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POC的中职茶艺课程翻转课堂实践研究

2018-10-16罗惠娟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翻转课堂

【摘 要】本文论述基于 SPOC 的中职茶艺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提出构建包含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教师活动及学生活动安排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茶叶的冲泡”的教学内容为例,按照“自主学习—成果展示—综合评价—反馈改进”的流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提出加强软件硬件建设、学校或社会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建设更合理的平臺、培养更优秀的师资等措施,以进一步推广基于 SPOC 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中职学校 小众私密在线课程(SPOC) 翻转课堂 茶艺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7B-0091-03

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或“反转课堂”。比较传统教学模式而言,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这两个阶段的实现方式被翻转。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传授阶段,由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完成;知识内化阶段,由学生通过课前作业完成。反之,知识传授阶段,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阶段,通过课堂上师生的研讨完成,由此形成翻转课堂。

SPOC 是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小众私密在线课程”。谈到 SPOC 必须先提到 MOOC,SPOC 中的 Small、Private 与 MOOC 中的 Massive、Open 相对。与 MOOC 比较,SPOC 的学生人数较少,这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管理与组织。课程不完全开放,有一定的私密性,更符合学校组织教学的需要。

一、基于 SPOC 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一)课程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不能适用于所有课程以及课程内容,在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前对课程进行分析,是首先要进行的重要基础工作。

中职学校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茶艺课程又是一门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有操作步骤的视频对于学习者帮助较大,但仅有视频,不利于学生主动探究,还需要有大量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实操学习,这是传统课堂无法满足的,因此,在茶艺课程的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其必要性。

(二)教学模式构建

2017 年 3 月至今,笔者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对 SPOC 及翻转课堂进行相关研究,并在茶艺课程教学中进行有益尝试。通过研究、实践、反馈等,初步构建如图 1 所示基于 SPOC 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包含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教师活动及学生活动安排。在课前,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制定课程教学目标,厘清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学习任务单,制作学习视频并上传,并提供习题或测试题供学生自我检测课前学习效果,给学生提供在线帮助,适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度,提醒、监督学生以保证课前自主学习质量。课前阶段,学生需完成自主学习,对任务的阅读很重要。课中,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活动,可开展答疑、讨论、学生展示等活动,具体可用头脑风暴法、小组学习法等方法进行组织。学生则可以进行提问、讨论、展示等。在这一阶段,教师对过程的把控能力很重要。课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应涵盖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并对教学效果进行统计分析,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教学优化。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并通过练习、考核等方式巩固学习成果。值得一提的是,不管哪一阶段,都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引导、组织、辅助等作用。

二、基于 SPOC 的茶艺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一)行动计划

在茶艺课程中,关于茶叶的冲泡这一内容,实践性强,学生在经过理论学习后,掌握了一定的相关技能,但对于掌握程度,不仅教师无法了解,学生自己都不明确。因此,本次计划基于 SPOC 对这一教学内容进行一次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学生通过在课前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教师对此进行点评,通过“自主学习—成果展示—综合评价—反馈改进”的具体流程完成本次实践。

(二)实践过程

1.课前。教师通过教学分析,制定教学目标为:(1)了解几个茶类的基本知识;(2)分别掌握绿茶、花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的冲泡程序及要领,能演示冲泡程序;(3)能积极地参与教学互动,领悟团队合作的重要性;(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知识面。教学重点为茶的分类及制作工艺、冲泡程序,教学难点为各类茶的行茶程序、行茶礼仪的准确性。为实现教学目标,方便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教师制作了绿茶、花茶、红茶、乌龙茶、黑茶冲泡的演示视频并上传至 SPOC 学习平台。教师编制学习任务单(见表1),本次布置的任务是:学生分组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学生在阅读任务单之后,组成学习小组(可以学号、宿舍、抽签、教师指定等方法分组)。推选或指定组长,由组长进行小组分工,并组织本组成员对任务所需掌握的知识及技能进行学习。小组成员还可利用个人其他时间登录 SPOC 学习平台对自己掌握得不够好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学习。通过平台,师生间形成交流,教师掌握学生学习进度,任务准备大致进展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与教师或者其他同学进行探讨学习。

