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健康评估》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初探
2018-10-16廖祯婧攀枝花技师学院
廖祯婧 攀枝花技师学院
在中职的护理专业中,《健康评估》是其中一门核心的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抽象理论性以及实践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科体系系统性以及完整性的强调,会将理论课和实践课分开,从而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并不能很好的将理论跟实践很好的结合。而护理专业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较强的实践性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研究探讨中职《健康评估》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现得出的研究报道如下所示。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7.5月~2018.5月我中职院校三年级学生当中根据盲选的方法从中选择100例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根据教学的方法和平均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有男性6例,女性44例,年龄段范围在17岁~21岁之间,年龄段范围的平均数值为(19±1.1)岁;观察组中有男性5例,女性45例,年龄段范围在17岁~20岁之间,年龄段范围的平均数值为(18.5±1.2)岁。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上,数据之间的差异并不大(P大于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根据《健康评估》中的内容准备教学活动,而观察组则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具体方法为:课前的准备。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进行集体的备课,以培养护理能力作为备课的中心,解决一体化教学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的目标,将教学的内容跟临床职业的需求以及护士资格考试的相关内容进行结合,做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有关计划以及教学大纲。
教学过程。(1)教师在课堂上根据之前备课的内容,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对本次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问题跟学生进行具体的讲解,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在对学生进行操作的演示,学生根据教师所演示的内容进行联系。(2)使用演示法和角色扮演的情景教学发让学生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有关的练习,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一边进行有关的操作并进行相关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明确这样操作的目的。设立有关的情景,模拟病床的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有关的视频资料,选取学生根据展示的内容进行演示,而其他学生则观察演示的内容,指出其中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演示结束之后再由教师进行评价,然后分组进行操作方面的联系。每一组的学生可以轮流分配角色,教师进行巡回的指导。在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如对病患健康历史的采集、实验室检查以及进行护理评估这三个部分都可以让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来进行学习,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沟通交流以及检查判断的能力。(3)在完成演示实践之后,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对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存在的疑问,由教师对问题进行回答和解释。在护理评估阶段使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能够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这对其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起到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研究对象教学的效果以及对教学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的方法
本文对数据的处理所使用到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表示,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小于0.05。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教学效果对比
观察组期末考核合格的人数为48例,合格的概率为96%;对照组期末考核合格的人数为40例,合格的概率为80%。通过对比发现,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小于 0.05)。
表1 两组教学效果对比(例,%)
2.2 两组研究对象对教学的满意程度对比
观察组中对教学表示非常满意的例数为28例,表示满意的例数为19例,总体的满意程度为94%;对照组中对教学表示非常满意的例数为24例,表示满意的例数为14例,总体的满意程度为76%。通过对比发现,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小于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对教学的满意程度对比(例,%)
3 讨论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注重的是教师对理念知识的讲解,在课堂上主要为教师主动讲授课本内容,而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3]。中职护理专业中的《健康评估》课程是其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护理知识的学习在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性的应用。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以及对教学方法要求的提高,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方法被运用到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中,注重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将内容跟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本文通过研究对比发现,观察组教学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教学的效果;观察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要高于对照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P小于0.05)。
综上所述,中职《健康评估》使用理实一体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进行推广。