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途径探微

2018-10-16陆燕兰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形象思维培养途径高中物理

陆燕兰

【摘 要】本文阐述教学情境设计、实验操作指导、教法运用反思、训练设计拓展等方法,用这些方法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形象思维构建状态,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 形象思维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7B-0150-02

形象思维,是指一些有形信息进入大脑,通过大脑加工优化处理,将这些抽象信息变为有画面感的形象信息。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科学布设实验活动、完善教法认知体系、拓宽课堂训练设计,从不同维度激活学生形象思维,促使学生产生更丰富的直观画面感,帮助学生顺利将物理知识内化。

一、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形象思维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主体意识,围绕学生学习实际展开创设,以有效激活学生学习思维。教师在情境设计时,要深入学习教材内容展开分析研究,找到文本生本思维对接点,并利用一些直观手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完成形象思维的构建。教师生动解读、案例展示、多媒体应用、实验设计、实地观察、实际测量等,都可以为学生带来直观感知机会。

比如,教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 1《时间和位移》,笔者先为学生解读时间、时刻、路程、位移、标量、矢量等概念,然后为学生设计讨论问题:我们有作息时间表,从这个作息时间表中,你能够找出时刻和时间间隔吗?细致阅读文本相关内容,你能够列举时间和时刻吗?学生随即展开讨论。“我们 8:00 上课,指的当然是时刻,一堂课用了 45 分钟,这说的是时间。每一项活动用多少时间,这就是时间间隔。”教师继续引导:你从北京到上海,可以选择哪种抵达方式呢?这些选择有什么异同呢?从这能够给位移和路程下定义吗?学生讨论热烈,并很快就达成共识。

教师为学生设计问题情境,成功调动学生学习思维。学生对相关物理概念有一定生活认知基础,通过展开分析,自然顺利启动其形象思维。因为作息时间表、上课所用时间,都属于直观的东西,学生接受起来不存在任何障碍。在多重对比分析操作中构建形象思维,自然成为必然结果。学生对直观学习情境有特殊敏感性,只要教师设计得当,学生学习积极性便会被成功激活,课堂学习也会顺利进入佳境,学生形象思维构建也会顺利完成。

二、科学布设实验活动,促使学生直观感知

物理实验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学生对实验操作内容有特殊兴趣,这是教师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重要契机。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条件,多为学生设计一些探索性实验,这样就能够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对学生学习思维形成冲击。物理实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科学运用物理概念、推理、定义、公式,促使学生完成认知内化,尽快构建完善的形象思维。

比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这是一个操作实验,笔者先发动学生阅读打点计时器说明书,然后让学生模拟打点计时器进行具体操作。让同桌两位同学合作,一人手拿一支彩笔,另一个人牵动一条长纸带,让纸带从彩笔下缓慢迁移,拿笔的同学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在纸带上点击。从这个实验操作中,你会有什么新发现?实验操作開始,学生都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实验操作之中。分析实验结果时,学生展开了课堂讨论。有学生说:“纸带上的点并不均衡,说明纸带运动速度发生了变化。当速度变快时,点的间隔距离变大了;当速度变慢时,点的间隔距离变小了。”教师随即引出电磁打点计时器相关内容,使学生学习思维得到顺利启动。

教师利用同桌互动性实验操作,调动学生展开实验探索。两个人合作、探究不但能更好地完成实验,而且容易达成学习共识。一般来说,实验的直观性非常强,学生通过对直观信息进行整合处理,能更快地实现认知内化。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合作实验操作任务,以有效调动学生集体学习智慧,让学生在取长补短中形成学习认知。

三、完善教学方法体系,提升学生认知效率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物理教学方法众多,教师需要科学筛选,以提升方法运用的实效性。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时,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需要给出更多激发和调度,运用教法创新实践,调度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如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展开座谈、为学生设置悬疑讨论、发动学生展开辩论活动,还可以让学生展开社会调查,进行实地观察,对现实生活案例展开研究学习,促使学生顺利构建认知体系,这对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形成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在学习《弹力》相关内容时,笔者先给学生演示实验:钢锯条在手的作用下弯曲,弹簧被拉长,泡沫塑料块受力弯曲扭转,纸张被手揉皱。并给出观察讨论问题:这几个实验有什么共同特征?然后让学生讨论,学生经过讨论,逐渐形成学习认知:物体的形体发生了变化,有些物体体积也有了变化。当物体受力撤销后,有些物体会恢复到原始状态,如弹簧、钢锯条都会快速恢复。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原始形态是有一定条件的,就是受力不能超出一定范围,一旦超出,便不能再恢复到原始状态。教师对学生观察分析给出肯定评价,并要求学生利用手边物体进行弹力实验,看看弹力有多少种?学生依照教师设计,快速行动起来,课堂内研究气氛逐渐建立。

教师为学生进行了多种弹力实验,并让学生自行总结弹力现象的发生过程,从而对弹力有了比较直观的认知。教师发动学生利用手边物体展开实践操作活动,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操作,对弹力的认知更为深刻,其形象思维构建也顺利完成。师生互动,学生学习探究热情高涨,课堂中教与学达成高度和谐。

四、拓宽课堂训练设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课堂训练设计时,教师需要有拓展创新意识,对物理训练设计进行优化处理,以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生形象思维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在训练内容选择和形式创新时,需要有构建意识。不妨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积累展开教学创设,利用生活案例分析,提升学生学习思维认知品质。比如,教师布设实验猜想、生活物理现象信息搜集、列举生活物理教学案例、跨学科研究物理实践等训练任务,都可以为学生提供众多学习探究机会。

物理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如果教师能够给予学生切实引导,让学生从生活中展开物理学研究,那么学生势必能够获得丰富的形象思维信息。如《摩擦力》,笔者给学生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在桌面上放一张白纸,用手压住纸面,然后用手掌向前推。尝试用不同压力向前推手掌,或者改变接触材料,可以获得哪些体验?学生展开实践操作,给出个性体验:“用力压住纸时,其阻力明显加大。桌面平滑的地方,阻力较小,粗糙的地方,其阻力变大了。”教师也给出自己的感知意见:纸张和桌面有一个接触面,在一定压力下,产生了运动,两个面之间形成了阻力,这就是摩擦力。摩擦力和压力成正比,摩擦力大小还与接触面的材料和粗度有关。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展开实验,对几种摩擦力进行深入探究,并利用网络,对摩擦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关联因素进行梳理。

教师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并总结体验感知。学生参与了实验,进行操作,其感知当然是鲜活的、立体的,这无疑属于感性思维的构建。教师让学生解析实验现象,为学生学习认知内化创造机会。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和实验体验进行整合分析,最终获得实验结论。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学生形象思维得到顺利启动,并在不断分析、操作中逐渐成形。

形象思维是学生掌握物理理论知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构建契机,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物理学习认知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这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形象思维培养途径高中物理
小学数学形象思维的培养分析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