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生存:个人在“刷屏”时代(七)
2018-10-16古北
古北
当“内容为王”沦落为过时的口号时,对文化忧心的人们无不从书本以及有责任担当的媒体上继续找到安慰。“渠道为王”“平台为王”的口号听起来也没有显得对文化有太猛烈的冲击,但当手机攻城略地大获全胜,这个每个人都感觉称手无比的工具,正赋予生活总体以全新的形式时,剧烈的文化嬗变正在人们的“沙发瘫”中悄然发生。任何内容不入此形式,不入最流行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则几乎绝缘于众眼。这一次,这个平台轻巧地证明世界是平的,一张屏幕卷得完整个世界,连掉下来的碎渣也会被它殷勤的舌头舔得一干二净。人与世界的关系确实正在被改写,人们几乎整个地投入到手机生活之中,于是说它几乎全部地置换实存恐怕不再是言过其实。在这个通吃社会和个人、公闻和私情的新世界中,流通货币是“新鲜”,增值节点是“刺激”,操作手段是“杂耍”。文化的生产者再也没有耐性等待人们由细心甄别而做出缓慢的选择来宣布它们上场的机会,它们必须主动出击,以悉心打造的畅销面孔,提前到达受众的眼球前方。谁也注定无法冲破这重重以蛊惑见长的文字阵,不在这里被截留,就在那里被说服。总之,深巷里的酒香越来越等不到跋涉而来的腿脚,在黑暗中慢慢发酵是过时的信仰,快速勾兑才是今天制胜的法宝。
文化要么是被包装成理性的感性,要么被包装成感性的理性,既讨好偏好,又有阅读补益的宽慰。在愉悦接受二手信息的过程中,人们总是可以在其精心设计的位置上顺利打开购买链接,使得占有的焦虑一次次得到及时的释解。它越是完美地避开小屏幕最忌惮的“复杂”与“艰涩”的雷区,文化便只能被调侃成生鲜流行;它越是一次次地在文中倒置地为购买配置叙述与符号,文化便只能被践踏为营销兜售。
只有买卖行为在提醒生活的实在性,但可以被購买所终结的一切恰恰证明了现代性之虚空不是虚悬的命题——物欲的泛滥围剿了心灵,空虚的加剧又呼唤消费再次的填充。当人们更多的时间被手机接管,“拥有某物即可改善生活”的规训更加无孔不入,拜物教终于完美植入,人生的问题被进一步移置到肤浅的层面。在这个既迎合了现代生活时间之碎片性,又加剧了碎片进一步的崩裂的新场域,人们既无法走向自然,又无法走向历史,而它所高呼的生活全息定位竟又十分可疑,由它拎出来的生活线路浮泛如梦。它既让个体极方便地链接社会的庞大网络,又消解了个体行为对自我担当的整体性。消费暴君老早俯临那里,正禁闭你对完整生存的思考,隐形樊笼,无懈可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