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排球正面扣球训练四种策略

2018-10-16覃吉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排球运动高中体育策略

覃吉

【摘 要】本文论述通过定型正确的动力训练学生提高排球正面扣球技术的质量,提出强化体验、投掷垒球、准确判断、调整网高等四种策略,激活学生各方面的力量,及时指正错误的动作,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与兴趣,强化对正面扣球技术的掌握。

【关键词】高中体育 排球运动 正面扣球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7B-0167-02

在高中体育排球运动中,正面扣球是一项基础性技术,也是教师在扣球专项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由于正面扣球相对于其他动作技术略为复杂,学生缺乏正确的发力意识,盲目地用力扣球,导致失败甚至身体受伤。本文论述通过定型正确的动力训练学生提高正面扣球技术。

一、强化体验,挥臂击球

挥臂击球是正面扣球技术的核心动作,在这个过程中,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着力量传导。可以对墙连续扣球,体会接触点、击球手形以及挥臂动作;扣击活动的目标,提升反应速度,诱导迅速击球。在强化体验的过程中,掌握挥臂击球动作的精髓。

(一)对墙连续扣球,体会动作。对墙连续扣球练习的具体做法是,人在距墙面 5-6 米的地方面对着墙,自己将球抛出后再击扣,尽量击向自己既定的目标位置,在球落地的瞬间又反弹撞到墙面上,再经墙面又向人反弹,人再次扣击来球,往复进行练习。通过这样连续不断地击球,体会正面扣球的基本动作。起跳瞬间,左肩膀助力右手臂向上抬高,眼睛持续关注着球,此时,上半身昂首挺胸、扩展腹部,使背部成弓形,蹬地与腹部力量顺势传递给右手臂,右手掌掌心为击球的接触点,手掌要落在排球的后中上部并包住球面,五指弯曲向下压球,手臂与手腕迅速挥动,完成球的击扣。落地后要注意先使双脚的前脚掌着地,再逐渐落下全脚掌,收腹屈膝,保持自身平衡,避免出现身体损伤问题。总之,在对墙反复扣球的练习过程中,要注重准确发力,找准触球点,体会动作的连贯性与统一性,以及每一步特点、要素的严谨性,最终达到熟练运用手腕、手掌来控制击球的球路以及最终落点的目的。

(二)扣击活动目标,诱导练习。在练习正面扣球时,学生常常会出现击球力量小、挥臂速度慢,导致出球攻击性弱,落地迟缓,进而失去得分机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引领学生做一些诱导性质的训练,增强互动性与针对性,而对于初级水平的高中生来说,较好的教学手段就是低网扣击活动目标。其中,通过对出球的弧线与高度的把控,来透视学生力量的使用及击球速度的快慢。由体育教师亲自或是挑选出排球水平较高的学生并分组,为其余学生进行诱导性发球,教师对出现问题的扣球动作进行一一指导、纠正。对于腰、腹部不会发力的学生,在向他发球时提升出球高度,加强锻炼其跳跃能力,并在日常的素质训练中强化激发腹部力量;对于臂力不足的学生,适当地逐步增加其与低网的距离,注重上肢的运动速度,强化挥臂击球动作的掌握程度;对于指腕控制不好的学生,从缓慢的发球逐渐提升速度,从意识中形成屈指压腕的动作要领,内化于心,从一次次的练习中将其外化于行。

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与锻炼之中,将规范的挥臂击球动作熟练掌握与运用,再结合自身的情况练就属于自己独特的球路。

二、投掷垒球,尝试起跳

垒球的体积小、质量轻,方便手持,减少大量练习的上肢损伤。以模拟正面扣球的起跳动作为前提,进行原地、助跑形式的投掷垒球练习,有利于尝试起跳、规范起跳,将起跳的动力准确定型。

(一)原地起跳,投擲垒球。原地起跳时,下肢两膝盖弯曲,并向中间稍作内扣,上半身微前倾,双脚用力蹬地备跳,手臂由后方快速挥向前上方,同时挺胸展腹,双腿蹬伸,瞬间起跳,在最高点处将垒球投掷出手。练习原地起跳是为了强化身体与大脑对规范起跳动作的记忆,定型这种用力方式,将其熟练运用到无须思考,形成惯性。在练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给予正确指导,归纳若干注意事项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琢磨与练习。例如,为提高个人跳跃高度,起跳瞬间,双脚要快、稳、有力地向下蹬地,可做一些原地迅速用力的踏跳动作;在起跳过程中,下肢蹬伸、向上挥臂、上身扩展等动作要协同表达,连贯地传导力量,彼此配合为弹跳共同发挥出最大的力量;双脚落地时,屈膝缓冲力量,并且应立刻为下一次弹跳做好准备。

(二)多步助跑,投掷垒球。在正面扣球中,起跳不仅仅注重高度,选择一个好的起跳点,找到扣球位置,抓准起跳时间更是重中之重,而助跑则是为了移动到更加靠近球的位置,选择恰当的起跳时间、地点,当自身获得了一定的助跑速度后会进一步增加跳跃高度,强化挥臂击球的力量与速度。回球时的助跑形式有很多,有一、二、多步等,其中,两步助跑法是排球教学的基础内容,在了解两步助跑动作的基础上,学习多步助跑。由教师或学生互相指定起跳点,在指定瞬间,练习学生以两步甚至多步助跑形式迅速向改点靠近,其中最后一步助跑的跨度应最大,并且其助跑速度由稍慢到迅速,步伐幅度由小到大,而又连贯、统一、富有节奏感。随后另一只脚立即并到与跨步脚相距大约为肩宽之处,双膝弯曲,同时手臂上扬,将垒球扣击出手后,尽量做到双脚前脚掌优先落地,保护膝盖等各个关节。

