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勤政为民的曾巩

2018-10-16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8年33期
关键词:馆阁为官者外物

关键词:正己守廉

曾巩,字子固,江西南丰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广泛涉猎经史子集,但其思想与处世皆专注于儒学一家。曾巩对儒家思想的坚守以及以儒家思想为出发点的为政原则、生活作风和著述风格,在历代儒者中都是非常鲜明与突出的。

公元1057年,39岁的曾巩进士及第,开始了长达20年的仕宦生涯。有学者将他的为官经历概括为四个阶段:初登仕途,任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十年;转徙七州;晚年重返朝廷,再登馆阁,擢升中书舍人,其中馆阁十年与转徙七州是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经历。

馆阁十年,曾巩全身心投入到编校古籍的工作中。曾巩每编校一本書,都亲自撰序。他写的序“以史明道”,成为他散文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学性毋庸置疑,其文献意义亦为世所公认,清代姚鼐评曰:“目录之序,子固独优。”曾巩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廉政思想。概括说来就是通过“求于内”“正己”的办法来加强为官者的道德修养,在此基础上,为官者才能摆脱外物之拘累,以民为本,节用裕民。抵挡不住外物的诱惑,是为官者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的重要原因。据史书记载,因为福州没有职田,知州每年靠卖州府园子里的蔬菜能获得三四十万钱的收入,曾巩知福州时认为此举不妥,说:“太守与民争利,可乎?”曾巩于是果断废除了这一做法,这正是其不为外物所诱的表现。

1069年至1080年间,曾巩“转徙七州”,分别通判越州,知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曾巩不论在哪里为官,都能克己奉公,清正廉明。通判越州时,曾巩发现在实行“以钱助役”的过程中,有官员中饱私囊。他立即下令禁止摊派,减轻人民负担。知齐州时,他惩处恶霸,有一周姓富户,其子周高为富不仁,横行乡里,民愤极大,但周家“力能动权贵”,与地方官员沆瀣一气。曾巩初来乍到,搜集证据,将周高法办。此外,章丘一带还有一伙叫做“霸王社”的土豪,杀人越货,无恶不作,曾巩派兵将他们悉数抓获,将31名罪犯判刑,发配边疆。他还在齐州开创了“保伍”之法,以5户为一伍,又立保相统摄,监督出入,实行外来人口登记,有盗贼则鸣鼓相援。通过曾巩的治理,齐州盗、劫等犯罪的数量明显下降,由治安案件多发之州变成了平安之州,风气为之一清。卸任时,百姓围住衙门挽留曾巩,他不得已只得带着家人趁夜出城,赴任襄州。此后,在襄、洪、福、明、亳诸地,曾巩治州一如既往关心民众,从而留下了造福百姓、善于治理的美名。

【品古论今】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12即能为文。可见,曾巩自小就是非常聪明伶俐的。在文学方面,曾巩也有着不小的成就,其文章虽质朴少文,但却摇曳生姿,纵横开阖,这也是曾巩能够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原因。在仕途方面,曾巩可谓是历经波折, 这主要是因为曾巩更擅长写策论,对应举的文章并不是特别擅长,故屡试不第,直到后来,考试形式以古文和策论为主时,曾巩以进士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仕途,他才有机会一展才能。在其任职期间,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整顿吏治,废除苛捐杂税,深受群众拥戴。

猜你喜欢

馆阁为官者外物
明文学权力“移于郎暑”说考
宋代馆阁藏书流失探究
“物在吾心,心化外物”——赵开坤谈艺及他人的追忆与评述
外物轻重
从儒家政治文化中观为官之德
为官当戒“三气”
为官者的“从头到脚”
锂离子电芯和电池组被外物刺破后的影响研究
为官者的“清德”
宋代曝书会及其社会价值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