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幼儿园早期阅读中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

2018-10-16杨静婷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早期阅读幼儿园

杨静婷

摘 要: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是幼儿语言学习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先对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思想进行阐述,再从相信幼儿、教师指导、注重评价三方面,对让幼儿在早期阅读中达到“不需要教”目的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 早期阅读 不需要教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223-01

1 “教是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含义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思想是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他觉得“不需要教”既是“教”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不需要教”的状态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疑难、自己明辨是非、自己探求知识学问,而为了达到“教”,施教者要先传授知识,再对受教者进行启发诱导,最终受教者获得自学本领。

2 在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中达到“不需要教”目的的教学策略

2.1 相信幼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叶老先生提倡“公民教育”,他希望所有儿童都能有机会受教育,在他眼里,所有儿童都应受到教育,并且主张平等地对待学生,无论聪明还是愚笨都应受到平等教育,所以他相信每个孩子都能通过受教育来“充实自己、发展自己”,从而达到“不需要教”的状态。叶先生的这些儿童观与现代的儿童观不谋而合,都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地位,都尊重幼儿的基本权利,都相信幼儿是有独立意识的个体。

在这种儿童观的指引下,教师就要充分相信幼儿的能力,相信幼儿可以获得自己能力之内的知识,所以在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需要先为幼儿创设充分的自由空间,给幼儿一个自己阅读的机会,让幼儿自发自主地去接近本次活动的内容,探索奇妙的活动对象,从而获得信息。例如,大班阅读活动《小猫钓鱼》,由于钓鱼这一活动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现象,很多幼儿自己还有过亲自实践的经验,所以对本故事的学习,就可以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引导下先进行自由阅读,不管他能理解多少,至少都是他自己的见解,只有自己思考过,才会对新事物有深刻的印象,随后只要教师点拨指导下,幼儿就能牢记故事内容,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一步步靠近“不需要教”的状态。

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的方法有很多。相信幼儿是第一步,当然,为幼儿提供自己阅读的机会,并不意味着教师放手不闻不问。例如,上文提到的《小猫钓鱼》,之所以教师可以放心让幼儿自由阅读,是因为本次活动中材料是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选择的,此材料的内容幼儿对其有一定认识,所以可以采用幼儿自由阅读的方法,而面对幼儿没有经验的材料时,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导,帮助幼儿开拓思路。

2.2 教师指导: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叶圣陶历来主张把“改变教育与受教育的关系” 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宰,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接受知识,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这样的“教”,是不可能达到“不需要教”的。而叶先生的教学观则提倡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是教育的主体,教师的职责在于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向“不需要教”过渡。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并不是弱化教师的作用,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授之以渔,在幼儿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给予指导,简单地说,就是当幼儿自己阅读完之后,需要教师带着幼儿再一起精细阅读、深层理解故事内容并获取阅读的方式方法。仍以《小猫钓鱼》为例,当幼儿自由阅读完之后,就需要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欣赏故事,理解小猫钓鱼过程中意外产生的原因,分析小猫的思想与性格,并让幼儿思考如果你是小猫你会怎样做,如果你是猫妈妈你会跟小猫说些什么,通过移情让幼儿深刻体会到小猫的做法可能带来的后果。只有亲身体会,幼儿才能印象深刻,达到情感教育的效果,早期阅读就发挥了作用。

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的过程,教师不必看重“告诉”幼儿什么,而是可以采用“平行”的方式,让幼儿先说说自己“读”到了些什么,教师再在幼儿的基础上进行启发,帮助幼儿客服一些阅读困难。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自己思考、自己推理,这样获得的果实才是香甜的,当幼儿感觉到成就感时,就会产生对书面语言的兴趣,激发其对阅读的欲望,从而逐步向“不需要教”靠近。

2.3 重视评价: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的方式方法固然重要,但还需要一个判定“达到”的标准,所以还应重视评价,这就需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质量观。叶圣陶认为,教学质量“不是指零星的知识,空洞的概念,以及分数和文凭”,而是要看学生是否能达到“不需要教”。“学生要学的,不光是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各科的学习中学会自己寻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1]因此,在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中,质量高低要看幼儿能否主动去接触早期阅读,能否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或者游戏表现出来。

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应提供具有表意性质的阅读材料,所以大多以故事为主,而判定幼儿是否达到“不需要教”,可以看幼儿能否通过阅读将故事讲给其他小朋友听,让其他小朋友也了解故事的内容;也可以通过游戏表演的形式,让几个幼儿在一起商量探讨,将故事内容表演给其他幼儿看。当然,早期阅读并不都是讲故事,还有介绍科学文化知识等其他类型,这些早期阅读活动的评价方式也有很多,可以是竞赛性质的活动方式也可以通过提问来了解幼儿所得信息,或者让幼儿以同样的方法来阅读另一本相似的书籍,看其能否举一反三,运用同种分析方法。不管早期阅读的材料是什么,评价方式如何不同,最终的评价标准都是看幼儿的意愿,即当没有人关注他的时候,他自己会不会主动去翻阅那本书或者是其他早期阅读,他会不会主动跟自己的父母、同伴交流自己看过的书籍,只有幼儿自己愿意去接触,我们才能说他达到了“不需要教”。

3 结语

总之,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如何最大限度得发挥其价值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用叶圣陶的话来讲,就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不仅要让幼儿接触早期阅读,还要让其深刻理解阅读内容并用自己的方式阐述出来,最后还要有主动接近早期阅读的意愿,真正做到“不愿意教”。

参考文献:

[1] 杜克强.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髓——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J].江西教育科研,1994(5).

猜你喜欢

早期阅读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爱“上”幼儿园
全语言教育理念下的幼儿早期阅读
家庭阅读环境下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浅析
幼儿早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
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
早期阅读在听障儿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