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幼”有效互动促共同成长
2018-10-16倪雅倩
倪雅倩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幼儿园是建立良好社会关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场所。而师幼互动又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有效的师幼互动对促进幼儿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教师在与幼儿互动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发展。
关键词:师幼互动 幼儿发展 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205-01
幼儿园的师幼互动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它是幼儿园各项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
1 有效互动,促进幼儿发展
师幼互动开启的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双边活动,其实质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活动,在这种交互活动中,幼儿不断地发展着自己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技能,从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那么,在一日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由存在哪些问题呢?如何提高师幼之间的互动质量呢?笔者针对幼儿园师幼互动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观察与分析。
1.1 正确对待师幼互动中的相互冲突
观察内容:教师在组织小班泥塑活动《可爱的小蜗牛》时,教师用准备好的橡皮泥先搓成长长的一条,再卷起来,做成小蜗牛。教师示范好之后请幼儿按照刚刚的步骤进行捏泥。教师发现君君捏的“小蜗牛”和他示范的不一样,便说:“君君,不是这样捏的,按照老师教的捏。先搓成长长的一条,再卷起来。”老师边说边手把手地教君君应该怎么捏。君君并不喜欢老师教的方法,老师走了之后,他又按照自己的方式重新捏小蜗牛。老师看见了很生气,认为君君是个不听话的孩子。
分析:对于上述例子中,教师发现幼儿有不同的捏“小蜗牛”的方法应该鼓励幼儿不同的创意,而非直接否定。笔者在与幼儿交谈的时候了解到君君捏蜗牛的方法是妈妈教的,君君很喜欢和妈妈一起捏橡皮泥。教师在发现幼儿的不同之处时,应多了解其原因。对于君君的事例,教师可以这样处理:你捏的小蜗牛和老师的不一样诶,是谁教你的方法?你愿意把你的方法和大家分享吗?我们一起用老师的方法再捏一只不同的小蜗牛好吗?在赞同幼儿有不同方法的同时,将新授的技能传递给幼儿,这样幼儿更容易接受。
小班幼儿刚入园,对于幼儿园的一切规则制度都是相冲突的。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不同冲突。师幼之间的冲突并不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但往往都是以幼儿的“妥协”或是教师的“不理睬”而终止。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幼儿就是在各种冲突中不断成长起来的。而对于教师而言,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自身的教育机制和教育技能得到了考验和锻炼。因此,教师应该允许冲突的存在,对于师幼冲突,教师要做的不是如何尽力去避免,而是应该考虑如何正确对待。
1.2 师幼互动中,将主体位置还给幼儿
观察内容:在进行民间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时,教师扮演“老狼”,幼儿扮演“小羊”。“小羊”们坐在椅子上拍手念儿歌。当“天黑”时,“老狼”就会去抓没有躲在房子下面的“小羊”。诺诺不想要当“小羊”,想要当“老狼”,教师说“下次请你当老狼好吗?”游戏继续,诺诺对于“小羊”的角色并不感兴趣,游戏兴致不高,教师表示诺诺不会扮演好“小羊”的角色,所以不可以当“老狼”。直到游戏结束诺诺也没有当“老狼”。
分析:在上述案例中,幼儿在游戏中处于教师的“高控”状态。教师没有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幼儿的意愿教师没有重视,打击了幼儿的游戏积极性。
幼儿是游戏的主体。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可以让身心处于积极的状态中。在上述活动中,教师完全可以在幼儿了解游戏规则之后让幼儿尝试当“老狼”。只有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把主体位置还给幼儿,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拥有主体地位时,他们才能真正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1.3 巧妙介入、平等参与,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观察内容:中班幼儿自主性游戏活动中,阳阳今天是娃娃家的“爸爸”。今天轮到爸爸做饭了。爸爸今天要做“油爆虾”。于是爸爸去菜场买了虾,还把理发店的围布带回了娃娃家。理发店的老板向老师告状,阳阳把围布拿走了,理发店就没有围布了。教师来到娃娃家,询问了阳阳将围布拿走的原因。是因为做“油爆虾”会溅油,有了围裙就不会溅到衣服上了。阳阳这才把理发店的围布拿走了。教师请阳阳先把围布还给理发店,又给娃娃家准备了两条围裙。
分析:从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在进行游戏活动时,幼儿将理发店的围布当炒菜用的围裙,不仅有想法,而且一物多用。只是在选择材料的时候方法不恰当。教师适当的介入不仅肯定了幼儿的想法,还解决了游戏材料缺乏的问题。如果教师没有观察清楚而误认为阳阳乱拿理发店的物品,直接将围布带走,就会抹杀孩子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在幼儿的活动中,教师的介入是需要的,但是介入的目的在于维持和扩展幼儿的游戏内容或者干预不适宜的行为。教师还要善于倾听幼儿的想法。案例中的教师正是因为倾听了幼儿的想法才可以准确地做出是否进行介入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介入的决定。
2 通过互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对幼儿来讲,有效的师幼互动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教师来说,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同样是受益者,因为教师在与幼儿的互动中不断触发思考,不断刺激和挑战着教师的专业水平,从而得到成长。因此,有效的师幼互动不仅能促进幼儿的发展,更使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得到提高。
由于师幼互动是来自教师与幼儿间双向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而且其交互作用也不是一次性或间断性的,而是伴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学、游戏、生活等各种环节中的一个连续循环的动态体系。有效的师幼互动不仅能够在互動过程中产生对双方的即时影响和帮助,也能够对以后的互动关系和互动向往产生进一步的影响。由于师幼互动中的教师角色和幼儿角色的特殊性,在良性、和谐、平等的互动中,更能够使幼儿产生对教师的情感依赖,同样这种正向的情感依赖可在无形中增加教师形象的期望和肯定性评价,从而也从另一方面增强了教师工作的自信心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