路斯籍,刚从外国返航打算前往香港,由于当时国际航运业萧条,船主觉得经营艰难,就找到当时的自治区物资局驻港办事处,想以平价售卖该巨轮。

自治区物资局将情况报自治区交通厅航务局。当时自治区物资局提出的建议是,虽然当时广西沿海航运也不景气,但如果自己造船,自有钢材质量不过关,买进口钢材的钱也比这条船价要高,而且国内船厂也不掌握船舶动力系统、导航和舵系方面的技术,买进这条巨轮,是赚钱又赚技术的买卖。于是,自治区物资局决定购买这条巨轮,并联系自治区交通厅航务局。

当时自治区交通厅派出自治区航务局长张景哲负责联系落实工作。张景哲指定由梧州造船厂派出船体工程师王家才和梧州航运局的工程师梁福超领队,驻港负责人、老船长郭志祥,船长梁深、刘云及自治区物资局经理助手等为接船代表,从珠江口大铲上船。张景哲负责了解法律文书方面资料;王家才负责弄清船体构造情况;梁福超和梁深等负责熟悉动力系统、导航和舵系操作等。

相关人员经过验收获知,这艘名为“阿尔梯斯号”的塞浦路斯巨轮,是一艘航行于中国至南洋的深仓式散装货轮,还未到报废期。巨轮装载量约12000吨,船体长118米、宽28米,空载时,要从船旁攀爬20多米高的吊梯才可登船。船体甲板上的驾驶室内自动舵系及各种航海仪器完好无损,各色信号旗安放整齐,两艘动力救生艇吊躺着在船的左右舷上,崭新的大型救生圈安放在上架的位置上。巨轮绞盘系引出的粗大的锚链吊着20多吨重的船锚,并配有其他的辅助锚,不仅如此,船上还有几副锚机和发电机,设备完好。巨轮巨大的主机足有一层楼高,是烧重柴油的内燃机,主机的马力约13000匹,由两台40马力蒸汽辅机把主机的重柴油加热,海航时速为14节(即25.9公里/小时)。船员室内安放着各种船用物品,贮藏室内还有充足的罐头、香烟、面粉、食油等。

这艘巨轮是由塞浦路斯原班船员在中国引水员引导下,开进广州黄埔港停泊的。靠岸后,船员们才知道船已被卖掉,他们十分沮丧,想到自己即将被遣散,一些船员心有不甘,就有计划地在各系统处设置障碍,但没有明显搞破坏,也没带走船上任何东西。因船员以为巨轮停泊是待航装货的,因此在黄埔港停留7天期间储备了食物。

验收工作结束后,自治区交通厅决定将巨轮划拨给梧州航运局。梁福超和郭志祥、梁深等开始启动船舶的动力系统,以及导航和舵系操作,但是只运行了一段时间,船舶便自动停下了。他们只好急催梧州航运局增派有经验的轮机长和驾驶员到黄埔港,帮助检查轮船的故障。

梧州航运局增援人员检查巨轮后发现,船只仅是启动了过荷自动保险装置。待全船主要岗位人员就位后,巨轮由黄埔港的引水船带领离港,进入西江主航道,再由梧州航运局派两艘俗称“湿底”的小拖轮左右前导,引航回梧州。巨轮从黄埔港驶来梧州确实不易。那时,虽然西江还没有横跨大桥,但当时航道变化大,过江电缆也是危险物,几经周折,梧州航运局人员才把巨轮驶回梧州港。

因水位和各种其他原因,这艘巨轮在梧州航道上停泊过很多位置:先是停泊于三角嘴对开梧州航运局的泊位,洪水时又停泊于南岸旧飞机场竹厂对开的江面。改革开放后,有关部门曾设想把它停泊于三角嘴对开的三江水口处,将其开发为集娱乐、旅游观光、食宿为一体的水上豪华俱乐部,让市民游客可在船上近赏鸳鸯江景,遥览白云山和南岸风光。后来,有关部门发现这艘巨轮已属报废品,经核算,还是拆解卖钱划算。改革开放后,巨轮被就地拆解,最后拆剩的船底壳则运到梧州造船厂东面低水位船台分解。

猜你喜欢

巨轮梧州西江
文化自信视角下梧州岭南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
中共梧州城工委
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
两会落幕你的生活将有这些变化
航拍貴州西江千戶苗寨
一城一舰 心心相印
巨轮平肩壶
我的家乡最美之梧州
巨轮上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