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单车乱象背后的“自由”与“规则”

2018-10-16杨玉

法制与社会 2018年25期
关键词:共享单车自由规则

摘 要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型的共享经济发展迅速,更好地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服务,然而却涌现出大量破坏单车的行为。本文通过对相关破坏行为的案例分析,指出共享单车的健康运行需要提升整个社会的运行环境,进行“共治”。

关键词 共享单车 道德 规则

作者简介:杨玉,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9.074

在“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引领下,共享经济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形态悄然而生,2016年共享单车横空出世,随后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共享篮球等如雨后春笋涌入市场,共享经济为国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然而,共享经济的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以共享单车为例,它虽然解决了居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但随之产生的有意破坏、乱丢乱放、有借无还、公物私占等行为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一、事件回放

(一)男子硕士学历月薪上万,占共享单车喷漆还加儿童座①

研究生学历、月入过万的关某,却因一时贪念将路边的ofo小黄车占为己有,不仅重新喷漆还装上了儿童座椅。一车行老板和顾客发现后报警。关某被治安拘留14天。执法人员发现,本来是黄色的ofo单车在关某手中已经难觅“品牌踪迹”,前后车牌、密码锁等都被恶意拆卸。接受聆讯时,关某承认,他在网上了解到ofo是基于密码锁,而摩拜才有GPS,于是才动了歹念。

(二)共享单车屡遭损毁,网络叫卖回收共享单车

(1)2016年共享单车陆续投放北京,方便“最后一公里”出行。投放之后不断有市民反映单车杂乱堆放、恶意破坏等问题。(2)随意停放,有车辆占人行道“拦路”;车辆损毁 12月至少7起损毁事件,包括单车或被随意扔在沟里、河边的枯草丛里,或车链脱落,也有的被遗弃在角落里积满灰尘;被黑摩的司机及一些自行车停车场的人员破坏。(3)网络叫卖 2000元回收共享单车,此前,有网友发布微博称,在一些网络二手交易平台,存在回收和出售共享单车的情况。据媒体报道,ofo二手单车99元出售,终身免费维修;摩拜单车2000元回收,需拆除GPS。

(三)香港共享单车宣布退出法国市场:“破坏我们的单车成了娱乐活动”

在法国的香港共享单车品牌Gobee的用户收到一封Gobee公司发来的长信,信中Gobee表示,因为车輛损坏过多,将于2018年2月24日退出法国市场。Gobee公司在信中称,在2018年1月9日,其团队宣布撤出法国的里尔、兰斯和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我们在当时还继续运营的城市里持续努力,希望一切变好,但我们错了: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对我们单车的大规模破坏成为了很多未成年人的新娱乐活动。总计有超过1000辆共享单车被盗或被人据为己有,近3400辆共享单车被破坏,工作人员对将近6500辆单车进行过维修。”

(四)共享单车堆积如山无人回收④

从2017年开始,共享单车“坟场”不断进入公众视野。面积从数百平方米到近万平方米不等,停放的单车数量少则数百辆,多则十余万辆,覆盖了几乎所有品牌。此外,2017年至今,包括悟空单车、小蓝单车、酷骑单车等在内的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倒闭。倒闭的公司人去楼空,留下数万辆共享单车无人管又无法卖。有研究机构称,我国目前废弃共享单车数量已超百万辆。

二、案例分析共享单车发展体现出的问题

上述案例中,各大品牌的共享单车在如火如荼抢占市场的同时也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各种问题现于媒体,引人深思。案例3,单车的大规模破坏成为了很多未成年人的新娱乐活动。案例1一个经过多年教育的硕士,对公共自行车占为己有、私自改装,作出了令大众深感意外的事情。在两个案例中,从年龄、受教育程度上分析,硕士生相对于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年限长、参与社会生活的时间长、认知程度较高。二类人应该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为什么破坏单车的行为还是在发生呢?就像小偷明明知道偷东西是违法的,却还是去做一样。是什么影响了他们的这类行为的产生呢?各种现象引发了舆论的谴责,进而引发了对国民素质的和人性的探讨。然而这种现象并非中国特有,案例3,香港共享单车品牌Gobee退出法国的市场,简单的国民素质低下的分析,似乎已不能解释所产生的问题。驱使人类行为的动力为何?是什么决定了人类的思考和行动?是什么让我们一部分人道德感深重、正直不阿,而相对地又是什么让人容易抛弃礼规、犯下错误? 我们可以假设大部分的人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是有道德的动物。但是道德好比汽车排挡,平常达到空挡的时候,道德会在,但如果汽车停在斜坡,汽车和驾驶就会缓缓向下滑动。这个时候,自然情景就会决定结果,而不是驾驶者的技巧或意图。⑥我们虽然可以从道义上对直接行为人进行指责,但绝不应该忽视更为重要的责任主体,那就是“诱发”这种行为的社会情景制造者。每个人对于社会情景的意义和价值的界定不同,导致了不同的行为和态度,共享单车所遭受的各类破坏不能简单粗暴的归结于公民素质的低下,人受情境支配,人们活动的动机、目的往往不同,如果没有一个规矩来约束,各行其是,社会就会陷入混乱,陷入无秩序的混乱中。如果要使共享单车健康有序的发展,那就需要社会多方个体共同治理,进行规范和限制,影响与减少不当的个体行为,这样效果比只是单纯的对破坏行为纠错要好的多。

