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童言”真意 提升教学效率
2018-10-16佘江华
佘江华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着不少充满稚气的儿童语言,它们贴近儿童生活、具有儿童的认知特点,对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好儿童语言与数学规范术语的关系,可以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童言;科学性;术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经常会听到一些充满稚气的儿童语言,这些语言具有一定的儿童性,我们暂且把这些语言称之为“童言”。这些“童言”的存在,对教学利弊如何呢?
一、“童言”的意义和特点
一些三、四年级学生在读数、写数时,常把诸如“1034500”的读法写成“ 1百零三万4千5百”汉字与阿拉伯数字混用的错误。面对这个错误,教师除了反复强调读数时一定要写为汉字,而写数时一定要写成阿拉伯数字外别无他法。而学生面对教师的反复强调却是一脸懵懂。
如何才能让他们理解与掌握什么时候用汉字、什么时候用阿拉伯数字,思考良久仍不得其法,在一年级上课时,笔者仍准备硬着头皮向学生介绍阿拉伯数字。
“写数写数学字,读数写语文字”,就在我一筹莫展之时,一句稚嫩的童言让全班学生频频点头。我忽然明白了: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习“1、2、3、……”的同时,他们在语文课上学习“一、二、三……”。读数、写数用“语文字”与“数学字”来区分,完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而且那么好记。
从那以后,这个班的学生读数、写数再也没有出现过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混用的错误了。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七章是“找规律”,包括三个规律,前两个规律是循环规律(2、3、2、3、2、3、……)与等差规律(3、6、9、12、……),为了让学生记住规律,我会告诉学生规律的名称。但第三个规律(如下图)却让我一筹莫展,因为我也不知道这个规律的名称。正当我准备回避这个问题时,学生却偏偏追问这个规律的名字。我诚实地告诉学生,到目前为止,它还没有名字,并让学生给起个名字。
“三叶草规律”,一个学生兴奋得站起来大声地说。他这一说,其他的学生都纷纷点头。
是的,图形多么像三叶草的叶子啊!如果把每个图形都想象成三叶草,那么规律也就不难用语言表述了,就是“右边叶子上的数加下面叶子上的数等于左边叶子上的数”。形象的名称让学生理解并记住了这个规律。
如果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描述第三个规律,不要说是一年级小学生,就是成人也未必能说清。可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描述他们的理解时,表述却变得如此简单。事后,学生在解答下图所示的题目时,有个别学生不会,有同学提醒一句“三叶草规律”,这些学生立即就心领神会了。
可见,“童言”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一定阶段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童言”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大量存在,它有如下特点。
(一)想法稚气,源于学生生活
上述两个事例中的“语文字”“数学字”“三叶草”等词汇在成人看来是那么的稚气,甚至有点好笑,但这些词对儿童来说是来自于他们的生活的。由于贴近儿童生活,所以为学生津津乐道,是他们所喜欢的,也是他们易于接受的。
“植树问题”由于涉及多个概念,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与掌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教版采取了提前渗透的方法,在二年级上(原题见二年级上册第82页,如下图)。
初见此题时,我虽然很想用“间隔”这个概念,但又怕学生不理解。在學生列出算式之后,我就让学生先说一说“为什么明明有10棵树,却用5乘9”。
“因为10棵树之间只有9个缝,就像脚一样,有5个脚趾,却只有4个缝。”学生的回答让我吃惊,“间隔”居然可以叫“缝”。
见过有教师用手指举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中树与间隔的关系,却从未见过有成人用脚趾来打比方的。二年级学生“脚趾的比喻”在课堂上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却让教师发愣:为什么学生不说手指而是说脚趾?估计是手指为学生司空见惯而熟视无睹,而对脚趾更感到好奇,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二)描述形象,符合学生认知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他们的语言趋于形象化,这正是低年级数学教学所需要的。“三叶草”规律至今数学上没有一个规范的名称,是因为在成人世界中确实难以找到一个能完全概括这个规律的名词。即便有一个规范的名词,估计小学生也难以理解。“三叶草”规律,就是草中的两片叶子上的数与第三片叶子上的数存在某种规律,多么形象、准确,这里的“三叶草”又何尝不能扩展到四个叶、五个叶呢?