2.课中。现代化职业教育中,学生应当是学习的中心,本次学习,在课中阶段,由各组按课前准备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教师的角色近似主持人。但教师的个人能力对于这一阶段学生学习成果的内化尤为重要。把课堂交给学生,会出现大量没有预设的情境或状况,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能力把控课堂,教师必须洞察这一过程中学生所展现出来的优点、不足甚至是错误,或表扬,或鼓励,或引导。既要保证课堂的节奏,又要保持课堂的氛围。

3.课后。总的来说,课后是学生以及教师反馈、改进的重要阶段。教师通过收集学生评价、考核、自我反思等手段总结本次学习的优点与不足,并进行针对性改进。如本次实践,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即学生对自己的任务所涉及技能掌握较好,但对别组所做任务涉及技能掌握有所欠缺,笔者针对这一问题所作改进为:要求各组在 SPOC 学习平台上,上传其他四种茶的冲泡表演视频。通过这一改进,解决了上述问题。学生方面,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价、考核等方式评估自己对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并据此进行进一步学习。具体见表2。

(三)实践效果

1.学习层面。(1)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是近年来职业教育达成的共同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自主性的体现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引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目标。通过对任务的准备,了解完成此项任务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这种“不知”或“告知”教学目标到自己“发现”教学目标的转变,是学习目的的自主;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学习时间,或是时长,这是学习时间的自主;学生根据任务内容、自身掌握程度在学习平台自行选择学习内容,这是学习内容的自主;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学习成果,开展自评互评,这是学习评价的自主。(2)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学习成果时,操作流程正确,技能虽不够熟练,但均已掌握基本要点。讲述相关知识时,有不够准确之处,但并无大的偏差。茶样描述时,词汇不够丰富,但所表达的内容符合茶样品质特征。通过学生的这些表现,已经基本检验出本次教学目标实现的情况,绝大部分学生达到了对行茶程序、操作技能、礼仪、茶知识等方面所提出的学习要求,体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及沟通表达能力。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我们热衷于体现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但往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仅能实现其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次实践发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实现,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以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及沟通表达能力的培养。

2.教学层面。(1)教与学关系紧密。在传统的课堂中,教与学脱节较为明显,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听”极易形成两个平行世界,讲台上教师滔滔不绝,讲台下学生昏昏欲睡。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的不仅是学习阶段,还有师生角色,当学生成了学习的主动者,以学为主、以教为辅,使得教与学的关系变得融洽。(2)能更准确地掌握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传统的课堂中,通常通过习题以及期末考试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既不及时,也不准确,尤其不适合更强调技能学习的职业教育。而本次教学实践,在课中阶段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时,就已经充分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并能据此及时进行调整或指导学生进行进一步学习。展示、点评、自评、互评、综合评价等,形成了完备的即时评价、过程评价体系。(3)对教师能力要求较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得学习过程充满不确定性,一个开放的课堂,一次开放的学习,其实应当有一致的方向,而把控这个方向的就是教师。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还要具备极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调控能力、应变能力等,并要掌握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通过对基于 SPOC 的中职茶艺课程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可以明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合于中职技能教学,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显著作用。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应加强软件硬件建设,学校或社会应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建设更合理的平台,培养更优秀的师资。应在不同专业、不同課程进一步推广基于 SPOC 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在实践中总结完善。

【参考文献】

[1]罗惠娟.翻转课堂模式在中职茶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8 (9)

[2]贺 斌,曹 阳.SPOC: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3)

[3]祝智庭.“后慕课”时期的在线学习新样式[N].中国教育报,2014-05-21

[4]卢 锋,马荣炜.基于SPOC的“电视作品编导与制作”翻转课堂实验教学行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4)

[5]徐 葳,贾永政,阿曼多·福克斯,等.从MOOC到SPOC——基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清华大学MOOC实践的学术对话[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

[6]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3(10)

【作者简介】罗惠娟(1983— ),女,壮族,广西上林人,广西第一工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中职学校翻转课堂
德育工作浅谈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