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VS科学课

2018-10-16李佳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容积烧杯数学课

李佳

这一年,作为一名城区实验小学的青年教师,我前往偏远的乡镇中心小学进行教学交流,任教五年级。在教学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城市和农村的孩子在学习能力方面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尤其是在“图形与几何”这一教学内容方面。孩子们的空间观念淡薄,我总会花更多的心思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让他们在小组活动中充分体验与感受,在师生共同讨论与探究中,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理解知识。但就是这样一节数学课,使我对这帮孩子刮目相看。

这是一节新授课,内容是“容积和容积单位”。趁孩子们出操时间,我早早地来到教室,把教具整齐地摆放在讲台上,一个烧杯、一个纸杯、一支滴管、一瓶矿泉水、一个容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一个雪花梨……一切准备就绪。

铃声响起。孩子们发现了讲台上准备的教具,以为课程临时调换了,当我走进教室时,一个个都露出了惊讶的眼神。

把滴管里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到这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中,孩子们大声地数着1、2、3……哇,25滴!把一瓶500mL的矿泉水一杯一杯地倒入纸杯中来验证孩子们的猜想。在数学活动中,孩子们对容积和容积单位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与理解,并能较为精确地估计了。

“那么,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怎样求得它们的体积呢?”

“可以用排水法。”平时不太爱讲话的小吴同学高举着小手,他的回答一鸣惊人。

“排水法?真了不起,你能具体跟大家讲讲吗?”

“这个方法,我是从科学课上学到的……”表扬的力量使小吴的声音格外响亮。

“接下来,我们就用排水法测量这个雪花梨的体积,大家先猜测一下,它的体积大约是多少呢?”我一边说,一边往烧杯里加入200mL水。

“李老师,这个雪花梨无法测量。”数学课代表小倪的回答使我一下子愣住了,用排水法测量雪花梨不正是书上的例题吗?还有插图呢,怎么就无法测量了呢?

“跟大家说说理由,好吗?”我刚想请他坐下,让全班同学安静地看着我把梨放进烧杯,更何况这节课数学活动比较多,40分钟时间本就不够用,但小倪似乎还有话要说,便让他继续说明理由。

“我经常帮助妈妈洗水果,把梨放入水中,它的一部分会露出在水面上,不能完全沉入水中……”听了小倪的回答,我突然茅塞顿开,同时责怪自己,在課前没有进行预实验,没有发现书上插图与现实生活的不同。

“你很会思考,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把梨放入烧杯中,果然像小倪说的那样,其他同学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

“那为何要将整个雪花梨完全沉入水中呢?”孩子们都开始思考,最后大家讨论得出:只有完全沉入水中,雪花梨的体积才是上面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

“我们怎样才能使它完全沉入呢?”

“用小棒把它戳入水中吧。”

“不行,小棒太粗了,用细铁丝,这样可以减少误差。”

“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物体代替雪花梨做这个实验,我帮妈妈洗土豆时发现土豆可以完全沉入水中。”

“对,石块也可以。我常常玩打水漂的。”

“……”

孩子们的思维就像开了闸的洪水,接着大家很快得出结论:雪花梨的体积=放入后水面的刻度-放入前水面的刻度。最后还找到了另外一个好方法:雪花梨的体积=底面积×水面上升的高度。

下课铃声响了,虽然作业本上的题目没有按教学目标上的要求在课堂上完成,但我对这节课的课堂效果非常满意,尤其是孩子们的畅所欲言。

数学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科学,课堂是展示这门科学的主要舞台。如何在这小小的舞台上演绎数学的精彩,我们除了需要数学的眼光、生活的眼光,更需要科学的眼光。我们只有带上了科学之眼,才能使我们更好地洞悉表面现象背后隐藏的科学事理和深刻内涵,才能有效触发我们将分析的触角探向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为构建真实而灵动的课堂夯实基础。

(浙江省平湖市实验小学 314200)

猜你喜欢

容积烧杯数学课
容积和容积单位(部级优课)
挖一个圆锥
有趣的数学课
巧求容积
讨厌的理由
爷爷的输液瓶
“网红”数学课
快速溶解物体
有趣的化学小实验
不计算比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