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制度下的机遇与挑战
2018-10-16潘书玥万张丽
潘书玥 万张丽
摘要:新高考政策落实,七门选考科目选择自由,选课模式由固定的文科(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物理化学生物)转变为自由搭配,考生掌握了选择的主动权。适逢新的机遇,伴随而来的是新的挑战。当考生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方向作出选课时,势必要结合高校相关专业的招生要求来衡量。这就要求考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就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规划,能够扎实意向专业相关基础学科的学习。新高考制度下,考生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需要考生提升自身素养更合理的规划选考科目和高中三年的学习。
关键词:新高考 选课 学生负担 实施现状
新高考政策的落实改变了旧高考模式“一考定终生”的弊端,将较大的选择权交到学生的手中,但与此同时,由于选考科目与高校招生专业挂钩,学生也更多的承担了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挑战。其次,新高考政策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高三学子的备考压力,但由于选考的时间问题,高考的压力则分布在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涯中,较之旧高考模式学生提前进入准高三的备考状态,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新高考制度下,考生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需要考生提升自身素养更合理的规划选考科目和高中三年的学习。
一、机遇:更多的选择权
新高考政策落实,七门选考科目选择自由,选课模式由固定的文科(政治歷史地理)理科(物理化学生物)转变为自由搭配,考生掌握了选择的主动权。A中学接受调查的132名学生中选择了化学和地理的人数最多,80名18级学生中意向选择化学的人数为47,地理49;52名17级学生中选择化学的人数为44,地理30。在新高考前,地理属于文科中最偏理科性质的科目,化学属于理科中偏文科性质的科目,如今这两门恰恰是选考的热门,体现新高考制度下学生的选课自由度加强,不局限于传统的物化生或政史地捆绑选择。这是新高考制度下自由选择科目的明显优势,让文理不再如此界限分明,有利于培养文理兼优的人才。
此外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的考生在选课时能够做出基于自身条件的理性选择,在新的机遇面前勇立潮头。以下是A、B两所中学影响学生选课因素的对比,其中A为普通高中,B为重点高中。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影响两所学校的学生选课的关键因素大致相同,个人兴趣与学科成绩均为首要因素。高考的直接目的是进入一所理想的大学,学习感兴趣的专业,既然考虑了自身的理想,不应忘记关注理想大学的招生要求。这一点就体现出了两所学校的差异:A中学38.63%的学生考虑了理想志向,但仅有19.7%考虑了高校招生专业要求;B中学选择了理想志向与高校招生专业要求的人数比则较为契合,体现了新高考制度下重点高中的准备较普通高中充分。
同样,在选择大学专业时,选考制也给了考生们更大的选择空间,高校的招生要求不再单单面向文理科,而是根据专业特色对选考科目做出相应的要求,考生比原先的就高考模式多了80%的专业选择空间。除此之外,在志愿的填写上,80个平行志愿很大程度上的降低了考生的退档风险。填写志愿不再是先填学校再填专业,而是实行八十个学校专业的平行志愿填报,考生选择的空间非常大,可以根据自己的理想志向和需求去选择究竟是选名校还是选各校的王牌专业,不存在调剂的选项,从而避免了考生因忧虑退档风险而被迫无奈调剂到根本不喜欢或者根本不擅长的专业。
二、挑战:规划的合理性
适逢新的机遇,伴随而来的是新的挑战。当考生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方向作出选课时,势必要结合高校相关专业的招生要求来衡量。这就要求考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就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规划,能够扎实意向专业相关基础学科的学习。
但调查数据显示,A、B两所学校大部分同学对新政不甚了解。A中学17级对新高考“非常了解”的为15.4%,18级仅2.5%。B中学17级27.08%“非常了解”,18级仅2.3%。说明学生还是应加强对新政策的学习了解,更好地适应新高考。学生家长对新高考的了解更加不容乐观。A中学18级学生家长无一人对新高考“非常了解”, B中学为2.3%; 17级学生家长稍有改善,A中学1.92%“非常了解”,B中学6.25%。家长也应多加学习,与孩子共同迎接挑战。
其次,一年两考在增加考试机会的同时也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进度预期,这也导致了部分考生觉得新政増负。A中学2017级以及2018级分别有71.15%和36.25%的同学认为増负,B中学2017级有75%的同学认为増负,2018级则为40.23%,均占比较高。在调查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焦虑基本来源于以下三点:1、提前选考,进入备战模式,节奏打乱;2、对新政的陌生而导致的恐惧;3、一年两考,反复备战,未调整好心态;4、初试走班制的迷茫。当然这也是新高考模式下考生、一线教师、学校所共同面临的挑战,只有迎难而上。第一,学校要根据学生的选考科目和比例进行排班排课。尽快落实走班制,完善走班制度,制定具体的标准避免走班制造成的行政班级管理混乱等问题,引导学生适应新的学习模式。第二,心理上的疏导也必不可少,帮助考生清楚的认识到新高考模式的优点以及其对考生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正确认识新高考。第三,合理安排复习迎考的时间,根据选考安排调整教学进度。第四,考生要根据自身情况,明晰自己未来发展规划,并结合相应要求在高一期间做好自己的选考规划,清晰明确,落实到具体科目的选考时间和学习计划。
参考文献:
[1]刘宝剑.关于高中生选择高考科目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研究,2015,(11).
[2]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公布2017年拟在浙招生普通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的公告[Z].2015.(02).
(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710346022;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