另一个符合学生认识特征的“童言”:曾见过一个一年级小学生计算诸如“13-7+5”加减混合计算时速度很快,我便好奇地问他是怎么计算的。他告诉我,先把“-7”与“+5”拼掉,整个算式就变成了13-2。“拼掉”是形象的,仿佛看到了一个数与它的相反数在拼命,最后同归于尽,如此形象的一个词对于理解正负数相加是那么的贴切。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不能理解的,但有了“拼掉”一说,一年级学生居然能计算了,这就是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征的形象化语言。
(三)不够规范,却是学生乐见
把“阿拉伯数字”叫作“数学字”,肯定是不准确、不规范的,虽然这些说法不够规范,但对于理解数学知识却是很有用的。
例如在计算表内除法“18÷6=”时,学生说是倒着算乘法。在他们的眼中,等号后面有一个数,只要想到 “三六十八”就能算出答案是3。这种说法自然是不够规范的,但对于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以及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却是很有用的。
基于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童言”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去发掘这种有助于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童言”。
二、创设“童言”环境,激发学习热情
(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敢说
让学生敢于说,首先就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童言”的涌现。
其一,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多说,多发表各自的看法。如果教师习惯于在课堂上“一言堂”,把数学课堂变成知识灌输的场所,不给学生说话的机会,那么就一定不会有“童言”出现。
其二,教师要容忍学生说错。只有学生没有了因说错而被责怪的畏惧,学生才敢发言。
本文所举事例,都是教师在每节数学课放手让学生说的,让学生说出他们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课堂于学生,学生才会有机会展示他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教师才能从学生杂乱的表述中,收集到宝贵的有利于数学教学的“童言”。
(二)以表扬肯定为主,让学生想说
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体现自己的价值,是每个人的需要,儿童表现得尤为突出。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这个心理为教学所用,当学生说出了创新的想法与精彩的话语时及时给予发自内心的表扬,则可以极大地激励学生,必要时可以用学生的名字命名某种算法或想法。
在计算“5×7+7”时,当大家都在按顺序进行计算时,有个叫陈涛的学生说出了“5个7相加再加上1个7就是6个7,六七四十二,所以5×7+7=42”,于是教师就把这个算法叫作“陈涛算法”。每当计算类似计算题时,教师就说我们用“陈涛算法”如何。有了这样的激励,不仅陈涛更爱动脑了,其他同学也都渴望某个方法被教师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全体学生激情高涨,上课发言更积极了。
(三)发挥童言作用,让学习充满乐趣
在学生自主发言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收集有利于数学教学的“童言”,并及时加以运用,这样就会使课堂充满欢笑与乐趣。
在“植树问题”课后一个月,习题中又出现一道“九个同学排队,每两人之间相隔2米,这个队伍有多长”的问题,班上有几个学生做错了。在订正的时候,有学生就说“他们忘记了佘超龄的脚趾说”,当时全班都笑了。这几个学生也立即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了。
“童言”在一定阶段对于数学的学习是有效的,但“童言”毕竟不规范、不准确,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处理“童言”与“术语”的关系。
三、摆正“童言”“術语”关系,贴近学生思维
(一)以教师的观点,引用“童言”
由于儿童语言贴近儿童生活,为儿童所喜闻乐见,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有益,虽然此时的“童言”不如数学术语规范、准确,但仍应该暂时加以运用,待日后随着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理解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加以规范。
“数学字、语文字”的说法,在一、二年级可以保留运用,但到了五、六年级则需要规范地说成“阿拉伯数字”“汉字”。
暂时保留是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规范时是尊重学科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两者都是必须的。
(二)以学生的视角,引用“童言”
有些“童言”对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有利、对掌握数学方法有益,但在总结法则时却显得不够准确,像上文所述的“除法是倒着算乘法”。对于这样的“童言”我们可以更多运用于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而在进行相关的小结时还是应该运用规范的数学术语,“除法是倒着算乘法”还是应该表示为“想乘算除”比较恰当。
(三)以数学的名义,引用“童言”
有些“童言”既新奇又具有一定的价值,对促进学生的数学认知有价值,这些“童言”可以保留下来,如上文所说的“三叶草规律”既形象直观,又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像这样的“童言”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引用。
正确处理好儿童语言与规范术语的关系,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安徽省泾县黄村镇中心小学 24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