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
2018-10-16王磊
王磊
摘 要: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对于保障农业质量、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对其十分重视。在水稻的栽培中,稻飛虱作为水稻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常常对水稻的产量造成巨大的威胁,有时甚至会造成绝收的后果,因此为了尽量减少稻飞虱带来的危害,必须加强对其的防控。本文中,笔者分析了稻飞虱的详细发生原因,研究了其特点,总结出一系列解决方法和对策,希望能够为水稻产量的不断提升做出贡献。
关键词:稻飞虱;发生原因;防治策略;方法策略
稻飞虱,昆虫纲同翅目(Homoptera)飞虱科(Delphacidae)害虫。俗名蠓子虫。以刺吸植株汁液危害水稻等作物。常见种类有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和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稻飞虱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褐飞虱、一种是灰飞虱,另外是白背飞虱。一旦发生灾害,将会对水稻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稻飞虱的防范。
一、稻飞虱的生活习性
在三中稻飞虱中,主要是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两种对水稻的危害最大,研究表明,稻飞虱主要长4到5毫米,体型较小,稻飞虱的触角大多呈现锥形,其全身为灰黄色,翅膀为透明,主要有长翅和短翅两种,长翅稻飞虱能够进行迁飞,能够将害虫的危害进一步扩大,不仅受自身条件的影响,并且和天气环境也有密切的关系。三种稻飞虱的生活习性有所差异,分布的地区也略有不同。其中褐飞虱主要集中在北方以及长江以南的区域,灰飞虱主要分布于华北华中地区,白背飞虱对长江以南地区的水稻危害最大。褐飞虱的生活区域大多数为湿热潮湿,再加上夏季,降雨频繁,极易滋生褐飞虱。而灰飞虱则处于温度较低的环境中,白背飞虱则对环境要求极低,无论在何种环境中都能够很好的生存并且繁殖。
研究数据表明,14年稻飞虱主要出现在五月,而到了15年则在六月之后才出现,在7月下旬达到高峰,并且大多出现于阴雨天气,15年稻飞虱的出现量明显低于14年。
二、花溪区稻飞虱发生情况调查
1.调查时间与范围。本调查从2014年稻飞虱发生开始的4月开始到2015年9月底结束,每年主要以稻飞虱发生开始直至结束的4月—10月份为主,稻飞虱开始发生即开始检测结束发生即结束。以花溪区燕楼乡为测报地点,使用自动虫情测报灯进行测报。
2.调查方法。太阳能测报灯利用害虫的趋光、趋波等特性,采用对害虫有极强诱杀作用的光源、波光,能有效引诱稻飞虱。随昼夜变化自动开闭、自动完成诱虫、收集、分装等系统作业,留有升级接口。设置了八位自动转换系统,可实现接虫器自动转换。记录人员采取每天收集并记录稻飞虱种类数量,以及当日天气情况的方法进行研究,测报灯利用远红外快速处理虫体。与常规使用毒瓶(氰化钾、敌敌畏)等毒杀昆虫相比,避免造成虫情测报人员的人体危害,减少环境污染;增设雨控装置,雨水自动排出箱外,避免雨水和昆虫的混淆;灯光引诱、远红外处理虫体、接虫器自动转换等功能使虫体新鲜、干燥、完整,利于昆虫种类鉴定,便于制作标本。灯诱地点花溪区燕楼乡观测点,灯安装固定在高600mm、宽1100mm的方形水泥基台上。
3.结果。采用自动虫情报灯灯诱结果表明,稻飞虱灯下种群数量根据当年的发生状况而定,轻发生年数量较少,最多日达100余头,大发生年种群数量较多,最多日达千余头,始见日,高峰日,终见日年份较规律,始见日于5月上上旬,高峰日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以当年气温有一定关系,且总体发生规律年发生量第二年逐渐小于上一年。
三、稻飞虱的主要危害
稻飞虱的主要危害是减少水稻的产量。稻飞虱主要寄宿于水稻上。 首先是直接危害,许多水稻会因为稻飞虱吸食其汁液使得水稻内成分变化,对水分的运输造成阻碍,干扰光合作用的产物正常分配,使得稻穗不饱满,产量下降,有时稻飞虱产生非常严重的灾害,许多水稻植株根部严重溃烂,水稻大多发黄发枯,瘫痪乃至枯死。稻飞虱产卵也会造成水稻的损害,许多成虫将会在水稻的枝叶内产卵,在此过程中将会严重损伤水稻的内部组织,在水稻表面形成大面积的创口,导致水稻水分严重流失,这样一来水稻枯萎的速度将会大大加快。
最后是病毒危害,稻飞虱在对水稻进行吸食的过程中,会将自身携带的病毒注入水稻体内,稻飞虱自身携带齿叶矮缩病,和草状丛矮病,如此一来将会造成水稻的严重瘫病和枯萎,另外,稻飞虱的排泄物还有各种营养物质,排泄物一旦留在水稻表面,将会很容易引来其他害虫进一步的损害。
四、如何对稻飞虱进行防范
1.农业防止防范。在农业防治方法上首先需要对稻田进行整改,必须完善稻田周围的一系列设备设施,需要对水稻的习性进行研究,找出适合水稻生长的环境,能够为水稻生长发育提供完善的条件;要进行合理的施肥,要尽可能的减少稻飞虱的生长繁殖空间,使得水稻能够健康生长。
2.生物防止手段。首先必须了解稻飞虱的生活习性,在水稻田中种植对稻飞虱有害的植株,从而减少稻飞虱的数量;另外要清除稻田里的杂草,消灭稻飞虱的主要栖息场所,从根本上对稻飞虱进行防治,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寄生蜂的投入也有效加强了对稻飞虱的控制。
3.化学防治策略。在进行化学防治的时候,必须要定定期进行防治,预测要检查的密度,进行有效防治。务农者必须要加强对害虫信息的收集,以便相关调查人员对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了解以往稻飞虱的具体发生时间,以及相应的状况,这样才能够更加及时的采取防护措施。
五、结语
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稻飞虱的危害对水稻产量有着严重的影响,所以找出合理的应对方法,科学用药,这样才能更好的减少病虫害,促进水稻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起, 刘萍花, 魏如翰,等.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J]. 农业科技通讯, 2018(4).
[2]刘伟.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初探[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11).
[3]王世安. 水稻稻飞虱主要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浅析[J]. 南方农业, 2018(2):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