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可借鉴发展模式
2018-10-16郭皓
郭皓
摘要:农业、农村和农民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的举措。本文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义、乡村复兴战略的模式三个方面做出了阐述,并重点的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义和发展模式,以期提高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效率。
关键词:乡村振兴 战略 可借鉴发展模式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这个战略中,强调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重要性,三者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现状是发展方式不断的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增长动力不断的转换。在发展模式不断的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我国的农业供给链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革,农村全要素生产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总的来说,农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农村农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具有很大前景的蓝图。本文将对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提出意义以及发展模式做出详细的阐述。
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
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经济迈入新常态、经济结构得到不断的优化以及增长稳定的时期。除了经济之外,我国的农民、农村以及农业也在发展方面展现出新的形式。一方面,农业发展更加现代化、阶段性成果也来越多。其中,粮食生产、第一产业增值、农产品加工收入等都呈现出逐年稳步增长的形势。居民的收入不断的提高,贫富差距逐渐的缩小,学生村官的数量越来越多,且在带领人民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取得了更多更大的成就。
虽然在三农问题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不少的成就,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农业方面,可用于农耕的土地面的不断地减少、水资源缺乏,甚至在一些地区水资源到了严重缺乏的情况、农村的生态环境也遭到很大的破坏。农产品的投入产出率不断的下降。此外,农村出现“空心化”的情况,即农村的数量越来越少,特别是自然村的数量下降的尤为显著。这一些归于大量的青年劳动力涌入城市打工,家中的土地闲置,农村的资源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进行开发,导致农村的发展越来越滞后。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农村和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在发展模式上农村呈现出与城市的不适应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或前提是,农民的收入难以提高,小农形式的农业形式是得很难适應现代经济的发展步伐和模式,在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这种农业形式的应对能力低下、规避风险的能力也非常的低。在加上农业的产量过度的低,这一些都导致了农民的收入很难得到提高。
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义
该战略的实施是在我国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背景下提出的。具体的意义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一)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充分的体现了我当将“三农”作为工作的重点,将人民的利益放在工作首位的宗旨。要想让农村的发展展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就要不断的调整农业的供给。一方面,提高农业生产的数量,另一方面,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同时要促进农业生产要素所占的比例更加合理化。此外,要延长土地承包的期限,让农民们安心的从事农业劳动;要提高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含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要不断的挖掘农村的资源,将自身的资源发展成为农业生产的优势;引进人才与留住人才,让掌握技术的人知道农村的发展,让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农村为生产做出贡献。
(二)促进城乡居民走向共同富裕
要实现全民共同富裕,走上小康之路关键的是不断的缩小城市与乡村之间、不同的区域之间、不同的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要想在根本上解决这三个方面存在的差距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花费很长的时间。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农业相较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城市和农村在地理条件、医疗卫生、交通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居民之间收入的差异不仅仅存在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在城市和农村的不同阶层存在的差异也非常的大。因此,要实现共同富裕,要协调城市、农村以及不同阶层之间的差距,对城乡的发展做整体性的规划。
(三)有益于加快我国农村农业现代化
“四化”中的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基础,当然,城镇化和工业化反过来带动农业现代化。“四化”中的信息化又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带动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四化中,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是相对落后的,而四化同步能够将社会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因此,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快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是有必要的。具体可行的措施包括通过技术、金融等现代化的生产要素将农业的现代化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现代化相结合,以此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并且不断的将产业进行优化升级。
(四)有利于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提高农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是解决国家存在问题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但是,发展要讲求绿色、协调、开放、创新以及共享的理念。这些理念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国情的。在创新方面,要摒弃传统的发展带来的弊端,不断的引进性的技术和方法,让技术带动农业的发展;在发展的协调方面,要不断的统筹城市和农村、不同区域间的问题,着力解决收入差异大以及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断的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在绿色发展方面,要避免由于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共享发展方面,要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发展的结果。只有在农业农村发展的过程中遵循以上理念,才能巩固永续的发展。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模式
(一)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优势主导产业
振兴乡村,从根本上讲还是要大力的发展农业,因此解决农业问题是乡村复兴战略的根本性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各地方政府应当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优势产业,如种植业、养殖业等。同时,也应当注意将各地的优势产业、主导产业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起来,让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带动农业的发展,将产业链得到一定的扩展,达到给人民带来更多利益的目的。
(二)政府部门加大支持的力度
由于农业在市場经济中属于弱质性的产业,其发展是处于不利的地位的。因此,需要政府给予更多的支持,具体可以通过出台惠民利民的政策得以实现。具体表现在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贷款便捷通道、引进专业人才。通过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可以帮助农业快速的得到发展和转型。
(三)培育“新型”农民
农业的转型、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民,而农民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农村、农业发展的速度。因此,培养新型的农民,即具备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农民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政府可以倡导农村农业进行创新,对在创新方面有一定贡献的个人和单位给予一定的奖励;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待遇,吸引更多的人才扎根农村,为农村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总之,要让农民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民体会到从事农业的价值,让他们对未来有盼头,只有这样,人才才能回到最基层,进行农村建设。
(四)增加对“三农”的资金投入
在农业农村的发展中增加资金投入,充分的体现了将农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上的发展理念。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吸纳资金,并将资金用于最需要的地方,如加大对弱势农产业的补贴和帮扶力度,提高对农业发展的资金保障,助力其发展。
(五)帮助小户实现农业发展现代化
由于近年来我国的可耕种的土地面的有所减小,小户的数量越来越多,小户存在分布的比较广且数量较多且现代化发展相对落后的特点。因此,提高小户农业发展的现代性,有助于我国农村农业整体发展的现代化。
四、结语
农业、农村和农民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的举措。本文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义、乡村复兴战略的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重点的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义和乡村复兴战略的模式,以期提高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秦中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与重点[J].新经济导刊,2017,(12):80-85.
[2]陈炎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兼谈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体会[J].中国经贸导刊,2017,(34):52-55.
[3]于法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J].国家治理,2018,(03):3-6.
[4]陈锡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5-12.
(作者单位:中共新密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