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游戏化 幼儿课程动起来

2018-10-16邹琼瑶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动起来游戏化幼儿教育

邹琼瑶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启蒙教育备受关注。幼儿课程教学游戏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更契合幼儿群体心理心智特征,游戏化的课程设置,让幼儿教学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教师教学高质高效,幼儿参与积极主动,课程游戏化的价值凸显。本文主要就幼儿课程游戏化问题进行探究,以明确价值基础上,为游戏化的课程设置提供有效思路。

关键词:幼儿教育 游戏化 课程优势 动起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231-01

幼儿教育作为学前教育,起着教育启蒙与基础奠定的重要作用,在幼儿情操陶冶及人格塑造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幼儿教育的创新优化也不断深入,而游戏化处理成为当前幼儿课程优化的主要思路。在幼儿课程教学中,进行游戏化处理,激发幼儿活动参与的主动性,在欢快、智力及精彩的游戏中开发智力,学习知识,同伴互动,切实带动幼儿教育实施。课程游戏化,让幼儿教育更鲜活生动。

1 幼儿课程游戏化

幼儿课程游戏化并不意味着幼儿课程等同于游戏,课程游戏化的目的是将游戏与教学结合起来,在幼儿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互动中学习知识,发展自我。不同于传统的授课模式,避免了知识的直接灌输,以游戏为载体,进行知识的传授,幼儿自觉融入到游戏互动中,深化对知识的学习。课程游戏化不是单纯的游戏玩乐,知识的学习是潜移默化地,幼儿游戏的过程也是知识探索与学习的过程,真正契合幼儿爱玩的天性。幼儿在游戏互动中智力水平提升,身心健康成长,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2 幼儿课程游戏化的三大价值

2.1 契合幼儿的心理状态

幼儿群体基于年龄的限制,认知能力有限,爱玩,爱动,好奇,是其特有的群体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幼儿学习自制能力差,而游戏对他们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吸引着他们参与游戏,深入探究,知识学习。幼儿课程游戏化设置,契合幼儿群体心理状态,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授课的枯燥无味,极大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2 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幼儿课程游戏化最明顯的优势就是打破了传统授课的空间局限,幼儿可以离开课桌,走到教室中,不再局限于小小的板凳上,真正动起来,参与到课堂游戏互动中。不同的课程游戏化设计是出于不同的教育目的,因此游戏内容和开展形式有所差异,有的需要幼儿动手画一画,有的需要幼儿做一些肢体动作,有的需要幼儿逆向思考,有的需要幼儿团队合作,在各种游戏引导下,实现了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

2.3 游戏与教学相得益彰

幼儿课程游戏化,课程教学与游戏互动结合起来,幼儿在游戏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游戏与教学相得益彰,教学优势发挥到最大。游戏为幼儿课程教学注入活力,创新的课程形式使得幼儿授课更新颖,提升幼儿课程的魅力。最初教师将游戏作为组织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引起幼儿对认知对象的好奇心,消除学习的枯燥感。后根据教学要求设计教学游戏,开展游戏教学活动,最后游戏与教学紧密融合,满足幼儿游戏需求,带动幼儿健康发展。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本质相关,有机关联,教学中提升游戏教育价值,尊重幼儿主体能动性,让幼儿成为课程学习的主人。

3 幼儿课程游戏化的几点建议

3.1 创新游戏化语言,营造趣味氛围

幼儿课程游戏化的实施必须从教学语言的处理入手。教师选择游戏化的语言,可以营造趣味学习的氛围,带动游戏化教学的实施。游戏化的语言必须简单、趣味,生动,教师换位思考,从幼儿的角度去看问题,启发提问。例如,教师要组织幼儿画花朵,教师可以启发: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花朵吗?幼儿一致回答喜欢。“你们喜欢什么颜色的花啊?”“喜欢什么样的花?”“为什么喜欢花啊?”在得到肯定回答后,教师展示一些可爱的花朵图片,让幼儿观察,都是什么花,牵牛花、牡丹花、杜鹃花……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加上自己平时的观察,自己画一画。画完花朵后,启发幼儿,“花儿需要种在哪里呀,如果只是这样花儿是不是很快就枯萎了?”“土壤里,花盆里”,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教师引导幼儿自由想象,画出漂亮的花盆。游戏化语言往往与游戏化情境创设结合在一起,如,语言教学《拔萝卜》中,教师选取KT板当作展板,把上课的教学挂图贴在展板上,将故事人物事物剪下,放在阅读区,幼儿自己观察,小人物在展板上摆放,进行语言的互动表达训练。游戏化的语言,循循善诱,实现了幼儿自由想象与自由创作。

3.2 挖掘游戏化资源,幼儿自主设计

幼儿课程游戏化的主体是幼儿,教师在课程创设上应多参考幼儿的建议,而不能自己包办课程。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寻找生活化可以游戏化互动的课程资源,自由想象,自主设计,将生活、学习与游戏融合在一起。在实际的授课中,教师也多选取生活相关的案例,资源,让幼儿参与到游戏化互动中。例如,可以让幼儿利用废旧的矿泉水瓶制作各种水壶,通过包装,涂色等进行水壶的美化。可以让幼儿自主制作各种脸谱,变废为宝制作垃圾桶,巧手互动制作笔筒,可以让幼儿利用铅笔屑,碎纸片,糖纸等设计工艺品,变废为宝,自主设计,幼儿在动手实操中达到裁剪设计的训练目的。引导幼儿勤于思考,帮助幼儿养成善于搜集废旧物品,动手制作变废为宝的好习惯。

3.3 趣味性小组竞争,深化课程教学

幼儿课程游戏化引入竞赛成分实现幼儿课程趣味性学习的竞争带动,让幼儿课程动起来。幼儿群体除了好奇,爱玩之外,也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各种形式的学习比赛融合游戏互动,更契合其心理特征,寓教于乐,课程鲜活生动。例如,可以组织穿衣服比赛,不仅让幼儿自己穿,而且将幼儿分成不同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穿衣比赛,在穿衣比赛中加入游戏环节,小组内每穿完一次衣服的幼儿可以到指定位置摘取一朵小红花,看哪个小组获得的小红花最多哪个小组就获胜,穿衣服比赛排名最后的小组要给大家表演一个趣味性的节目。趣味性的竞争,游戏化的课程设置,让幼儿在游戏与竞争中锻炼自己,提升能力。再例如可以组织花样穿鞋带比赛,或者在穿鞋带比赛中引入趣味呼啦圈,趣味扔铁环,趣味画画,比赛融合趣味性的游戏互动,幼儿课程教学更生动。

4 结语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启蒙教育阶段,是幼儿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直接影响到幼儿后期的性格和习惯,甚至影响幼儿的人生发展。因此,幼儿教育不能忽视,幼儿教育创新优化必须做好。幼儿课程游戏化设置契合幼儿的群体特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实际,趣味性的游戏设置,激发幼儿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幼儿课程教学更富趣味性,寓教于乐,幼儿课程游戏化,让幼儿教学动起来。

猜你喜欢

动起来游戏化幼儿教育
为幼儿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游戏化语言:幼儿园活动游戏化的支柱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未来城市交通如何“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