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2018-10-16温洁韩昌盛

祖国 2018年16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计算机中职

温洁 韩昌盛

摘要:计算机行业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领域,只有具备实际应用能力和项目经验的毕业生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本文针对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善思路,希望能为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 实践教学 问题

中职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为社会培养并输出了大量的职业技术人员。近年来,面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短缺现象,国家高度重视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当前社会及用人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期待是能够掌握相应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入职后可直接胜任岗位要求。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同时也逐渐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计算机行业是一个侧重应用、注重实践的领域,行业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给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当前实践教学的模式和问题

当前,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有上机实验、校外实习和毕业设计三种模式。

(一)上机实验

计算机专业的上机实验往往和理论教学包含在同一门课程中,也就是说某门课程的总学时是一个公共的标准,实验部分学时是根据理论部分剩余课时安排的,实验被认为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品,多一点少一点都没有关系[1]。虽然上机实验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能够加深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内容,但由于其课时数完全取决于任课教师的自行安排,而且往往是大班教学,因此上机实验的课时和效果都难以得到保证。可见,中职学生在计算机上机实验中,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教师的辅导,但对其实操能力的提升效果十分有限。

(二)校外实习

为了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很多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都将校外实习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必修环节纳入到毕业生培养方案中,学生只有取得实习证明才能取得相应的学分、获得毕业证书。校外实习确实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实现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很多中职院校既未全面搭建校外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也未配备校内外的实习指导教师,只是鼓励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学生为了获得实习学分顺利毕业,不得不东奔西走地联系实习单位,普遍存在实习注重形式而不注重经验积累、所学专业与实习岗位不对口等问题,甚至出现了虚开实习证明的现象。这样的校外实习,不但无法达到工学交替的目的,而且会严重扭曲中职学生的价值取向。

(三)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考察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对所学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的综合考核。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独立思考、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但由于绝大多数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都缺少计算机行业的实际工程项目经验,因此其设计内容往往落后于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二、关于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实践教学是计算机等应用型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满足企业对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解决计算机专业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人才培养应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技能教育,将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改善。

(一)独立设置小班实践教学课程

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需要在上机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需要[2]。因此压缩在理论课程中的上机实验完全不能满足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需求。为了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职院校应独立设置上机实验课程,增加实践教学所占课时比重,确保有充足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上机实验课程应采取小班授课模式,让教师在有限的实验课时中,尽可能地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有助于开展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指导,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二)加强校企合作

2016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中国保监会联合研究制定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中明确要求“职业学校应当会同实习单位共同组织实施学生实习”、“实习岗位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或相近”[3]。也就是说,该规定明确了具体组织实施学生实习的两个责任主体为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且学生实习岗位应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的持续扩展,企业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完成实习目标、提升校外实习效果、满足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中职院校应主动开拓就业市场,通过加强与计算机企业的交流合作搭建校外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进而提升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整体应用水平。

同时,为了进一步规范计算机专业校外实习活动、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力度、提升顶岗实习的实效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入到企业实习前后,中职院校还应为实习生配备了解行业动态、具备专业水准的实习指导教师,对校外实习生进行跟踪管理和职业指导。作为实习指导教师,不仅是校外顶岗实习的引导者,也是校外顶岗实习的学生管理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应该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让校外顶岗实习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使校企合作達到最佳的目的[4]。

(三)鼓励“项目式”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计算机专业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对学生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5]。毕业设计不能仅仅为了毕业而设计,而应以提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因此,中职院校应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鼓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围绕就业需要进行选题,模拟实际项目,并具备一定的工作量、技术难度和研究深度,从而积累项目经验、适应岗位需求,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肖潇.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35).

[2]樊志华,洪君.计算机专业实践性环节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0,(35).

[3]教育部等五部门.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2016)3号.

[4]黄定全.浅谈中职实习指导教师的学生管理工作及工作反思[J].青春岁月,2016,(11).

[5]黎小瑾.关于提高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4,(30).

(作者单位:[1]温洁,辽宁省瓦房店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2]韩昌盛,辽宁省瓦房店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计算机中职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