利用小而轻便的垒球代替排球训练四肢的反应速度,不但直接提升了排球技能,更是对身体素质的综合锻炼。

三、准确判断,学会控球

准确判断能力是每个排球运动员的基本素养。在赛场上,不仅要判断对方出球的落点方向以及球路的发展,而且也要观察判断队友的表现。在正面控球专项教学中,通过准确的判断,锻炼快速、稳健控球的能力。

(一)时间判断,有效发力。培养时间判断能力是教学中的难点,需要学生随时观察、全神贯注地判断来球的情况、对手防守情况,去判断起跳点以及扣击方向。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将学生分组进行正面扣球的攻、守对抗小组赛。教师可先做其中的一员进行示范,首先,对场上一传的传向、速度、球路、落点等因素做出判断。持续观察球的传达状况,做好助跑、起跳、扣球的准备,与上相同,判断二传结果。然后迅速做出反应,启动神经与肢体的调配,开始助跑,一边跑,一边判断球向与上步的时间,不断调整自己的节奏,最终抓住合适的时机,起跳将球扣击至预判为防守漏洞的方向。其中,助跑上步的时间要把控恰当,当注意到二传后球的位置较低时,上步要快一些,相反,球的位置较高时,上步就要较晚一点。学生只有不断地练习,与队友互相磨合、协调,才能将排球预判技术发挥得更好。

(二)空间判断,把握落点。空间判断即通过眼睛观察、经验判断球的来向,随时准备着向各个方向的助跑。在传球过程中,站立在与球网 3 m 左右的距离处,双脚自然开立,平、斜步均可。双膝稍稍弯曲,成下蹲姿势,身体重心也随之有所下降,上半身保持自然向前倾斜,含胸抬头,聚精会神地关注着二传球向,手臂自然下捶即可,做好随时向各个方向移步助跑的准备。在课堂上,教师可模仿助跑起跳动作,边运动着边讲述出自己的判断与走向,让学生在球网周边练习助跑、起跳,寻找自己的节奏,感受球网与自己的远近关系,数落场地的空间感觉,打下扣球的基石。在寻找扣球时机的同时,找寻对方防守弱点,判断理想落点,起跳瞬间,力量导向手部,通过手掌与手腕的协作将球向目标落点击去。

想要掌握排球技术,势必要优化自己的反应速度,判断准确度,切忌盲目观察与推算,找准“二传”,盯紧球路,边思考边助跑,腾起、扣击一气呵成。

四、调整网高,击抛传球

对于排球运动的初学者来讲,适当调整球网的高低,调整技术难度,有助于扣击抛传球的教学。在降低网高的训练中,应增强自信,熟悉动作要领;逐渐增加网高,防止进入误区,提高扣球高度,将力量定型,塑造规范的正面扣球姿态。

(一)降低网高,强化基础动作。学生在进行对墙击球、对活动目标击球后,要加上球网来进一步内化扣球动作。结合目前高中生的身体条件与排球素养,应在开始阶段降低球网高度,避免学生由于网太高,无法扣球过网而丧失对排球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带领着基础较好的学生组成二传手组,在球网前侧抛出球,注重强调正面扣球的每个细节动作,命中率较正常高度球网来说大大提升了。正因为网高降低了一些,使得学生较轻易地掌握基础动作,也能纠正一些平时产生的错误,如会出现在胸前去击球或者持球的错误;尤其对于女学生来说,弹跳能力较差而身高偏低,只能迫使学生用手将球拍打过网,而无法将助跑、起跳、挥臂击球的动作运用自如。降低网高,首先消除了学生的心理障碍,更容易发挥出挥臂、压腕、指推的力量,进而有效建立准确的动力定型。

(二)调高网高,提高击球高度。想要真正领悟排球精神,强化正面扣球的核心技术,也要逐渐将球网抬升,不能长时间安逸于低网前运动、安逸于腾起至较低的扣球点,致使学生逐渐出现惰性,放弃压腕,直接利用手臂摆动向下击球,因此,降低网高是扣球的入门,而不断训练学生的弹跳高度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提升弹跳高度要注意多方面的力量运用,在逐步提升网高的同时,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严格把握双脚蹬地的力度,小腿、膝关节、髋关节的伸展,挺胸、展腹、弓背以及挥臂的尺度,才能真正達到目的。在此期间,教师需注意的是,球网高度要提升至略高于标准高度,适当增加一点难度,再在大部分学生都能适应的基础上,恢复到标准网高。这种训练手段,良好地过渡了初学时期的难点,也间接使学生的弹跳素质日益提高。

调节网高,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的有效手段,不仅整体提升了学生的正面扣球水平,更是极大地激活了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排球作为高中阶段设立的一门课程,掌握正面扣球技术是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教师应以学习此项基础技术做切入,全面提升学生排球运动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邬燕红.排球正面扣球技术教学的球感练习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4)

[2]王凤来.正面扣球教学方法的探讨[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3]杨秀霞.浅论排球正面扣球的基础训练教学[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排球运动高中体育策略
排球运动的耗能特点及训练方式探析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排球运动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