三、走出道德困境的对策

(一)完善法律制度建设

道德和法律同属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们有着共同的目的和目标。公民道德建设贵自律重他律。“自律”就是德治,“他律”就是法治。在强调“自律”,提高每个公民道德素质的同时,还必须严格“他律”,采取法治手段。简单的以公民的素养低下、缺乏自律意识来给问题一个总结概括是不负责的,单车企业的投入量在不断的加大,市场规模的无限扩充,公共空间逐步的挤占,给城市交通秩序埋下安全隐患,产生恶意损坏、乱停放、违规骑行、抢占人行道等一系列问题,到了不得不出手打击违法行为的时候。共享单车并非免费的公共物品,短时间内还需要公民不断对抗“私利”的牵扯,长时间内还是要依靠法律的规范,道德的实施需要法律的强制保障。人们道德自律的增强不仅要靠教育,而且要靠法治,通过加强法制建设,让执法者有法可依,违法必究,让违法者不敢轻易犯错,为道德立法有利于促使人们逐渐形成道德自律。

(二)加强信用体制建设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能够迅速廣泛的在各领域推广,如共享雨伞、共享图书等,更多依赖于互联网的发展。在网络平台上供给方过优化资源配置,使需求方得到优质的服务,然而想得到这种理想状态,还是要依托诚信机制 ,本文只讨论需求方。需求方(使用者)的失信成本过低,用户直接下载app,简单的输入手机号进行注册, 提交押金,通过对市场上的共享单车进行调查,膜拜单车的押金是299为最高,每半小时的费用为0.5元,平时周末还可能搞一些免费的赠送活动。长此以往,难免给消费者一种无需付费,0成本使用的错觉,使用成本的低廉,让人们更加肆无忌惮的进行破坏。想要拜托这个境况,一是要价高押金的价格、加大破坏行为的惩处力度。二是推动共享单车信用建设。共享单车企业开放自身数据,接入国家征信系统,约束用户行为,让失信者得到惩罚,守信者得到褒奖,也让更多的用户享受到信用红利,进一步形成社会守信中诺的氛围。

(三)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共享单车是“互联网+”经济时代的产品、从2016年初现舞台,之后的万辆单车堆积成山、再到目前的倒闭潮,问题可谓层出不穷, “共享单车”虽提供公共服务,但非“公有”,其身份仍是“私人物品”,凡非公有物品进入地区是否经过了审批,共享单车在投放市场前,是否做好了消费者的调查研究,数量能否做到精准的匹配;商家的肆意竞争,大量投入单车进入市场,零成本的使用社会的公共空间,形成收益,侵占的仍是社会的公共利益,一系列的问题需要管理者思考。目前,政府的监管制度远远落后于产品发展的速度,互联网发展速度之快,作为政府的管理部门,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创新治理思维,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优势,结合制度法规,完善行业监管治理。

注释:

①奇葩!他把共享单车喷成黑色据为己有!还加了儿童座椅.南方都市报.http://m.weibo.cn/1644489953/4076836306164776?sourceType=sms&from;=1063195014&wm;=900 6_0101.

②赵蕾、潘佳锟. 共享单车屡遭损毁 网络叫卖回收共享单车.新京报. 2016-12-17.

③屈畅.北京青年报-北青网.2018-02-25.https://media.weibo.cn/article?id=23093510 02464211387109918345.

④共享单车堆积如山无人回收.北京晚报.2018-05-23.

⑤⑥[美]菲利普·津巴多著.孙佩妏、陈雅馨译.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4,16.

猜你喜欢

共享单车自由规则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共享单车”是一门好生意吗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