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需求分析

2018-10-16闫开伦张静

校园英语·中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需求分析课程设置

闫开伦 张静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与访谈的形式,基于需求分析理论框架,考察了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和需求。调查结果表明:英语教育专业本科大学生对英语语音及听说能力有较强的需求;该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总体满意度不高;学生对实践类课程需求最大,对语言学类课程和文学类课程的需求次之,而对专业技能课、教育类课程及通识课程的需求较小。根据调查结果,本研究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以期为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需求分析

【作者简介】闫开伦(1994.01-),男,河北迁安人,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外语教学;张静,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引言

需求分析是外语课程设计不可或缺的步骤,也是外语教师组织教学、使用教材、决定教学方法、评估教学结果的依据。在外语教学领域,需求分析的存在使得语言课程与不同国家、不同水平以及不同目标群体学生的需求相适应成为可能,它是外语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基础步骤。本研究拟立足于需求分析的视角,调查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对其课程设置的需求和满意度,为改善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促进英语教育專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NA)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需求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方法。需求分析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Munby发表了他的《交际大纲设计》,提出了以情景和语言功能分析作为需求分析的框架;在其研究基础上,Chambers提出了目标情景分析法的需求分析模式,调查和分析学习者的交际需求并据此设计相应的课程。后来在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思想的影响下,Hutchinson和Waters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分析法(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es),以学习者为中心,发现学习者目标技能与目前已经掌握的技能之间的差距,弥补学习者的缺陷,提高其语言技能,达到在未来目标场景中恰当准确地使用语言功能的目的。

三、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和对象。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西安某高校英语教育专业120名大四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样本的系统调查分析,探查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英语技能、各模块课程设置方面的需求,并对其学习需求展开分析和讨论。

2.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基于Hutchinson和Waters的需求分析理论框架而展开。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与访谈的形式,调查与分析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需求,并对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提出意见与建议。

3.研究结果与讨论。本研究向西安某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大四毕业生共发放120份问卷,回收12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共108份。运用Excel和SPSS19.0统计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并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以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1)学习者专业技能需求。对学生听、说、读、写、译五方面语言技能使用出现困难的频率进行调查,发现虽然大多数的学生经常练习使用读的技能,但是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也经常遇到困难。在听说技能方面遇到困难的学生人数大大超过了在读写译技能方面遇到困难的学生人数。相比之下,大多数学生认为很难使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只有极少数的学生(2.6%)“从不”觉得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很困难。另外没有学生认为听力很容易,很少有学生把英语写作看成是英语学习的障碍。大部分学生原来接触到的英语教学是传统的读写教学方法,强调语言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听、说、译语言技能的培养,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2)课程设置满意度及需求。学生对课程设置持“一般”态度的占多数,“不满意”次之,只有不到1/3的学生对课程设置持“满意”态度。通过访谈,笔者发现学生对课程设置感到不满意的方面主要关于课程开设顺序、教材使用及考核方式。(3)各模块课程需求。学生对实践类课程需求最大,大多数学生希望提高实践类课程比重,增添一些可以锻炼其英语输出能力的课程;对语言学类课程和文学类课程的需求次之,而对专业技能课、教育类课程及通识课程的需求较小。究其原因,大多数学生认为专业学习应为未来教育实践服务,因此更希望加大实践类模块课程的比重;语言学与文学是英语专业学生考研的两大主要方向,鉴于该校英语教育专业语言学及文学课程较低的比重,因此也有很多学生建议增设语言学及文学方向的课程;专业技能课和教育类课程所占比重最大,通识课程开设范围广泛,可供选择性强,因此学生对这三类模块课程需求不明显。

四、结语

需求分析是制定外语教学政策的前提,是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也是外语教学课程设置的基础。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发现英语教育专业学习者的实际课程需求和当前的课程设置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因此,开展详尽的需求分析对现有课程进行调整和改进刻不容缓,有利于促进新型英语教育复合人才的培养。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改进课程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分配学分学时,优化课程结构,以提高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总体满意度;提高实践类课程的比重,增强教育类课程的实践性,延长实习时间;注重语言输入,为学生创设良好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语言输出能力;以学生需求为基础,增设一些利于学生工作和求职的课程,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和目的性。

参考文献:

[1]朱璐璐.论需求分析与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21):203-204.

[2]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02):125-130.

猜你喜欢

需求分析课程设置
大学师生需求发展分析
基于UML技术的高校贫困生管理系统建模分析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